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1
作者 胡鑫 朱筱敏 +5 位作者 金绪铃 黄成 周越 程长领 修金磊 任新成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90°相移、属性聚类、RGB属性融合、地层切片和波形指示模拟等技术,恢复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演化历史,并定量表征了齐古组薄层砂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90°相移、属性聚类、RGB属性融合、地层切片和波形指示模拟等技术,恢复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演化历史,并定量表征了齐古组薄层砂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不同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时期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前缘水下分流主河道发育,河道砂体宽且连续性较强,沉积序列多见无泥岩夹层的间断正韵律;在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前缘次级河道发育,河道砂体窄且呈断续分布,沉积序列多见有泥岩夹层的间断正韵律。②永进地区齐古组呈由北向南的楔状展布,砂体厚度为32~48m,平均厚度为35m。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砂体为复合砂体叠置发育,厚层且连通性较好;在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则以单砂体发育为主,厚度较小且连通性较差。③永进地区齐古组浅水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的平面展布形态受到古地貌形态和湖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形成2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在低位体系域呈枝状展布,在湖侵体系域呈网状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波形指示模拟 地层切片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古地貌 湖平面升降 齐古组 侏罗系 永进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修金磊 王晓 +2 位作者 刘胜涛 缪颢 丁洁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28-30,145,共5页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埋深达到6 000 m,主要为低孔渗-特低孔渗储层。通过对西山窑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认为,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通过对沉积相带、地层压力、储层埋深和成岩作...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埋深达到6 000 m,主要为低孔渗-特低孔渗储层。通过对西山窑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认为,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通过对沉积相带、地层压力、储层埋深和成岩作用等储层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确定研究区有利储层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沉积微相、异常压力及不整合对储层的改造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研究区内永2-永1-永3一线为有利储层发育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永进地区 储层特征 沉积微相 异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构造演化特征与砂体结构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许涛 张敏 +2 位作者 张曰静 宋传春 修金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具有代表性的车莫古隆起进行了构造演化期次划分,认为它主要经历了初始发育(J1b-J1s1)、水下隆升(J1s2-J2x)、剥蚀改造(J3)、稳定沉降(K-E)和掀斜改造(N-Q)等5个发育阶段。对侏罗系砂体发育和展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初始发...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具有代表性的车莫古隆起进行了构造演化期次划分,认为它主要经历了初始发育(J1b-J1s1)、水下隆升(J1s2-J2x)、剥蚀改造(J3)、稳定沉降(K-E)和掀斜改造(N-Q)等5个发育阶段。对侏罗系砂体发育和展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初始发育阶段、水下隆升阶段和剥蚀改造阶段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不同阶段古隆起对陆源碎屑沉积物分布的影响,建立研究区正常沉积、超覆和风化改造等3种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砂体结构地质模型,正确认识该区不同层位的砂体展布形态,从而对寻找有利储集层、有利聚油圈闭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构造演化 砂体结构 地质模型 超覆 削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毯砂成藏期孔隙度恢复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林 许涛 +3 位作者 石好果 张曰静 张敏 修金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6-493,共8页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油气充注史研究,通过分析成藏期毯砂成岩特征,建立成岩演化序列与油气充注的对应关系,并分别采用压实趋势法与反演回剥法对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J1s2(1)]毯砂在...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油气充注史研究,通过分析成藏期毯砂成岩特征,建立成岩演化序列与油气充注的对应关系,并分别采用压实趋势法与反演回剥法对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J1s2(1)]毯砂在关键成藏期的孔隙度进行了定量恢复。结果表明,在成藏关键期,毯砂埋藏浅,物性较好,可做为较好的油气输导层及储集层,表明该毯砂在成藏关键期的重要输导作用,同时明确了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物性恢复 毯砂 三工河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震信号的偏振—位置对比法震相分离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卫星 宋维琪 +1 位作者 修金磊 朱雪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29,共5页
针对微地震信号的特点,本文设计了改进的二维f-k滤波,并与自适应极化滤波相结合,提出了偏振—位置对比法追踪波的跟踪分量,实现信号的震相分离。在设计f-k滤波因子时,通过计算相邻道的滑动时窗内信号的互相关系数,确定时窗的视速度范围... 针对微地震信号的特点,本文设计了改进的二维f-k滤波,并与自适应极化滤波相结合,提出了偏振—位置对比法追踪波的跟踪分量,实现信号的震相分离。在设计f-k滤波因子时,通过计算相邻道的滑动时窗内信号的互相关系数,确定时窗的视速度范围;在设计自适应极化滤波因子时,针对复杂波场波的期望方向不确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相邻道的偏振投影互相关系数,确定波的跟踪分量;把常规极化滤波因子中的期望方向选为跟踪分量的方向,滤波后的信号分别向跟踪分量上进行投影,即可实现信号的震相分离。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信号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偏振-位置对比 震相分离 二维滤波 自适应极化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中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滩坝及风暴沉积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新见 许涛 +1 位作者 周胐 修金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0,5,共6页
在准噶尔盆地中部(简称准中)4区块侏罗系岩心观察的基础上,考虑粒度分析、薄片镜下观察及古气候恢复成果,认为该区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以典型风暴沉积构造的识别为基础,提出一种与滩坝相伴生出现的新的风暴岩类型——... 在准噶尔盆地中部(简称准中)4区块侏罗系岩心观察的基础上,考虑粒度分析、薄片镜下观察及古气候恢复成果,认为该区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以典型风暴沉积构造的识别为基础,提出一种与滩坝相伴生出现的新的风暴岩类型——滨浅湖风暴岩,并建立理想垂向序列模型,自下至上依次为:递变、块状层段(Sa),平行层段、冲洗交错层段(Sb),波状层段(Sc);断续纹层段(Sd)和滨浅湖泥岩段(Se).该类风暴岩发育在正常浪基面之上的滨浅湖地区,与半深湖风暴岩相比,更易遭受后期波浪改造而难以完整保存;因其发育的平面位置不同,滨浅湖风暴岩序列顶底的沉积物可以是氧化色调的滨浅湖泥坪沉积物或是正常的滨浅湖滩坝沉积物.滨浅湖风暴岩的提出完善了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为研究区古地理、古气候特征的恢复提供线索,为滩坝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研究提供思路,对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浅湖风暴岩 滩坝 头屯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中部4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2、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物源体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苏真真 陈林 +3 位作者 许涛 张敏 张曰静 修金磊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9-11,145,共3页
侏罗系头屯河组已成为准噶尔盆地中部2、4区块重点突破层系,而目前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对物源体系的认识不清,影响了对其砂体类型及展布特征的研究,制约了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进程。综合利用最新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周边野外踏勘,并在... 侏罗系头屯河组已成为准噶尔盆地中部2、4区块重点突破层系,而目前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对物源体系的认识不清,影响了对其砂体类型及展布特征的研究,制约了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进程。综合利用最新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周边野外踏勘,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该区头屯河组物源体系展开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头屯河组物源主要受北东向克拉美丽山控制,在区内形成了一套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和滩坝为主要的储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头屯河组 物源体系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中4区块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郑胜 乔玉雷 +3 位作者 谭星宇 毛琳 刘德志 修金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91,124,130,131,共13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和压汞实验等方法,分析准中4区块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研究沉积相带与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较低;岩石类型主...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和压汞实验等方法,分析准中4区块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研究沉积相带与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较低;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其中岩屑多为火成岩岩屑,矿物之间颗粒支撑,分选中等。储层物性整体上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的特征,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喉道多为分选较差的细喉型;局部方解石胶结物较发育,形成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沉积相带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先决条件,在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曲流河边滩、三角洲分支河道等粗粒砂岩,泥质含量较低,物性较好。酸性流体对早期胶结物的溶蚀是优质储层形成的根本原因,压实作用和后期方解石连晶式胶结是粒间孔隙损失的主要原因,绿泥石黏土膜大量发育而堵塞喉道,造成局部储层渗透率较低。该结果对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石树沟群 中上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水位对扇三角洲展布形态影响的物理沉积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闽 刘忠保 +4 位作者 徐佑德 唐友军 修金磊 胡光明 王昕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4期175-179,共5页
为了探究湖水位高低对扇三角洲展布形态的影响,采用物理沉积模拟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湖水位影响下的扇三角洲沉积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扇三角洲沉积过程的描述和对扇体长宽比、平均厚度、展布面积和前缘倾角等参数变化过程的分析研究... 为了探究湖水位高低对扇三角洲展布形态的影响,采用物理沉积模拟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湖水位影响下的扇三角洲沉积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扇三角洲沉积过程的描述和对扇体长宽比、平均厚度、展布面积和前缘倾角等参数变化过程的分析研究得出:更高的湖水位对河流携带的泥砂产生的顶托力更强,扇体长宽比更小。更高的湖水位给沉积体提供更多垂向可容纳空间,利于扇体垂向沉积,厚度更大,扇体面积更小。湖水位越高,湖岸线越靠近物源,扇体前缘高差越大,扇三角洲展布位置更靠近物源,前缘倾角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展布形态 湖水位 物理沉积模拟 沉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2、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物源体系及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敏 修金磊 +1 位作者 陈林 许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5-50,4,共6页
目前准噶尔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准中")2、4区块勘探程度较低,根据钻井、地震及野外踏勘等资料,利用古地貌分析确定物源方向,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确定相类型,连井相分析明确相变化,地震切片约束相边界等,实现点、线、面结合,对准... 目前准噶尔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准中")2、4区块勘探程度较低,根据钻井、地震及野外踏勘等资料,利用古地貌分析确定物源方向,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确定相类型,连井相分析明确相变化,地震切片约束相边界等,实现点、线、面结合,对准中2、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J2t)沉积体系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J2t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物源主要受北东向克拉美丽山控制。头屯河组一段、二段(J2t1、J2t2)沉积时期,东部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西部主要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头屯河组三段(J2t3)沉积时期,全区普遍发育曲流河背景下的冲积平原沉积。并认识到J2t沉积时期,气候逐渐干旱,物源供应不足,湖盆快速萎缩,冲积平原逐渐扩大的演化过程。最终明确了滩坝砂和河道砂为主要砂体类型,以此为指导,对砂体进行了有效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头屯河组 物源体系 沉积演化 古气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