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λRed技术构建肺炎克雷伯氏菌sRNA-sgrS基因缺失突变株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雪萌 修宝林 +1 位作者 吕雨泽 葛菁萍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81-88,共8页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生产2,3-丁二醇(2,3-butanetriol,2,3-BD)的过程中,糖磷酸胁迫非编码小RNA(sugar-phosphate stress sRNA,sRNA-sgrS)通过调控菌体内葡萄糖浓度来解除菌体的应激效应。通过...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生产2,3-丁二醇(2,3-butanetriol,2,3-BD)的过程中,糖磷酸胁迫非编码小RNA(sugar-phosphate stress sRNA,sRNA-sgrS)通过调控菌体内葡萄糖浓度来解除菌体的应激效应。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将构建的同源重组片段sgrS A1-EGFP-sgrS A2,经过酶切、纯化后,通过电转化将重组片段转入到含有pKD46质粒的野生型菌株K.pneumoniae HD79及突变型菌株K.pneumoniae HD79-02(△ldh,△ack)的感受态细胞中。经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筛选阳性转化子,经过PCR验证K.pneumoniae HD79及K.pneumoniae HD79-02 sRNA-sgrS基因缺失重组菌株构建成功。利用λRed技术构建肺炎克雷伯氏菌sRNA-sgrS基因缺失突变株,可为后续探究菌体内外葡萄糖浓度对菌株产量2,3-BD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A-sgrS基因 λRed同源重组技术 基因突变 肺炎克雷伯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诱剂对实蝇引诱效果田间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全金成 陈贵峰 +3 位作者 江一红 门友均 黄金盟 修宝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2018—2019年在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品种园内,对醋酸铵+腐胺+三甲胺+戊二胺膏剂(4C膏剂)、醋酸铵+腐胺+三甲胺+戊二胺液剂(4C液剂)、醋酸铵+腐胺+三甲胺复合制剂(3C)、醋酸铵+腐胺复合制剂(2C)、甲基丁香酚复合引诱饵剂(GME)、甲基丁香... 2018—2019年在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品种园内,对醋酸铵+腐胺+三甲胺+戊二胺膏剂(4C膏剂)、醋酸铵+腐胺+三甲胺+戊二胺液剂(4C液剂)、醋酸铵+腐胺+三甲胺复合制剂(3C)、醋酸铵+腐胺复合制剂(2C)、甲基丁香酚复合引诱饵剂(GME)、甲基丁香酚液剂(CME)共6种实蝇诱剂进行了田间引诱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对桔小实蝇引诱持效期(从诱罐悬挂到田间开始至诱不到虫的天数)最长的是CME和2C,2年平均92.5 d,其次3C和GME(平均89 d),第三是4C膏剂(平均77.5 d),最短是4C液剂(平均63 d);诱虫量最高的是CME,2年总诱虫量达到3 644头,其次是GME(1 824头),其他依次是4C液剂、2C、3C和4C膏剂;杀雌率最高的是3C,达到57.89%,其次是4C膏剂、2C和4C液剂,CME和GME杀雌率最低(分别0.6%和0.03%),差异显著。对瓜实蝇(含南瓜实蝇)引诱持效期最长的是4C膏剂、4C液剂、3C和2C,2年平均92.5 d;其次GME,平均81 d,CME没有诱到瓜实蝇;诱虫量最高的是3C,2年总诱虫量达到977头,其次是4C液剂、4C膏剂和2C,分别为878、856和495头,GME诱虫量较少,只有69头,CME对瓜实蝇没有引诱作用;杀雌率最高是4C膏剂,达到32.71%,其次是GME、4C液剂、2C和3C,分别为28.96%、27.33%、19.59%和15.05%,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剂 实蝇 引诱效果 田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