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新食品原料发展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涔君 王东 +5 位作者 修凡超 吴俊杰 肖晶 吴媛 徐敦明 庞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2-318,共7页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新食品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指南,明确了国内外对于“新食品原料”的基本定义和相关概念。对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名称和种类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也简单介绍了国外新食品原料的类别和范围,并分别对国内外新食品原...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新食品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指南,明确了国内外对于“新食品原料”的基本定义和相关概念。对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名称和种类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也简单介绍了国外新食品原料的类别和范围,并分别对国内外新食品原料申报的相关资料和审批的管理内容进行了大致说明。简单总结了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详细列举了我国非菌种新食品原料的分析测定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检测技术,为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食品原料 法规 定义 管理 标准 分析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蔬菜出口发达国家的制约因素——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媛 潘丽蓉 +4 位作者 王东 叶明辉 修凡超 孙新涛 周先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根据2013—2019年中国蔬菜贸易数据,分析我国蔬菜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及进口国的SPS通报数量的变化,采用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进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贸易地地理距离和SPS措施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 根据2013—2019年中国蔬菜贸易数据,分析我国蔬菜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及进口国的SPS通报数量的变化,采用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进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贸易地地理距离和SPS措施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蔬菜出口贸易额与进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我国与出口贸易地的地理距离和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蔬菜出口额呈负相关,与发达国家的SPS通报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其中地理距离对我国的蔬菜出口贸易影响最大。为促进我国蔬菜出口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应改善蔬菜的储运条件,及时了解进口国的SPS措施和相关规章制度变化,提前做好预案以便减少出口损失,不断开拓市场,加强我国蔬菜产业内国际双循环,促进蔬菜产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生产总值 蔬菜出口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产品中草枯醚和氟除草醚残留 被引量:1
3
作者 荣杰峰 修凡超 +3 位作者 陈富泓 许美珠 翁城武 徐敦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基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建立了快速测定植物源性产品中草枯醚和氟除草醚残留量的方法。蔬菜、水果、谷物、油料、茶叶、调味料和药用植物等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TG-5SILMS毛细管色谱柱(... 基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建立了快速测定植物源性产品中草枯醚和氟除草醚残留量的方法。蔬菜、水果、谷物、油料、茶叶、调味料和药用植物等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TG-5SIL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GC-MS/MS分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条件特别是净化试剂的选择和含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化的实验条件。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2.5~25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0.005 mg/kg。空白样品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9.5%~116.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3%~9.2%,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测定要求。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满足植物源性产品中草枯醚和氟除草醚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枯醚 氟除草醚 植物源性产品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