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Mg(OH)_2/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信群 陈萌 +2 位作者 冯倩倩 朱方龙 刘让同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纳米氢氧化镁(MH)为协效剂,将其添加到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阻燃剂中对棉织物进行处理,通过织物的极限氧指数、续燃时间等多项指标评价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性能,探究纳米MH与APP/MEL/PER阻燃剂间的协同阻燃作用... 采用纳米氢氧化镁(MH)为协效剂,将其添加到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阻燃剂中对棉织物进行处理,通过织物的极限氧指数、续燃时间等多项指标评价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性能,探究纳米MH与APP/MEL/PER阻燃剂间的协同阻燃作用。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MH的添加量为2%时,棉织物的阻燃性能达到最佳,纳米MH与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的协效阻燃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改性氢氧化镁 协效作用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棉织物的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倩倩 朱方龙 +1 位作者 信群 陈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86,共6页
为研究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纤维热降解行为的影响,采用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构成的复合膨胀型阻燃体系对棉织物进行浸轧阻燃整理。采用热失重法分析阻燃整理后棉织物在氮气氛围中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 为研究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纤维热降解行为的影响,采用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构成的复合膨胀型阻燃体系对棉织物进行浸轧阻燃整理。采用热失重法分析阻燃整理后棉织物在氮气氛围中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利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 3种方法研究膨胀型阻燃棉纤维的动力学参数,并对比探讨膨胀阻燃剂加入前后棉织物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APP/MEL/PER膨胀型阻燃剂的加入使棉织物的初始分解温度提前,有效地促进棉织物分解成炭,起到良好的隔热隔氧作用;提高了棉织物的活化能;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求得的活化能值接近,可靠度较高,但用Friedman法计算的活化能比前二者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棉织物阻燃整理 热降解动力学 热重分析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耐酸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忠 信群 +2 位作者 李淑静 李亮 刘让同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为了解染整加工和后处理过程中酸性介质对棉织物的损伤情况,对棉织物耐酸敏感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对棉织物经不同酸性介质处理后的强度损失率、剩余强度变化率和强度损失变化率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棉织物的耐酸性受... 为了解染整加工和后处理过程中酸性介质对棉织物的损伤情况,对棉织物耐酸敏感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对棉织物经不同酸性介质处理后的强度损失率、剩余强度变化率和强度损失变化率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棉织物的耐酸性受酸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在不同状态敏感性存在拐点;酸浓度的影响最大,硫酸浓度35g/L是一个拐点,当小于35g/L时,剩余强度变化相对较小,反之则较大;温度的影响次之,45℃是一个拐点,当温度低于45℃时,剩余强度变化相对较小,反之则较大,且在温度较高时会加剧织物的酸损伤;处理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50min是一个拐点,当处理时间小于50min时,剩余强度变化相对较大,反之变化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耐酸敏感性 硫酸溶液 剩余强度 强度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