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历史前提
1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旧中国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生产力 封建经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双重性质 半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决裂”的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信德初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2期53-54,共2页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名言。理论界通称这句话为两个“决裂”。
关键词 资本主义所有制 共产主义革命 私有制 《共产党宣言》 剥削阶级 所有制关系 资产阶级革命 独具特征 科学社会 私有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两重性质──兼论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信德初 《现代哲学》 CSSCI 2000年第2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映象 科学性 乌托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 价值性质 社会主义者 社会主义学说 无产者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认识三题
4
作者 信德初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6,共4页
社会主义认识三题信德初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遭到巨大的挫折,我们国家也在这里走过一段弯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完全搞清... 社会主义认识三题信德初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遭到巨大的挫折,我们国家也在这里走过一段弯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揭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认识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生产力 科学社会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人本理念的缺损
5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6-39,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人文理念和人文知识的,但传统文化的人本理念相对缺损。这种相对缺损是指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人本理念,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还没有扎下根来。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人本理念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作风”、“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
6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大作风”、“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 ,而贯穿于其中的是两条红线 :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路线 ,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路线 群众路线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优良传统 构筑现代文明
7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Z1期56-58,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宏大的工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精心地研究,作出科学的回答;有很多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操作,真正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宏大的工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精心地研究,作出科学的回答;有很多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操作,真正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给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引来一些新情况,尤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方面,提出来了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其中,传统与现时代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包含了个别与一般、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科学概念.一方面,它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所共有的本质和共通的道路;另一方面它必须反映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属性,而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这里凝结着中国人自己的独创,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别国社会主义的特点.一句话,中国的社会主义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这种民族特色不是从别国搬过来的,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而只能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之一就是要对人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优良传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文 价值取向 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10,57,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基本路线,就是在这时开始确立起来的。这个理论和路线的确立是一个过程,它是总结了我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创立和制定起来的,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文献中,《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可惜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后者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重温一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尤其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基本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 思想路线 中国历史发展 革命任务 “第二次革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 未来社会 救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纲要
9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 继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共产 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引起的哲学变革
10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6-19,共4页
主体范畴的定位,哲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面貌为之一新。世界从本原意义上是统一于物质的,从实践的意义上又同时是统一于人的。物质世界具有辩证的本性,但辩证法的完整形态恰恰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世界。实践不只是与认识相对应的概... 主体范畴的定位,哲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面貌为之一新。世界从本原意义上是统一于物质的,从实践的意义上又同时是统一于人的。物质世界具有辩证的本性,但辩证法的完整形态恰恰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世界。实践不只是与认识相对应的概念,而且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实践、自由等概念要作新的诠释,价值、人道主义等概念也应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原则 哲学变革 人道主义 研究对象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思想的社会历史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信德初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从社会主体的角度,而且从社会客体的角度论述了党的先进性。不仅从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方位,而且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位论述了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这一...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从社会主体的角度,而且从社会客体的角度论述了党的先进性。不仅从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方位,而且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位论述了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这一全方位的论述,富有新意,颇具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社会主题 文化建设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