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二极管整流并网的构网型风机大扰动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俞露杰 付子玉 +3 位作者 朱介北 李霞林 王志远 李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5,共12页
二极管整流单元型高压直流(DRU-HVDC)送出系统因其经济性优势,在新能源基地直流送出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当前构网型换流器的大扰动稳定性研究中,大多由大容量同步机或大电网支撑故障点的频率和相位,且查表式设定故障电流参... 二极管整流单元型高压直流(DRU-HVDC)送出系统因其经济性优势,在新能源基地直流送出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当前构网型换流器的大扰动稳定性研究中,大多由大容量同步机或大电网支撑故障点的频率和相位,且查表式设定故障电流参考值,缺乏对构网型风机接入DRU-HVDC系统这类故障点频率由换流器控制主导且动态调整故障电流参考值系统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建立计及电流限幅和频率控制的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然后,推导故障后系统平衡点的解析表达式,并论证采用q轴优先的电流限幅策略和频率控制在保障大扰动后平衡点存在性方面的优势;最后,基于Takagi-Sugeno法构建Lyapunov函数并得到系统的估计吸引域,分析换流器关键控制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并与PSCAD/EMTDC中仿真算例进行对比,以验证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风机 暂态稳定性 估计吸引域 电流限幅 二极管整流单元型高压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需求响应的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系统建模与关键参数辨识方法
2
作者 俞露杰 赵博文 +3 位作者 朱介北 李炳森 周欢 贾宏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3,共8页
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模型能够为负载管理和制冷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建立了引入自适应噪声的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ADTD)模型,在传统热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补偿数学模型和物理系统之间的偏差;建立自适应噪声更新算法... 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模型能够为负载管理和制冷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建立了引入自适应噪声的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ADTD)模型,在传统热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补偿数学模型和物理系统之间的偏差;建立自适应噪声更新算法以及数据中心热状态最优估计算法;辨识模型热容、热阻等关键参数。搭建了私有云数据中心实验平台,基于实测运行数据,建立ADTD模型并验证其模拟数据中心室内温度变化的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模型可获得更为精确的参数辨识结果,在数据中心不同运行场景下可准确模拟室内温度变化,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热力学模型 自适应噪声 参数辨识 状态估计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新能源最大利用的多数据中心自适应负荷调度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睿 朱介北 +1 位作者 俞露杰 贾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1-2083,I0003,共14页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高能耗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减少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引入新能源电力。然而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新能源充分利用的难度。该文基于不同地...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高能耗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减少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引入新能源电力。然而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新能源充分利用的难度。该文基于不同地理分布的多个数据中心新能源出力的时空互补特性,提出一种面向多数据中心的自适应负荷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计算负荷的灵活调度实现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部署,进而使得多数据中心整体用电曲线匹配当地新能源出力,实现新能源的最大利用。该文基于真实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算例分析,验证算法在不影响计算负荷性能的前提下可最大化消纳新能源,显著提高数据中心用电的绿色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数据中心集群 节能降耗 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型振荡模式预测方案及谐振抑制分析
4
作者 丁炅 朱介北 +3 位作者 张淼 边翊楠 俞露杰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90,共12页
为实现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抑制潜在的模式谐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信号和运行场景信息的数据驱动型振荡模式预测(DOMP)方案。首先,基于多通道测量信号辨识系统在历史运行场景下的振荡模式,解决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数... 为实现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抑制潜在的模式谐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信号和运行场景信息的数据驱动型振荡模式预测(DOMP)方案。首先,基于多通道测量信号辨识系统在历史运行场景下的振荡模式,解决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数据来源问题。其次,基于深度极限学习机算法建立系统振荡模式预测模型,以历史数据中的场景信息为输入、振荡模式的辨识结果为输出,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与准确性评估,提高DOMP方案的预测准确性。基于DOMP的模式预测结果可优化系统控制参数,避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模式谐振,提高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通过IEEE 39节点模型,验证了所提DOMP方案可通过场景信息快速、准确地预测系统在未来场景下的振荡模式,进而通过参数优化抑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模式谐振,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 预测 模型训练 小干扰稳定性 数据驱动 深度极限学习机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压补偿的海上风电多端柔直送出系统惯量协调控制
5
作者 朱介北 史美琦 +2 位作者 索之闻 俞露杰 李斌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32,I0038,I0039,共13页
为实现海上风电-多端柔直送出系统(offshore wind farms+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multi-terminal DC,OWF+VSC-MTDC)对主网的频率支撑,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电压补偿的惯量协调控制(DC voltage compensationbased inertia coor... 为实现海上风电-多端柔直送出系统(offshore wind farms+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multi-terminal DC,OWF+VSC-MTDC)对主网的频率支撑,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电压补偿的惯量协调控制(DC voltage compensationbased inertia coordinated control,VICC)方案,通过改变MTDC直流电压建立海上电网与主网的频率联系,使海上风电机组感应到主网频率动态后,通过其附加的超级电容充放电来模拟同步机的惯量响应。依据网侧换流站中建立的有功功率-直流电压-频率(P-udc-f)双下垂控制,分析了OWFs惯量功率影响下的MTDC直流电压-主网频率的非线性耦合特征。基于此提出了依据本地信息量测的直流电压补偿控制方案,以抵消OWFs惯量功率对频率传递的影响,使风电场精确模拟主网频率动态,为主网提供精准惯量支撑。此外,该文构建了OWF+VSC-MTDC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优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包含OWF+VSC-MTDC的电力系统模型,在负荷投切和电网故障工况下对VICC方案进行了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VICC方案可以在无通信条件下精确耦合海上电网频率与主网频率,使OWFs通过VSC-MTDC为主网提供精准惯量支撑,显著提升主网的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通信 频率响应 惯量模拟 海上风电场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 郑涛 +2 位作者 俞露杰 索之闻 徐殿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0-1201,共12页
为提高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型性并降低换流站一次性投入成本,西门子公司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diode rectifier,DR)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其控制策略及各种串并联拓扑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可行性差、运行... 为提高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型性并降低换流站一次性投入成本,西门子公司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diode rectifier,DR)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其控制策略及各种串并联拓扑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可行性差、运行灵活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拓扑,正负极分别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和DR,以充分利用MMC灵活可控和DR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为降低直流电缆输电损耗,提出了复合式换流站正负极功率平衡控制,将接地极电流控制在零附近,提高了输电效率,可将高压直流电缆所产生的损耗降低67.7%。设计了限功率控制,在发生直流非对称故障期间通过低速通信,可主动对风电场发出功率进行限制,防止了换流站过电流风险,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分析对所提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复合式换流站 二极管整流器 直流故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罚函数自适应变阶拟合的全局电网惯量时空感知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介北 郭力源 +4 位作者 王伟 陈彬彬 俞露杰 徐思旸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9-79,共11页
随着传统同步发电机逐步被新能源发电替代,电力系统惯量不断降低,惯量时空评估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愈加重要。首先,提出了基于二阶罚函数自适应变阶拟合的全局电网惯量时空感知方法;其次,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准确估测系统各空... 随着传统同步发电机逐步被新能源发电替代,电力系统惯量不断降低,惯量时空评估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愈加重要。首先,提出了基于二阶罚函数自适应变阶拟合的全局电网惯量时空感知方法;其次,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准确估测系统各空间节点的频率变化率及功率变化,采用二阶罚函数对PMU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每段拟合数据的处理过程加以自适应变阶拟合;最后,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可实现对电力系统广义节点惯量的时空感知。通过仿真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大、小扰动工况下对惯量时空评估的准确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 数据预处理 自适应变阶拟合 时空感知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频率“云-网-端”感知与控制技术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朱介北 罗贺予 +3 位作者 俞露杰 徐思旸 郭力源 邓兆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90-3104,共15页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发展,未来电力系统将面临严峻的频率稳定问题。为应对新...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发展,未来电力系统将面临严峻的频率稳定问题。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频率安全运行与控制方面的挑战,围绕调频资源优化“云”、实时惯量感知预警“网”和新能源惯量补偿“端”3个维度,阐述了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感知与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和技术体系,论述了开展基于系统近实时频率动态预测的调频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进展,探讨了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全网惯量态势感知及可视化预警技术方法,归纳了基于超级电容储存能量的新能源构网惯量模拟技术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频率“云-网-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电力系统控制 电力系统运行 频率动态优化 惯量感知预警 新能源惯量模拟 构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量场景谐振域构建的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
9
作者 丁炅 朱介北 +4 位作者 陈彬彬 李云丰 王伟 俞露杰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6,共11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域(RA)的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用于刻画在多能量场景下风机与多机系统的模式谐振,并通过优化风机的控制器参数降低潜在的模式谐振风险。首先,建立计及能量场景变化的系统小信号模型。其次,提出确定复平面上可...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域(RA)的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用于刻画在多能量场景下风机与多机系统的模式谐振,并通过优化风机的控制器参数降低潜在的模式谐振风险。首先,建立计及能量场景变化的系统小信号模型。其次,提出确定复平面上可能发生模式谐振区域的RA概念。然后,设计衡量谐振强度以及谐振对模式振荡阻尼影响的谐振强度指标(RSI)。为了避免潜在的模式谐振风险,基于RA和RSI对风机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IEEE 39节点模型,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案可在多能量场景下捕捉模式谐振发生区域,并通过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有效避免系统潜在的模式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动态交互 低频振荡 模式谐振 稳定性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时补偿的新能源惯性时间常数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介北 朱学科 +4 位作者 陈彬彬 俞露杰 聂川杰 黄伟煌 郭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新能源惯量响应正逐步成为并网规程的新要求及辅助服务市场的新产品,其惯量响应性能的测试与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有助于满足相应并网规程要求和清算辅助服务产品经济效益,但惯量响应性能测试标准中未涉及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方法。为此,... 新能源惯量响应正逐步成为并网规程的新要求及辅助服务市场的新产品,其惯量响应性能的测试与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有助于满足相应并网规程要求和清算辅助服务产品经济效益,但惯量响应性能测试标准中未涉及惯性时间常数的评估方法。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延时补偿的新能源惯性时间常数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电网模拟器生成系统可能存在的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移量,依据惯量关键评价指标合理选取全动态过程分析的时间节点,以提高分析精度;然后,对惯量响应过程中的有功功率-频率延迟环节进行计算和补偿,以消除延迟造成的评估误差;最后,设计了一种依据差分化同步机摇摆方程的惯量连续评估算法,实现对新能源惯量的准确评估。在RT-LAB半实物平台搭建了新能源惯量评估实验环境,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同延时场景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惯量响应 评估方法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海风电DRU-HVDC送出系统构网控制与启动方法综述 被引量:14
11
作者 俞露杰 付子玉 +3 位作者 朱介北 李瑞 彭国平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3-79,共17页
随着海上风电开发的不断规模化和远海化,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低成本的二极管整流单元(DRU)型高压直流(HVDC)输电,重点指出了分布式DRU在均压、部分退出运行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论述了该技术与柔性直流送出、传统... 随着海上风电开发的不断规模化和远海化,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低成本的二极管整流单元(DRU)型高压直流(HVDC)输电,重点指出了分布式DRU在均压、部分退出运行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论述了该技术与柔性直流送出、传统直流输电的差异。由于DRU的不可控性,海上电网的构建须由风电机组通过自身控制实现。因此,对现有研究的风电机组集中式和分散式构网控制进行详细综述,并对全构网型控制采用P-V和Q-f功率控制机理进行风电场-DRU层面以及风电机组层面的梳理解释。针对DRU单向潮流引起的启动问题,综述了辅助中压交流脐带电缆、辅助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海上风电机组配置储能以及辅助低压直流电缆等启动方法,指出利用辅助中压交流脐带电缆是相对成熟的方案,而利用海上风电机组储能和全构网型控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现有技术下仍面临风电机组塔筒内部安装空间不足、储能安全隐患等问题。最后,对海上风电经DRU-HVDC送出系统未来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高压直流输电 风电机组 构网控制 启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高压直流三极输电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俞露杰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843,共6页
在借鉴传统高压直流三极输电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MC的高压直流三极输电技术。该技术采用五电平子模块来满足极3直流电压极性... 在借鉴传统高压直流三极输电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MC的高压直流三极输电技术。该技术采用五电平子模块来满足极3直流电压极性和直流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要求。首先分析了五电平子模块的工作模式和闭锁后故障等值电路,而后分析了基于MMC的高压直流三极输电的电流调制策略,设计了MMC相应的控制策略。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基于MMC的高压直流三极输电系统,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电平子模块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高压直流三极输电 交直流转换 电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异步电网VSC-HVDC的惯量与阻尼模拟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介北 王晓南 +4 位作者 俞露杰 刘娜 葛延峰 李霞林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089-8102,共14页
针对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提出一种惯量与阻尼模拟控制(inertiaanddampingemulationcontrol,IDEC)策略。在IDEC策略下,功率调节换流站(powerregulatingVSC,PR... 针对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提出一种惯量与阻尼模拟控制(inertiaanddampingemulationcontrol,IDEC)策略。在IDEC策略下,功率调节换流站(powerregulatingVSC,PR-VSC)通过改变其有功功率参考值来模拟同步发电机动态特性,而直流电压调节换流站(DCvoltage-regulating VSC,DR-VSC)则采用直流电压/频率下垂控制将该侧电网的频率无通信传输至PR-VSC,进而实现模拟惯量和阻尼所需的功率变化。为避免PR-VSCIDEC和DR-VSC IDEC控制器在两侧异步电网同时发生频率扰动时发生冲突,IDEC控制又嵌入了一种新型支撑模式选择算法,通过频率变化率的比较,有效地对IDEC支持模式进行优先级排序。文中通过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优化IDEC控制器关键参数;通过控制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所提出的IDEC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DEC策略通过以惯量和阻尼模拟的形式增加异步交流系统的同步性,可有效促进异步互联交流系统在暂态过程中的互相支撑,整体增强了互联异步电网的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 电力系统稳定性 柔性直流传输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控制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介北 刘晓龙 +5 位作者 聂川杰 俞露杰 李峰 朱学科 丁炅 贾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44-56,共13页
针对双馈风机串补(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eries compensator,DFIG+SC)系统的传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抑制策略仅作用于特定SSO频段的技术挑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SSO抑制器(adaptive fil... 针对双馈风机串补(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eries compensator,DFIG+SC)系统的传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抑制策略仅作用于特定SSO频段的技术挑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SSO抑制器(adaptive filter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damper,AF-SSOD)。该AF-SSOD控制器由基于滤波器的SSOD抑制器、具有实时辨识主导SSO频率的频率辨识模块以及可锁定和更新SSOD中心频率的锁频模块构成,实现了AF-SSOD能够抑制多种工况下的SSO,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参数整定容易的优点。基于小信号模型分析优化AF-SSOD的关键参数。最后进行仿真验证与对比,结果表明,AF-SSOD可有效抑制不同频率的SSO,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其性能显著优于现有传统SSO抑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输电网络 双馈风机 次同步振荡 频率辨识 锁频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翔宇 李晓明 +3 位作者 朱介北 段绘策 俞露杰 于腾凯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7,共10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电力系统日趋形成,频率响应的精准预测和安全控制面临更大挑战。首先详细论述了传统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的构建和使用方法,包括时域仿真法、单机等值法、线性分析法、基于人工...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电力系统日趋形成,频率响应的精准预测和安全控制面临更大挑战。首先详细论述了传统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的构建和使用方法,包括时域仿真法、单机等值法、线性分析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频率预测方法。其次,阐述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动态频率时空分布模型和惯量评估特点。然后,分析了基于频率模型的新能源控制和低频减载优化方法。最后,展望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建模与预测方面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模型 频率安全 频率预测 频率时空分布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转子转速保护的双馈异步发电机有功输出速降新方案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兆顺 朱介北 +4 位作者 俞露杰 邱威 曲春辉 贾宏杰 王成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122,共10页
当电网发生输电阻塞、直流闭锁、短路故障等异常状况时,迅速降低风电机组有功输出可有效减小系统发生安全稳定事故的风险。风电机组的变流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控制有功输出,然而,由于桨距角动作缓慢,风力机捕获的机械功率难以及时调整以匹... 当电网发生输电阻塞、直流闭锁、短路故障等异常状况时,迅速降低风电机组有功输出可有效减小系统发生安全稳定事故的风险。风电机组的变流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控制有功输出,然而,由于桨距角动作缓慢,风力机捕获的机械功率难以及时调整以匹配速降后的有功输出,所累积的盈余能量易造成转子过转速,损害风力机机械系统。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协调控制直流卸荷电路与风力机桨距角实现转子转速保护的双馈异步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有功输出速降方案。在通过转子侧变流器将有功输出迅速降至指令值后,即投入卸荷电阻消耗不平衡能量来及时抑制过转速,同时尽快调整桨距角从根本上消除盈余能量,切出卸荷电阻,在更长时间尺度下维持初始转速。分别在执行上级有功速降指令与低电压穿越两种场景下,通过与现有仅依赖桨距角或能量装置的两种典型DFIG功率控制方案和常用撬棒保护方案的仿真对比,验证了该方案的多方面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紧急功率控制 盈余功率 直流卸荷电路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电容的新能源惯量-阻尼-电抗综合模拟控制方案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介北 王云逸 +4 位作者 仲悟之 俞露杰 邓兆顺 赵博文 李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35-143,共9页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逐步替代传统同步机,导致电网惯量和阻尼水平不断下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新能源惯量-阻尼-电抗综合模拟控制(composite inertia-damping-impedance emu...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逐步替代传统同步机,导致电网惯量和阻尼水平不断下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新能源惯量-阻尼-电抗综合模拟控制(composite inertia-damping-impedance emulation control,IDIE)方案。通过联立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和超级电容功率动态方程,并结合同步机功率传输方程,设计了通过控制超级电容有功功率以综合模拟同步机旋转质量、阻尼绕组和绕组电抗三者物理特性的核心算法。并利用小信号稳定性分析对方案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基于控制器硬件在环试验在各种暂态工况下对IDIE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IDIE方案在灵活模拟同步机惯量的同时,可通过配置优化模拟阻尼和模拟电抗,保障频率稳定性,支撑电网动态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超级电容 惯量模拟 阻尼模拟 电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直流单极接地故障分析与换流站故障恢复策略 被引量:76
18
作者 赵成勇 李探 +3 位作者 俞露杰 黄莹 李凌飞 黎小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518-3526,共9页
直流母线单极接地故障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的典型故障,分析其故障特性对于故障的诊断、保护的设计及相关参数的优化具有工程意义,另外,故障清除后的恢复也是需研究的... 直流母线单极接地故障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的典型故障,分析其故障特性对于故障的诊断、保护的设计及相关参数的优化具有工程意义,另外,故障清除后的恢复也是需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典型交流接地方式,建立了避雷器不动作时直流单极接地故障暂态分析模型,分析了接地装置参数对故障特性的影响,同时定性分析了避雷器动作对故障特性的影响。针对换流站的故障恢复问题,深入分析了上、下桥臂电容电压的再平衡机制,分析表明其再平衡速度取决于桥臂电阻、调制度等参数,并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附加控制器以加速电容电压再平衡,降低其对系统和控制参数的依赖。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双端MMC-HVDC仿真模型,验证了故障特性分析和故障恢复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单极接地故障 故障恢复 恢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电容的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协调惯量支撑策略 被引量:24
19
作者 朱介北 史美琦 +4 位作者 张利 葛磊蛟 俞露杰 邓兆顺 王成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38-2947,共10页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offshore wind farms+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OWF+VSCHVDC)接入陆上电网,在传统控制模式下无法直接向陆上电网提供惯量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OWF+VSCHVDC系统的海上风电机组基于超...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offshore wind farms+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OWF+VSCHVDC)接入陆上电网,在传统控制模式下无法直接向陆上电网提供惯量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OWF+VSCHVDC系统的海上风电机组基于超级电容的协调惯量支撑(supercapacitor-based coordinated inertia support,SCIS)策略。在SCIS策略下,风电机组直流侧附加超级电容,通过改变超级电容电压进行充放电以模拟同步机惯量;VSC-HVDC的陆上电网侧换流站采用直流电压/频率(u_(dc)/f)下垂控制,将陆上电网频率通过直流电压变化传达给风场侧换流站,再通过风场侧换流站调节海上电网频率,使其与陆上电网频率耦合。此外,通过小信号稳定性分析对该策略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OWF+VSC-HVDC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在负荷变化、风速变化、陆上电网故障3种工况下对SCIS策略进行了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SCIS可利用风电机组的超级电容进行惯量模拟,并通过VSC-HVDC向陆上电网提供惯量支撑,显著提升陆上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 惯量模拟 海上风电场 超级电容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即时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建模和变温控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介北 杨顺坡 +1 位作者 俞露杰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22,共10页
随着数据中心的广泛部署,解决其高能耗问题正成为一大技术挑战。为降低数据中心用能成本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正成为关注热点。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数据中心对其消纳率低下。在考虑可再生... 随着数据中心的广泛部署,解决其高能耗问题正成为一大技术挑战。为降低数据中心用能成本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正成为关注热点。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数据中心对其消纳率低下。在考虑可再生能源随机波动特征和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负荷可控特征的前提下,提出一种面向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即时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变温控制策略。通过数据中心制冷功耗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即时匹配,使制冷量随可再生能源出力而变化,发挥数据中心机房热惯性对温度变化的衰减和延迟作用,确保在制冷量波动的情况下数据中心维持在安全运行温度。搭建了数据中心能耗模型和温度动态响应模型,并提出了适用于评价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新型能效指标,验证了所提变温控制策略能够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并降低市电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可再生能源 变温控制 制冷系统 可控负荷 热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