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会泽大黑山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正江 郭婷婷 +3 位作者 俞赛赢 程琰勋 张春波 张宇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大黑山铝土矿赋存于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下伏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矿石结构主要以泥晶结构为主,具有少量鲕状、粒屑结构。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局部呈层状、似层状。铝土矿石中Al2O3与Fe2O3、Si O2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Ti O2与Z... 大黑山铝土矿赋存于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下伏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矿石结构主要以泥晶结构为主,具有少量鲕状、粒屑结构。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局部呈层状、似层状。铝土矿石中Al2O3与Fe2O3、Si O2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Ti O2与Zr、Hf、Nb、Ta相关性较好,Zr-Hf、Nb-Ta的相关性拟合度很高。铝土矿与峨眉山玄武岩样品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综合稳定元素相关性、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lg Ni和lg Cr二元图解等分析方法对大黑山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峨眉山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来源 会泽大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景洪上泥盆统南光组沉积环境新议 被引量:3
2
作者 俞赛赢 冯凡斌 +4 位作者 刘桂春 聂小妹 陈光艳 张志斌 冯庆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96-1600,共5页
云南景洪东南地区出露一套泥盆系,前人将其以粗粒碎屑岩为特征的部分命名为怕当组,根据腕足类化石鉴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泥盆世;以碎屑岩、凝灰岩为特征的部分被命名为南光组,根据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otophloeum rhombicum)划归晚泥盆... 云南景洪东南地区出露一套泥盆系,前人将其以粗粒碎屑岩为特征的部分命名为怕当组,根据腕足类化石鉴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泥盆世;以碎屑岩、凝灰岩为特征的部分被命名为南光组,根据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otophloeum rhombicum)划归晚泥盆世。对其沉积环境尚存在陆相和海陆交互相、浅海陆架相、半深海-深海相沉积环境的不同认识。本研究发现,粗粒碎屑岩层序中也发现有晚泥盆世标准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otophloeum rhombicum),并且粗粒碎屑岩层序位于剖面上部,南光组位于剖面下部,说明两者的地质时代均为晚泥盆世。故建议废除怕当组,将两者合并为上泥盆统南光组。南光组具有典型的鲍马序列特征,含有放射虫等海洋环境生物化石,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系 南光组 深海环境 鲍马序列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腊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婷婷 徐世光 俞赛赢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6期32-34,共3页
受地形、地貌、构造、岩性、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勐腊县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在2011年地质灾害规划调查的基础上,对勐腊县地质灾害分布、发育、易发性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易发性分析结果划定了灾害防治区划,... 受地形、地貌、构造、岩性、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勐腊县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在2011年地质灾害规划调查的基础上,对勐腊县地质灾害分布、发育、易发性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易发性分析结果划定了灾害防治区划,提出了各分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易发性 防治区划 防治建议 勐腊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地体亲缘性及南段组物源——来自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9
4
作者 曾文涛 刘桂春 +4 位作者 冯庆来 赵天宇 俞赛赢 邓仁宏 莫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5-1187,共13页
对临沧地体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的沉积岩开展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U-Pb年龄谱存在3个主要峰值:泛非期(530~680Ma)、晚格林威尔期(900~980Ma)和早格林威尔期(1100~1300Ma)。次要峰值年龄为1550~1730Ma和23... 对临沧地体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的沉积岩开展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U-Pb年龄谱存在3个主要峰值:泛非期(530~680Ma)、晚格林威尔期(900~980Ma)和早格林威尔期(1100~1300Ma)。次要峰值年龄为1550~1730Ma和2350~2630Ma,反映了物源区构造-岩浆事件的复杂性。南段组碎屑岩锆石年龄图谱明显区别于思茅地块泥盆纪—石炭纪碎屑锆石年龄图谱,临沧地块南段组碎屑锆石的年龄表明其物源来自东冈瓦纳超大陆,临沧地体应该是来自东冈瓦纳北缘的微地块,这也与其生物特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LA-ICP-MSU-Pb年龄 物源分析 碎屑岩 南段组 临沧地体 滇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板块西南缘基性侵入岩锆石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Columbia超级大陆裂解的响应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军平 李静 +5 位作者 王根厚 孙柏东 胡绍斌 俞赛赢 王小虎 宋冬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0-364,共15页
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区广泛出露辉绿、辉长岩体。前人对区内基性岩浆岩研究程度较低,缺乏辉绿岩的形成时代资料。本文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对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一带的辉绿岩进行了年代测定及地球化学分析,首次获得锆石U-Pb年... 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区广泛出露辉绿、辉长岩体。前人对区内基性岩浆岩研究程度较低,缺乏辉绿岩的形成时代资料。本文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对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一带的辉绿岩进行了年代测定及地球化学分析,首次获得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58±18 Ma(MSWD=0.90,n=13),代表了该辉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代。辉绿岩全岩地球化学具有类似于OIB的特征,SiO2含量(49.1%~49.8%),高Ti2O(2.68%~3.22%);低MgO(4.85%~5.51%),碱含量(4.86%~5.29%),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型地幔,构造背景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表明约1858 Ma扬子板块处于碰撞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应为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产物。易门狮子山地区被辉绿岩侵入接触的原"东川群"地层的沉积时代应大于辉绿岩的侵位时代,结合岩性组合及区域资料,应划入中太古界元江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 锆石U-Pb同位素 LA-ICP-MS 中太古界元江群 易门狮子山铜矿 Columbia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团梁子岩组分异石英脉锆石U-Pb年龄——晚三叠世澜沧江构造带区域变质变形的时代制约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桂春 孙载波 +4 位作者 冯庆来 陈光艳 刘军平 俞赛赢 田素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共8页
在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东侧、扬子板块西缘中元古代团梁子岩组含有大量的平行于区域面理(S2)的构造热液石英脉,利用LA-ICP-MS对3件石英脉和1件绿片岩中的锆石进行^(206)U/^(238)Pb测年,获得3组明显的组合年龄:395~461Ma、240~260Ma和22... 在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东侧、扬子板块西缘中元古代团梁子岩组含有大量的平行于区域面理(S2)的构造热液石英脉,利用LA-ICP-MS对3件石英脉和1件绿片岩中的锆石进行^(206)U/^(238)Pb测年,获得3组明显的组合年龄:395~461Ma、240~260Ma和222~228Ma,大部分集中于222~228Ma。对比研究表明,区域上2期变质变形(M_1D_1、M_2D_2)与获得的锆石年龄有较好的对应性,早期的变质变形(M_1D_1)形成于早古生代(395~461Ma)原特提斯洋盆向东俯冲阶段;晚期的2期变质变形(M_(2a)D_(2a),M_(2b)D_(2b))发生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240~260Ma)古特提斯洋盆向东俯冲阶段和晚三叠世早期(222~228Ma)古特提斯洋盆闭合阶段。晚三叠世早期变质变形(M_(2b)D_(2b))构造热液发生在临沧花岗岩侵位和弧陆碰撞型忙怀组火山岩(229~235Ma)之后,早于小定西组/芒汇河组拉伸期火山岩(210~222Ma),是古特提斯洋与扬子陆块碰撞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俯冲岩片快速折返的证据,同时也反映了古特提斯洋盆在晚三叠世早期之前已经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分异石英脉岩 团梁子岩组 变质变形 南澜沧江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易门地区富硒土壤物质来源及其天然富硒野生菌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军平 李静 +9 位作者 段向东 曹晓民 胡绍斌 李开毕 王路 关学卿 曾文涛 刘发刚 张虎 俞赛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6-793,M0002,共9页
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土壤中硒含量分布不均匀,依据局部富硒土壤线索开发不同的天然富硒食品是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云南省1∶25万昆明-玉溪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云南1∶5万二街幅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资料显示,尽管云... 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土壤中硒含量分布不均匀,依据局部富硒土壤线索开发不同的天然富硒食品是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云南省1∶25万昆明-玉溪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云南1∶5万二街幅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资料显示,尽管云南省表层土壤总体相对贫硒,但在滇中易门普家村-铜厂乡-西山村-狮子山-禄丰土官镇一带局部低山丘陵地区存在约400 km^2的富硒土壤,土壤硒平均含量达0.54μg/g,而普家村菜子山一带土壤硒含量最高达136μg/g;各地球化学剖面均显示出硒元素呈现出表聚性规律,硒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均大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硒含量则大于母岩硒含量,不同的基岩岩性硒含量表现出炭质板岩大于泥质板岩大于粉砂质板岩大于白云岩,与炭质、黏土质、泥质、有机质呈正相关性。并据此线索在当地新发现了大批天然富硒微生物(野生菌)及蔬菜。初步研究表明当地富硒土壤的形成与特定地质背景有关,而生产天然富硒野生菌及蔬菜的土壤环境相对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天然富硒野生菌 区域地质调查 滇中易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南澜沧江构造岩浆岩带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发现——兼论云南省境内印支构造旋回的上限 被引量:7
8
作者 吕留彦 李静 +3 位作者 曾文涛 俞赛赢 孙载波 王晓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0-1283,共14页
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对滇西南南澜沧江火山岩带普洱市江桥—那澜一带的流纹岩进行了年代测定,获得了(196.7±2.3)Ma、(198.1±3.5)Ma的同位素年龄;表明该地区的流纹岩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前人划分的晚三叠世,填补了... 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对滇西南南澜沧江火山岩带普洱市江桥—那澜一带的流纹岩进行了年代测定,获得了(196.7±2.3)Ma、(198.1±3.5)Ma的同位素年龄;表明该地区的流纹岩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前人划分的晚三叠世,填补了该地区早侏罗世的火山-沉积记录。从岩石的主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资料分析,南澜沧江构造岩浆岩带早侏罗世的火山岩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可能与西侧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盆关闭后,俯冲岩石圈板片或造山带山根的拆沉作用相关,属后碰撞—后造山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具有典型后造山花岗岩或“A”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指示了印支构造旋回在滇西南地区最终结束的时间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南澜沧江带 流纹岩 U-Pb年龄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西缘东川落雪地区元古宙地层中3890 Ma锆石的发现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军平 熊波 +6 位作者 李静 王小虎 胡绍斌 俞赛赢 张虎 杨爱平 吴清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6-1613,共8页
利用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技术,在扬子西缘滇中东川地区古元古界阿不都组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中发现了1颗冥古宙锆石,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结构,其核部的207Pb/206Pb年龄为3890±47 Ma,此年龄被解释为岩浆结晶,Th/U比值为0.... 利用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技术,在扬子西缘滇中东川地区古元古界阿不都组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中发现了1颗冥古宙锆石,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结构,其核部的207Pb/206Pb年龄为3890±47 Ma,此年龄被解释为岩浆结晶,Th/U比值为0.34;变质边的207Pb/206Pb年龄为3561±45~3616±55 Ma, Th/U比值为0.07~0.19。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测定给出了176Hf/177Hf=0.280317~0.280451,εHf(t)=-4.6~0.6(平均值为-2.5),TDM1=3861~3980 Ma,TDM2=4036~4106 Ma(平均值为4059 Ma)。这颗锆石为扬子陆块目前发现的最老锆石,其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说明扬子陆块存在4.0 Ga的地壳增生作用及古老陆壳的再循环;结合前人同位素研究资料,说明扬子西缘东川落雪地区元古宙时同华北陆块可能具有亲缘性;本次的发现,为扬子陆块寻找冥古宙和始太古代物质实体提供重要依据,也为认识地球早期大陆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古宙 锆石207Pb/206Pb年龄 HF同位素 3890 Ma 滇中东川落雪地区 扬子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静 刘桂春 +12 位作者 刘军平 胡绍斌 曾文涛 孙柏东 张虎 邓仁宏 张志斌 刘发刚 段向东 俞赛赢 王晓峰 赵云江 周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7-1969,共13页
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的地层层序是长期争议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及勘查效果,也制约着滇中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 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的地层层序是长期争议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及勘查效果,也制约着滇中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二版、修编)、1:5万二街等4幅区域调查子项目工作中,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及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时代、重大地质事件记录、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群 早前寒武纪 重大地质事件 早期生命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多细胞生物的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静 刘军平 +6 位作者 孙柏东 刘桂春 胡绍斌 曾文涛 张虎 邓仁宏 俞赛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7-2098,共12页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赋存有保存较好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是大氧化事件,或广义的Lomagundi事件中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产物。由于亮山组中普遍缺乏火山岩夹层及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扰动,给精确测定这些多细胞生物的时代带来一...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赋存有保存较好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是大氧化事件,或广义的Lomagundi事件中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产物。由于亮山组中普遍缺乏火山岩夹层及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扰动,给精确测定这些多细胞生物的时代带来一定困难。以易门县铜厂地区罗洼垤组顶部灰白色凝灰岩1件、亮山组灰白色凝灰岩1件、粉砂质凝灰岩1件、灰黄色钙质粉砂质凝灰岩2件共5件样品260个锆石同位素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热事件的分析,较准确地厘定了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多细胞生物发育的时代为2.18~2.05Ga,与非洲加蓬Franceville地区发现的群居多细胞生物的时代一致,表明地球早期重大地质事件的同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界易门群 亮山组 多细胞生物 锆石U-PB年龄 同位素时钟重置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及喷出岩时代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兵 李小军 +6 位作者 关奇 陈棵 陈光艳 李维科 胡绍斌 张虎 俞赛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1-2031,共11页
在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较发育,前人将其划分为"半瓦型"侵入岩、"安定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3类,3类岩石普遍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在对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进行区域地质... 在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较发育,前人将其划分为"半瓦型"侵入岩、"安定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3类,3类岩石普遍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在对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AICP-MS技术对其进行锆石U-Pb测年,在半瓦型侵入岩和安定型侵入岩中分别获得了254.0±2.0Ma和244.2±4.4Ma的加权平均年龄,在龙康型喷出岩中获得251.9±3.0Ma和255.92±0.72Ma加权平均年龄。结合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将富宁地区"安定型"侵入岩的时代界定于中三叠世,将"半瓦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的时代界定于晚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富宁地区 基性侵入岩 基性喷出岩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涧地区无量山岩群变质英安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军平 胡绍斌 +6 位作者 田素梅 卢晓萍 孙柏东 俞赛赢 朱勋早 孙鹏 王晓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7-1334,共8页
滇西南涧-云县一带广泛出露的无量山岩群是一套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密切相关的中低变质沉积岩夹火山岩系,其形成时代、沉积充填序列及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南涧县公郎乡一带的无量山岩群发育有厚数厘米的变质英安岩夹层。对... 滇西南涧-云县一带广泛出露的无量山岩群是一套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密切相关的中低变质沉积岩夹火山岩系,其形成时代、沉积充填序列及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南涧县公郎乡一带的无量山岩群发育有厚数厘米的变质英安岩夹层。对变质英安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428.7±8.7Ma的岩浆结晶年龄和338~387Ma、250.5±8.1Ma、146.0±6.0Ma的变质年龄。认为无量山岩群原始沉积岩形成于志留纪,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经历古生代造弧而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在白垩纪受热事件影响而发生热变质作用;同时还获得2034±22Ma、1140±16Ma、731±15Ma及469~522Ma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这些年代峰值与整个扬子陆块西缘获得的前寒武纪、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年龄及分布特征基本可以对比;记录了Columbia、Rodinia和Gondwana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岩群 锆石U-Pb测年 滇西南涧地区 扬子陆块西缘 古特提斯洋 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景洪曼秀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载波 卢晓萍 +3 位作者 俞赛赢 刘军平 田素梅 李序贵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3-480,共8页
曼秀闪长岩体位于景洪县城南东,与著名的南林山岩体呈平行展布,主要由黑云角闪闪长岩、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石英闪长质碎粒碎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法获得了曼秀岩体中闪长岩的四组锆石U-Pb年龄,分别是321±14 Ma、305.7±9.... 曼秀闪长岩体位于景洪县城南东,与著名的南林山岩体呈平行展布,主要由黑云角闪闪长岩、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石英闪长质碎粒碎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法获得了曼秀岩体中闪长岩的四组锆石U-Pb年龄,分别是321±14 Ma、305.7±9.3 Ma、291.3±7.6 Ma和307.4±7.3 Ma,表明曼秀岩体的形成时代在晚石炭—早二叠。全岩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中Th、Zr等富集,而Nb、Hf等亏损。具有轻稀土富集特征,δEu=0.73~0.98(平均0.85)呈弱负异常特征,而δCe=0.89~1.06(平均0.95),异常不显著。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曼秀闪长岩体与火山弧花岗岩相似,并向同碰撞花岗岩过渡,说明南澜沧江带在晚石炭—早二叠早期为大洋岛弧俯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曼秀岩体 南澜沧江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盟曼亨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鲁慧 孙载波 +5 位作者 张虎 周坤 颜寻 曾文涛 俞赛赢 王晓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21,共7页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出露于西盟县新厂乡一带的曼亨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精确的成岩年代学研究。岩石中w(Si O2)为72.73%~77.24%,w(K2O+Na2O)=4.28%~9.01%(平均7.38%),w(K2O)/w(Na2O)=0.65~20.84(平...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出露于西盟县新厂乡一带的曼亨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精确的成岩年代学研究。岩石中w(Si O2)为72.73%~77.24%,w(K2O+Na2O)=4.28%~9.01%(平均7.38%),w(K2O)/w(Na2O)=0.65~20.84(平均2.67),显示高硅和富碱的特点。标准矿物计算结果具较高q值,并出现较高c分子,标准矿物组合为c+q+or+ab+an+hy,属于铝、硅过饱和系列。岩石的A/NCK为1.05~2.66(平均1.29),属S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曼亨花岗岩结晶年龄为446.1±2.5 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综合研究认为该期花岗岩具有同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泛非运动晚期冈瓦纳大陆汇聚过程其外围地区板块持续相互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同碰撞造山背景 西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凤庆地区箐头山花岗岩的特征——古特提斯洋碰撞汇聚向伸展转换的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素梅 刘军平 +6 位作者 范振华 包佳凤 孙柏东 俞赛赢 吴嘉林 朱勋早 宋冬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0-1296,共17页
笔者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出露于滇西临沧岩浆弧北部凤庆箐头山地区原1∶25万凤庆县幅划分的二叠纪糜棱岩化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花岗岩体中,锆石具典型的振荡环带,Th/U值均大于0.2,为岩浆成... 笔者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出露于滇西临沧岩浆弧北部凤庆箐头山地区原1∶25万凤庆县幅划分的二叠纪糜棱岩化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花岗岩体中,锆石具典型的振荡环带,Th/U值均大于0.2,为岩浆成因,其LA-ICP-MS U-Pb年龄为213±5 Ma,应当为岩浆结晶年龄,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而非前人认为的二叠纪。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箐头山花岗岩Na_(2)O/K_(2)O值低,富Al_(2)O_(3),铝饱和指数(A/NCK值)平均为1.18,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弱亏损、负铕异常明显的特征(δEu=0.36~0.5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Zr。在Rb—(Y+Nb)判别图解中,箐头山花岗岩投影点落入后碰撞花岗岩区,并具有明显向板内花岗岩转换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等认为获得的213 Ma可能代表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闭合之后地壳由碰撞后造山向构造伸展转换的时限,为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碰撞后造山作用的结束提供时代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昌宁—孟连结合带 弧—陆碰撞 箐头山花岗岩 云南凤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