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核磁共振研究脂肪氧合酶酶促氧化蛋黄磷脂 被引量:4
1
作者 俞舜杰 赵子建 +2 位作者 万鹏 杨晓莹 陈德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21-128,共8页
利用^(31)P核磁共振比较酶促氧化前后蛋黄磷脂的组成,通过^(1)H核磁共振监测并比较空白组(未氧化)与脂肪氧合酶酶促氧化及95℃水浴加热氧化过程中脂肪酰基的相对物质的量、一级和二级氧化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 利用^(31)P核磁共振比较酶促氧化前后蛋黄磷脂的组成,通过^(1)H核磁共振监测并比较空白组(未氧化)与脂肪氧合酶酶促氧化及95℃水浴加热氧化过程中脂肪酰基的相对物质的量、一级和二级氧化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是蛋黄磷脂的主要成分;蛋黄磷脂氧化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含量均下降,而溶血性磷脂含量增加;所有被氧化的蛋黄磷脂样品中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物质的量均下降,而饱和脂肪酸相对物质的量均上升;其中在pH 6酶促条件下,亚油酸降解速率最快。脂肪氧合酶在pH 6条件下催化氧化蛋黄磷脂生成更多的氢过氧化物,加热后主要生成(Z,E)-2,4-二烯醛;而在pH 9条件下蛋黄磷脂生成氢过氧化物后快速降解,在加热后生成较多正构烷醛。因此,可以利用脂肪氧合酶在pH 6条件下催化氧化蛋黄磷脂生成更多的2,4-二烯醛类风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磷脂 脂肪氧合酶 酶促氧化 ^(31)P核磁共振 ^(1)H核磁共振 氢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促水解蓝圆鲹蛋白制备抗凝血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浩纯 顾晗可 +3 位作者 单丹婷 宋璐瑶 俞舜杰 黄光荣 《食品工程》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蓝圆鲹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探究酶促水解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蓝圆鲹蛋白质的水解效果最好,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碱性蛋白酶酶促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pH 7.5,水解温度44℃,碱性蛋白酶添加... 以蓝圆鲹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探究酶促水解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蓝圆鲹蛋白质的水解效果最好,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碱性蛋白酶酶促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pH 7.5,水解温度44℃,碱性蛋白酶添加量9 500 U/g,水解时间4.2 h,响应面模型预测水解液的相对抗凝血活性值为100 AT-U/mL,3次验证试验表明,实际相对抗凝血活性为101 AT-U/mL,水解度为19.55%,与预测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抗凝血肽 酶促水解 加工副产物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