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江西紫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参数初探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俞素琴
汪松能
倪立新
汪文科
王超敏
-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4期36-38,共3页
-
文摘
用幼嫩鲜叶为试验原料,在试制高档红茶过程中,分别对萎凋叶含水量、揉捻时间和加压方式、发酵时间、干燥温度设置不同处理,以探索工艺指标。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指标为:萎凋叶的含水量62%左右;揉捻70min,分两次揉,第一次揉捻不加压,第二次揉捻加压与松压交替进行;在室温24℃,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发酵180min;干燥毛火温度120℃左右,足火温度85℃。
-
关键词
紫阳工夫红茶工艺指标
品质
-
Keywords
Ziyang congou black tea, Process indicator, Quality
-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俞素琴
汪松能
王燕
-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37-337,340,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白牡丹茶饼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加工技术和茶饼制作技术,以期为白牡丹茶饼制作工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
关键词
白牡丹
茶饼
加工技术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江西茶园常见食叶象甲成虫的盛发期与防治技术
- 3
-
-
作者
俞素琴
汪荣灶
王林志
-
机构
江西省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9年第4期33-33,共1页
-
文摘
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种类多,分布广。在茶园中,象甲主要以成虫危害茶树芽叶,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江西茶园中该类害虫不论是危害面积还是虫口密度均比过去有所增加,且有日趋严重之势。
-
关键词
象甲科
防治技术
茶园
成虫
江西
盛发期
虫口密度
鞘翅目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婺源绿茶感官品质评价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俞素琴
杨玉璞
张处平
董春旺
祁丹丹
杨崇山
-
机构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茶学系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江西河红茶业有限公司
山东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6-293,共8页
-
基金
江西省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212BDH80025,20212BDH8011)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C02010,2023C02043)。
-
文摘
该文以不同品种和品质等级的婺源绿茶为研究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分别建立了多品种婺源绿茶的感官评分和儿茶素含量预测模型,比较了不同预处理算法、变量筛选方法和建模方法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首先,将原始光谱预处理后,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随后通过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随机蛙跳跃算法和变量空间迭代收缩法筛选出与感官评分和儿茶素含量有关的特征波段,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法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algorithm, RF)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感官评分最佳的预处理和变量筛选算法分别为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CARS,儿茶素含量的最佳的预处理和变量筛选算法分别为标准化和CARS,非线性RF模型效果最佳,对感官评分和儿茶素含量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了0.927和0.939,相对标准偏差值均>2,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鲁棒性较强。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不同品质等级的婺源绿茶感官评分和儿茶素含量的快速预测。
-
关键词
婺源绿茶
近红外光谱
感官评分
儿茶素
预测
-
Keywords
Wuyuan green tea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sensory score
catechins
prediction
-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题名茶叶产业链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石和芹
俞素琴
戴申
-
机构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分校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年第2期5-9,33,共6页
-
基金
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
文摘
茶叶产业链是茶叶生产和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论述了茶叶产业链管理的必要性,从组织链、信息链、物流链和价值链四个方面归纳了国内茶叶产业链管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业链管理的对策,期望对茶叶产业链管理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
-
关键词
茶叶产业链
组织链
信息链
价值链
物流链
管理
-
Keywords
Tea industry chain, Organization chain, Chain of information, Logistics chain, Value chain,Management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新型双层空调旅客列车卫生学评价
- 6
-
-
作者
张秀佩
周惟菁
俞素琴
周立云
袁东
-
机构
上海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
-
出处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
文摘
为了解新型双层空调客车内卫生学状况 ,对行驶中的硬座和软座车厢的上、下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每层设前、中、后 3点 ,司机室设 1点。结果显示 :两类车厢及司机室内微小气候指标中湿度、硬座车厢空气中CO2 平均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软座车厢空气中CO2 平均浓度虽未超标 ,但样品达标率低于硬座车厢 ,上层车厢的噪声强度高于下层车厢 ,并超标 。
-
关键词
双层空调客车
微小气候
空气质量
卫生学评价
车内卫生学
铁路运行卫生
-
Keywords
double deck condition train
microclimate
air quality
physics factors
-
分类号
R128.1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
-
题名极品白茶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 7
-
-
作者
汪松能
倪立新
万玲
俞素琴
-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1期36-37,42,共3页
-
文摘
本文简述了太姥银针的创制历史、品质特点,总结了太姥银针鲜叶采摘方法、鲜叶加工和毛茶加工技术。太姥银针鲜叶加工主要分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毛茶加工分抖筛、风选、平圆筛、拣剔、包装、装箱工序。
-
关键词
白茶
太姥银针
品质
加工技术
-
Keywords
White Tea, Taimu Yinzhen, Quality, Process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工艺茶制作技术
- 8
-
-
作者
杨学农
张辉海
俞素琴
汪松能
-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16-316,321,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玫瑰茶、龙凤茶、仙人茶、绿球茶、玉环茶等5种工艺茶的制作方法,以期为旅游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工艺茶
品质
制作方法
旅游产品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反面素材教育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郑剑恩
俞素琴
-
机构
杭州市肿瘤医院
-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0期1682-1683,共2页
-
文摘
随着静脉护理理念的提升,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已广泛应用PICC。但患者缺乏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导致在PICC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缩短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费用。因此,如何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依从性,加强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既往在如何开展PICC健康教育方面已多有探讨,但均为正面指导材料。本院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反面素材”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患者留置PICC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减少并发症起到了一定作用。报告如下。
-
关键词
PICC置管
健康教育模式
肿瘤患者
应用
素材
并发症发生率
留置过程
护理理念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茶叶不同包装材料与贮藏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詹武
卢雅芳
俞素琴
汪松源
胡凤仁
-
机构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婺源茶校
婺源县大畈小学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296-296,306,共2页
-
文摘
从茶叶生产到消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为避免降低茶叶品质,减少经济损失,就要认真地研究茶叶的包装和贮藏问题。本文通过几种不同包装材料和贮藏方法比较试验,研究如何选择包装材料和贮藏方法,为从事茶叶包装和贮藏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茶叶
包装材料
贮藏方法
化学成分
保鲜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上梅州品种试制乌龙茶研究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俞素琴
汪松源
-
机构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
婺源县大畈小学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216-216,218,共2页
-
文摘
本试验以婺源"上梅州"品种为试材制作乌龙茶,制作工艺为萎凋—摇青—杀青—包揉—干燥。成品茶与闽南当地茶种制作的乌龙茶进行品质比较,以探究婺源上梅州品种除了制作婺源茗眉外,是否还能制作成乌龙茶。结果表明,除个别因子略逊于优质乌龙茶外,其他因子都较一般乌龙茶强。
-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上梅州
乌龙茶
工艺
品质
-
分类号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介绍两种茶叶食品的加工技术
- 12
-
-
作者
俞素琴
-
机构
江西省婺源茶校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1期38-38,共1页
-
文摘
随着科技的进步,茶叶加工向深层发展,逐步向食品加工领域拓展,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现介绍两种茶食品的加工技术,旨在推动茶叶生产的发展。 一、茶鲜汁奶糖加工方法 1.鲜叶茶汁的制取 选择幼嫩的茶树鲜叶,用清水冲洗干净,摊干表面水,按绿茶初制方法杀青。杀青后研磨成浆,经压榨挤出菜汁,然后用四层纱布过滤,制得纯净的绿茶鲜汁。将嫩芽叶洗净研磨发酵、过滤,便制得红茶鲜汁。 2.配料 红、绿茶鲜汁、白砂糖、奶粉、油脂、明胶。
-
关键词
茶叶食品
加工技术
茶鲜汁奶糖
茶叶奶油饼干
-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