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铜冶炼渣选铜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献林 何发钰 +1 位作者 尹艳芬 陈江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某铜冶炼渣含铜1.13%,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铜主要以类黄铜矿、类斑铜矿、类铜蓝以及金属铜的形式嵌布于该铜冶炼渣中.为高效回收其中的铜,进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85%的情况下,以酯-105作为捕收剂,硫化钠作... 某铜冶炼渣含铜1.13%,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铜主要以类黄铜矿、类斑铜矿、类铜蓝以及金属铜的形式嵌布于该铜冶炼渣中.为高效回收其中的铜,进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85%的情况下,以酯-105作为捕收剂,硫化钠作为活化剂,采用二粗三精二扫的浮选工艺,获得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8.10%和87.46%的铜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渣 工艺矿物学 磨矿 浮选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铜转炉渣回收铜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晓衣 俞献林 艾光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75-79,共5页
某铜转炉渣中铜品位为2.78%,铜元素主要以冰铜微珠的形式赋存于炉渣中,冰铜分布较为分散,嵌布粒度大小悬殊,不易单体解离.为了高效回收二次资源,针对该铜转炉渣的性质特点,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酯-20... 某铜转炉渣中铜品位为2.78%,铜元素主要以冰铜微珠的形式赋存于炉渣中,冰铜分布较为分散,嵌布粒度大小悬殊,不易单体解离.为了高效回收二次资源,针对该铜转炉渣的性质特点,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酯-200作为捕收剂,粗选时间为9 min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浮选工艺,实验室闭路实验可获得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1.64%和94.16%的铜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渣 二次资源 浮选 酯-2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衣 俞献林 +2 位作者 杨招君 许丽敏 王丽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2,共4页
新疆某氧化铜矿含铜0.84%,氧化率高达78.81%,属含泥量高的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为回收利用该矿石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条件与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硫化浮选法可有效回收该氧化铜矿,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5%的条件下... 新疆某氧化铜矿含铜0.84%,氧化率高达78.81%,属含泥量高的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为回收利用该矿石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条件与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硫化浮选法可有效回收该氧化铜矿,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5%的条件下,以水玻璃作为矿泥分散剂、Na2S作为氧化铜活化剂、戊基黄药+B130+25#黑药作为组合捕收剂、2#油作为起泡剂,经过二粗三精二扫闭路浮选流程,最终得到铜品位19.47%、回收率78.19%的铜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矿 组合捕收剂 硫化浮选 分段硫化 铜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某金铅锌硫化矿选矿新工艺试验研究
4
作者 冯章标 俞献林 陈江安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87-93,共7页
针对安徽某金铅锌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指标较低、药剂制度复杂且用量大等问题,分析了原矿的矿物组成及矿石性质,并开展了大量探索性试验,最后提出采用磁选脱除磁黄铁矿—金铅混合浮选—金铅分离浮选—尾矿活化选锌的原则流程处理该矿... 针对安徽某金铅锌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指标较低、药剂制度复杂且用量大等问题,分析了原矿的矿物组成及矿石性质,并开展了大量探索性试验,最后提出采用磁选脱除磁黄铁矿—金铅混合浮选—金铅分离浮选—尾矿活化选锌的原则流程处理该矿石。结果显示: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含量为43.68×10^(-6),回收率为46.12%的金精矿;铅精矿中金含量为162.00×10^(-6),回收率为35.39%,铅含量为38.53%,回收率为72.24%,金的累积回收率达81.51%;锌精矿中锌含量为42.79%,回收率为67.51%。与原有选矿工艺相比,新工艺不仅提高了选矿指标还大幅减少了药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铅锌硫化矿 磁选 磁黄铁矿 混合浮选 金铅分离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