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笋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泉宇 李义 +1 位作者 何沅滨 王玉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5,79,共4页
为检测竹笋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分别以1、5、10和2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体腔注射竹笋多糖(0.1 mL/只),同时设注射等体积氯化钠注射液的对照组,在注射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取样测定中华... 为检测竹笋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分别以1、5、10和2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体腔注射竹笋多糖(0.1 mL/只),同时设注射等体积氯化钠注射液的对照组,在注射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在多数取样时间点,4个试验组的PO活性,5、10及20 mg/kg组的ACP活性,5和10 mg/kg组的T-AOC,10 mg/kg组的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10 mg/kg体质量的刺激效果最佳。由此表明,竹笋多糖能提高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可作为中华绒螯蟹潜在的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竹笋多糖 酚氧化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胁迫对中华绒螯蟹5种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汉 李义 +2 位作者 王玥 郭明凯 俞泉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4,共5页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迫后第1天,pH 4.5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8)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H 6.0组的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5组和pH 9.0组,pH 10.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6.0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0.05);在pH胁迫后第7天,pH 6.0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pH 10.5组,pH 4.5组的P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H 10.5组(P<0.05);血清LSZ对pH胁迫较为敏感,在胁迫后第1天,pH 9.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胁迫后第4、7、10天,pH 4.5、6.0、9.0、10.5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RP、PO、LSZ、ACP和ALP可作为pH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力影响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口服疫苗制备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义 刘永贵 +1 位作者 俞泉宇 郭明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82,共6页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腹水病及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CL99920菌株为芯材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乳化法制备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口服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腹水病及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CL99920菌株为芯材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乳化法制备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口服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和菌胶比例对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确定了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疫苗的最佳制备工艺。试验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嗜水气单胞菌包封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菌胶比例>乳化时间>搅拌速度;制备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疫苗的最佳工艺是:海藻酸钠浓度2%,菌胶比例1∶6,乳化时间15 min,搅拌速度1000 r/min。以该工艺制备的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包封率为73.66%,平均粒径为(56.8±1.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海藻酸钠 微胶囊口服疫苗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多糖对中华绒螯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义 俞泉宇 +1 位作者 陈亚军 何沅滨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0,共5页
为研究竹笋多糖(BSP)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分别以1、5、10、2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试验蟹体腔注射BSP,同时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在注射后第1、4、7和10 d,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百分率(PP)、吞... 为研究竹笋多糖(BSP)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分别以1、5、10、2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试验蟹体腔注射BSP,同时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在注射后第1、4、7和10 d,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百分率(PP)、吞噬指数(PI)、呼吸爆发(RB)活性、血清溶菌酶(LSZ)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在注射BSP后的第4 d,从每个处理组中取蟹6只,以1.2×107cfu/kg体质量的剂量体腔注射接种中华绒螯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 d后各组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注射适量的BSP能显著地增加中华绒螯蟹的THC、PP和PI(P<0.05),显著地增强血清LSZ与SOD活性(P<0.05),对血细胞RB活性(·O2-产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注射BSP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华绒螯蟹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从整体上看,以1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调节效果较佳,免疫保护率可达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竹笋多糖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明凯 李义 +1 位作者 王玉芬 俞泉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8,共3页
分别以0(对照)、50、100和20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将恩诺沙星拌入基础饲料,制成颗粒饲料投喂中华绒螯蟹7 d,在试验开始后第1、第4和第7天,分别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 分别以0(对照)、50、100和20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将恩诺沙星拌入基础饲料,制成颗粒饲料投喂中华绒螯蟹7 d,在试验开始后第1、第4和第7天,分别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在试验开始后第7天,以0.2亿CFU/kg体质量的剂量,体腔注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 d后中华绒鳌蟹的累计病死率。结果表明:50 mg/kg组中华绒螯蟹在大多数采样时间点的血清POD、LSZ、AKP和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00 mg/kg组中华绒螯蟹的血清POD、LSZ及ACP活性,200 mg/kg组的POD、LSZ、AKP及ACP活性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转变,其中,200 mg/kg组在试验开始后第7天,上述4个免疫指标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50 mg/kg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00和200 mg/kg组的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0 mg/kg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中华绒螯蟹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醇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6
作者 郭明凯 李义 +1 位作者 俞泉宇 王玉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63,共4页
分别以0(对照)、50、100和20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将皮质醇拌入基础饲料,制成颗粒饲料投喂中华绒螯蟹7 d,在试验开始后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分别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 分别以0(对照)、50、100和20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将皮质醇拌入基础饲料,制成颗粒饲料投喂中华绒螯蟹7 d,在试验开始后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分别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在试验开始后第7天,以0.2 CFU/kg体质量的剂量,体腔注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 d后中华绒螯蟹的累计病死率。结果表明:对中华绒螯蟹饲喂50、100和200 mg/kg体质量剂量的皮质醇7 d后,3个试验组的血清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00和200 mg/kg组的血清LSZ和AC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试验组的血清PO和POD活性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3个试验组的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以200 mg/kg组的病死率最高,高出对照组2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中华绒螯蟹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