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毒株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涤平 段正赢 +5 位作者 刘泽文 邵华斌 李勇 杨宜生 俞永新 贾丽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60-63,共4页
以乙脑弱毒 SA14 -1 4 -2作为母种 ,采用原代地鼠肾细胞和乳鼠皮下传代方法并结合蚀斑纯化技术 ,选育获得乙脑减毒活疫苗猪用毒株 SA14 -1 4 -2 VS株。该毒株经细胞传到 1 5~ 1 8代 ,脑内接种 1 2~ 1 4 g小鼠不引起发病和死亡 ;皮下接... 以乙脑弱毒 SA14 -1 4 -2作为母种 ,采用原代地鼠肾细胞和乳鼠皮下传代方法并结合蚀斑纯化技术 ,选育获得乙脑减毒活疫苗猪用毒株 SA14 -1 4 -2 VS株。该毒株经细胞传到 1 5~ 1 8代 ,脑内接种 1 2~ 1 4 g小鼠不引起发病和死亡 ;皮下接种 1 0~ 1 2 g小鼠 ,从脑组织中不能分离出病毒 ;经 3~ 5日龄乳鼠回传一代后 ,脑内毒力 L og L D50 仅为 1 .3 2~ 2 .1 0 ,皮下接种小鼠无致病力。该毒株细胞 1 8代毒 ,用乳猪传至第五代 ,从乳猪血液、脑、肝组织中分离的病毒再经细胞传二代 ,其滴度与原毒液相近 ,并仍对小鼠脑内感染不致死 ;8头小公猪经该毒接种后 ,未发生睾丸炎 ,睾丸组织中未回收到病毒 ;经静脉接种的 2头怀孕 3 0 d的初产母猪 ,虽接种后 2 d和 4d血样中检出病毒 ,但接种 2 1 d剖杀时 ,胎儿均健活 ,胎盘、羊水及胎儿脑组织中均未回收到病毒 ,该毒株能使豚鼠和猪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 ,对小白鼠攻击的保护力比灭活疫苗高 ;纯毒检定及外源因子污染检定结果表明 ,该毒株是纯净的乙脑病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毒株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涤平 刘泽文 +5 位作者 杨宜生 熊忠良 段正赢 邵华斌 贾丽丽 俞永新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8期20-22,共3页
将猪用JEV减毒株SA14-14-2VS制备的活疫苗脑内注射3周龄小白鼠,不能使小鼠致病。用不同剂量活苗注射后备母猪,均未出现任何不良的临床反应。用后备母猪进行免疫原性试验,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该疫苗的初产母猪能抵抗JEV强毒的攻击... 将猪用JEV减毒株SA14-14-2VS制备的活疫苗脑内注射3周龄小白鼠,不能使小鼠致病。用不同剂量活苗注射后备母猪,均未出现任何不良的临床反应。用后备母猪进行免疫原性试验,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该疫苗的初产母猪能抵抗JEV强毒的攻击,不产生病毒血症,对胎儿感染的保护率达100%。因此,该减毒活疫苗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减毒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肺致大咯血患者的护理
3
作者 俞永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大咯血 类风湿 患者 护理 干咳 查体 出院 调湿 刺激性 蜂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抗体在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的动态改变及意义
4
作者 樊万虎 张成文 +2 位作者 刘正稳 聂子林 俞永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0-33,共4页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对1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中和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第3病日即可检出,5病日内检出率为78%(7/9),至第15~16病日达高峰,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与EHF的病期和病型有明显关系,轻型...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对1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中和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第3病日即可检出,5病日内检出率为78%(7/9),至第15~16病日达高峰,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与EHF的病期和病型有明显关系,轻型、中型、重型患者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危重型患者发热期滴度最高,死亡前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降低;中和抗体的滴度与尿蛋白的变化呈负相关。动态检测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可反映患者的转归和预后,若重症患者中和抗体极度降低,则预后不良,这对探索EHF的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中和试验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HF血清治疗早期EHF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济仓 倪大石 +1 位作者 孙柱臣 俞永新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24期1115-1116,共2页
本协作组于1992年11月~1993年1月在陕西省户县应用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免疫血清治疗早期EHF患者3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血清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RS疫苗对慢性乙肝血清学标志的影响
6
作者 傅春生 赵洪奎 +2 位作者 侯秀荣 姚智慧 俞永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6-16,共1页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患者84例,重点观察其对乙肝血清学标志(HB┐VM)的影响。治疗前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治疗3、6、12个月时,其HBeAg阴转率分别为34.5...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患者84例,重点观察其对乙肝血清学标志(HB┐VM)的影响。治疗前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治疗3、6、12个月时,其HBeAg阴转率分别为34.5%、38.1%、28.6%,HBV-DNA分别为29.0%、33.3%、22.7%。结果显示,HFRS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有一定疗效,能抑制HBV复制,对HBVM有明显阴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疫苗 慢性 血清学标志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