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下动脉阻塞支架置入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俞恒锡 张建 +7 位作者 汪忠镐 李建新 谷涌泉 李慎茂 朱风水 缪中荣 陈兵 郭连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50例53支病变。45例经股动脉顺行,5例经腋动脉逆行支架置入。7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同期行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50例53支病变。45例经股动脉顺行,5例经腋动脉逆行支架置入。7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同期行支架置入。结果术后患肢血压测定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9±0.12提高至术后0.98±0.11(t=9.731,P=0.000)。4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5月,锁骨下动脉再狭窄率(〉50%)11.6%(5/43)。结论腔内介入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支架 锁骨下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65例经验 被引量:23
2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6 位作者 齐立行 俞恒锡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28例(43.1%),将腹主动脉拉直再释放支架;同时具有短瘤颈和严重成角10例(15.4%);涉及双髂总动脉瘤的保留髂内动脉的处理5例(7.7%),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以防盆腔脏器缺血,2例分期行髂内动脉覆盖;入路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腔内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到达预定位置困难5例(7.7%);合并其他特殊病变2例(3.1%)。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其中进口血管支架29例(44.6%),国产血管支架36例(55.4%)。结果手术均成功。23例(35.4%)即时内漏,其中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15 d,平均8.2 d。随访60例(92.3%),随访时间1~8年,平均3.5年。死亡5例(8.3%),死亡原因均与该病无关。1例半年后支架移位,内漏,再次行腔内修复,置延长段支架后内漏消失,继续随访22个月,支架形态和位置良好,无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其他内漏均消失。左下肢缺血3例,原因为1例左侧髂分支支架移位导致闭塞,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下肢缺血症状缓解,2例髂动脉打折,再次腔内治疗放置裸支架后缺血症状缓解。结论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和腔内治疗器材的不断完善,过去认为不能采用腔内治疗的复杂腹主动脉瘤也可以采用腔内治疗,对于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支架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 被引量:30
3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7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建新 俞恒锡 李学锋 郭连瑞 崔世军 罗涛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各个部位动脉腔内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3月支架治疗65例7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52.3%(38/71)肢体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47、7%(33/71)肢体为非糖尿病... 目的探讨下肢各个部位动脉腔内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3月支架治疗65例7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52.3%(38/71)肢体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47、7%(33/71)肢体为非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支架部位包括腹主动脉支架2例2条患肢2枚支架,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行腹主动脉和单侧髂动脉支架置入1例3枚支架,髂动脉支架33例35条患肢38枚支架,髂动脉和股浅动脉同时支架置入6例6条息肢12枚支架,股浅动脉支架置入16例19条肢体23枚支架,股浅动脉和近端胭动脉病变同时支架置入5例6条患肢10枚支架,远端胭动脉支架2例2条患肢。结果65例随访2—50个月,平均16.1月,2例腹主动脉支架、1例腹主动脉与髂动脉支架同时置入全部通畅;髂动脉支架闭塞4例4条患肢,通畅率88.6%(31/35);股浅动脉支架闭塞4例4条患肢,通畅率为78.9%(15/19);股浅动脉与近端胭动脉支架闭塞1例,通畅率83.3%(5/6);远端胭动脉支架2例全部闭塞;3例小腿动脉流出道主干动脉全部闭塞的支架术后平均5.6月仍然保持通畅。结论下肢动脉腔内支架置入可作为治疗主髂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对于股动脉和近段胭动脉病变也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尤其是年老体弱,无法耐受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也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对于膝下小动脉病变应慎重使用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支架 下肢缺血 动脉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98例报告 被引量:12
4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9 位作者 齐立行 俞恒锡 李学锋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75-677,686,共4页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急、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措施。方法 2001年7月~2011年6月98例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96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89例,慢性9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急、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措施。方法 2001年7月~2011年6月98例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96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89例,慢性9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83例,外科手术修复1例,保守治疗10例,术前夹层动脉瘤突然破裂死亡4例。采用直型带膜支架修复80例,分支带膜支架修复3例。杂交手术7例,先行右腋动脉-左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5例,行左颈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2例。保守治疗的10例中,4例经1周治疗痊愈。9例慢性主动脉夹层发现夹层不断扩大,采取腔内修复治疗。结果 83例腔内修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2.4%(2/83),死亡原因:1例术后1周因心包填塞(尸检结果),1例为不明原因于术后第2天死亡,考虑为其他位置再次破裂所致;余81例术后恢复良好,无脑卒中发生。腔内手术发生Ⅰ型内漏14例(16.9%);81例出院时夹层内血栓形成69例,12例夹层中仍可见部分血流。保守治疗的10例,6例显示夹层内血栓形成,其余变化不大。84例随访2~121个月,平均36.5月,随访率91.3%(84/92),其中TEVAR随访75例,保守治疗随访8例,外科手术随访1例:1例腔内修复术后3个月胸降主动脉再次破裂死亡,2例Ⅰ型内漏存在,夹层不断扩大,再次放置带膜支架后消失,其余病例情况良好。结论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要积极,TEVAR为首选,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应注意随访,必要时采用TEVAR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带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胼胝下溃疡的伤口护理体会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威 谷涌泉 +3 位作者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罗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齐一侠 谷涌泉 +3 位作者 俞恒锡 郭连瑞 宋礼坡 张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真性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5例真性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34~68岁。1例腰酸伴肉眼血尿,1例顽固性高血压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真性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5例真性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34~68岁。1例腰酸伴肉眼血尿,1例顽固性高血压伴腰痛,3例无明显症状。均为单发囊性真性肾动脉瘤。行覆膜支架修复术3例,动脉瘤栓塞术2例。结果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置入覆膜支架后恶心、腹痛、发热,3天后缓解,术后1个月在原有降压药治疗基础上血压趋于稳定。血尿患者术后无明显缓解。5例术后3个月复查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术后3个月CT随访,未见内漏或动脉瘤残存。6个月复查肾动脉彩超,5例载瘤动脉均通畅。结论介入手术治疗真性肾动脉瘤安全、有效。应综合考虑多因素,选择适合的介入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动脉瘤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6 位作者 张建 李建新 俞恒锡 齐立行 李学锋 崔世军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腔内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2月~2006年1月动脉腔内一期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的17例(21条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回顾性研究。FontaineⅡb期(中、重度间歇跛行... 目的 探讨动脉腔内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2月~2006年1月动脉腔内一期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的17例(21条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回顾性研究。FontaineⅡb期(中、重度间歇跛行)4例,Ⅲ期(静息痛)6例,Ⅳ期(组织缺损)7例(其中足部溃疡4例,足趾坏疽3例)。股浅动脉病变的平均长度5.8 cm(0.5~16 cm)。病变TASC分型A型9条,B型4条,C型7条,D型1条。通过彩色血管超声和(或)动脉造影观察病变段动脉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改变分析支架通畅率,分析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临床改善率和保肢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7例(21条下肢)共置入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28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全部通畅,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周血流动力学成功率(指踝/肱指数增加超过0.15的肢体)为81%(17/21),临床改善率95%(20/21)。17例平均随访15.7(12~35)月。1例术后6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术后3个月支架闭塞,取栓后再通已达13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3和4个月支架闭塞,改行股-膝下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成功;2例分别于术后8和12个月支架闭塞行膝下截肢。本组1年一期通畅率为75%(15/20),二期通畅率80%(16/20),临床改善率为75%(15/20),严重缺血肢体(表现为静息痛和肢体坏疽者)的保肢率为88%(14/16)。结论 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满意的中期疗效,可作为治疗股浅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无法耐受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支架 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介入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武欣 徐军 +9 位作者 郭连瑞 李学峰 李建新 陈兵 俞恒锡 齐立行 佟铸 郭建明 张建 谷涌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27例TA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明确诊断,并对因大动脉炎引起的锁骨下动脉、颈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27例TA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明确诊断,并对因大动脉炎引起的锁骨下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腹主动脉病变进行了选择性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手术。结果 27例施行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其中颈总动脉扩张10例,支架2例;锁骨下动脉扩张6例;腹主动脉扩张4例;肾动脉扩张10例,支架4例;无名动脉扩张1例,支架1例;共置入支架7枚。2例颈动脉扩张时因并发症而终止治疗,其余病例病变血管均获得满意的治疗。27例随访5个月~7年,平均4年,其中<12个月6例,1~3年12例,3~5年6例,>5年3例:11例头晕、视觉异常等脑缺血症状改善;12例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经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后血压控制正常;2例肾动脉狭窄在球囊扩张后14、18个月再次发生血压增高,造影显示扩张后肾动脉再次狭窄,再次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扩张后高血压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性血管内成形术治疗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血管成形术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兵 俞恒锡 +6 位作者 李建新 谷涌泉 郭连瑞 崔世军 杨盛家 佟铸 张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年龄≥60岁的48例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29例为非老年组,2组均置入腔静脉滤器,术后采用接触性导管溶栓23例,外周血管溶栓54例,以治疗...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年龄≥60岁的48例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29例为非老年组,2组均置入腔静脉滤器,术后采用接触性导管溶栓23例,外周血管溶栓54例,以治疗3 d后患肢膝关节上15 cm周径较治疗前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置入腔静脉滤器,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无肺动脉栓塞发生。与治疗前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治疗后患肢膝关节上15 cm周径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上15 cm周径变化差值无明显差异(P=0.324)。接触性导管溶栓较外周血管溶栓治疗效果更佳(P=0.000)。1例成功取出腔静脉滤器,13例次出现抗凝过度情况。结论腔静脉滤器及温和的溶栓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老年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