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利用66个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log L(OH)=1.71log L(IR)-17.67,即L(OH)α[L(IR)]1。71.这个结果介于Baan所得到的L(OH)α[L(IR)]2和Kandalian所得到的L(OH)α[L(IR)]1.38的结果之间.由于统... 利用66个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log L(OH)=1.71log L(IR)-17.67,即L(OH)α[L(IR)]1。71.这个结果介于Baan所得到的L(OH)α[L(IR)]2和Kandalian所得到的L(OH)α[L(IR)]1.38的结果之间.由于统计时所取的样本数最多,因此结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进一步,可把这66个OH megamaser分为两类;第一类为L(OH)<102L(?)的小光度OH megamaser,小光度OH megamaser包含了14个OH megamaser;第二类为L(OH)≥102L的大光度OH megamaser,大光度OH megamaser包含了52个OHmegamaser.研究结果表明,小光度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相关关系为L(OH)α[L(IR)]1.43,与Kandalia所得到的结果相接近.大光度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L(OH)α[L(IR)]2,与Baan所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 megamaser 光度 红外光度 宿主星系 相关关系 微波激射 星系 星际介质 宇宙脉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外OH megamaser星系的观测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9-297,共9页
本文主要评述对河外OH megamaser星系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31个OH megamaser星系。其中OH megamaser星系IC4553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也是唯一进行了VLA-A、MERLIN和VLBI观测的OH megamaser星系。根据目前的理... 本文主要评述对河外OH megamaser星系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31个OH megamaser星系。其中OH megamaser星系IC4553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也是唯一进行了VLA-A、MERLIN和VLBI观测的OH megamaser星系。根据目前的理论研究认为。红外辐射抽运引起OH脉泽分子的反转,放大来自核区的射电连续辐射的机制即是生成OH megamaser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脉泽 观测 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2中部以西区域OH1665和1667MHz脉泽的观测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利用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中部以西区域OH1665和1667MHz脉泽进行观测,结合模型对中部以西区域的OH1665和1667MHz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薄盘模型,得到相应于ON2中部以西区域的OH1665和1667 MHz峰的脉泽斑的... 利用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中部以西区域OH1665和1667MHz脉泽进行观测,结合模型对中部以西区域的OH1665和1667MHz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薄盘模型,得到相应于ON2中部以西区域的OH1665和1667 MHz峰的脉泽斑的位置及其Keplerian运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 个别天体 ON2 微波激射 恒星 脉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的观测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1-278,共18页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速度位置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云 分子发射谱线 银河星云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2中部区域OH1667MHz脉泽的新观测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利用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 中部区域OH1667 MHz 脉泽首次进行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双峰结构.这说明ON2 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 利用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 中部区域OH1667 MHz 脉泽首次进行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双峰结构.这说明ON2 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是位于绕中央星运动的薄盘上.结合模型对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2恒星形成区 OH1667MHz 脉泽 新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a变星的绝热膨胀过程的质量损失率和声点半径
6
作者 俞志尧 孙锦 范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2年第1期63-69,共7页
一、引言恒星质量损失率的讨论和研究,在近十年中引起了较大的注意,因为这对恒星演化过程以及星际物质的化学组成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很多观测事实说明,在许多Mira变星的拱星包层中存在着OH脉泽。而且通过红外天文的观测获得了有关拱星... 一、引言恒星质量损失率的讨论和研究,在近十年中引起了较大的注意,因为这对恒星演化过程以及星际物质的化学组成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很多观测事实说明,在许多Mira变星的拱星包层中存在着OH脉泽。而且通过红外天文的观测获得了有关拱星包层速度、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损失率 Mira 绝热膨胀 声点 包层 恒星演化 膨胀速度 膨胀过程 星际物质 脉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体SiO脉泽谱线的观测和研究
7
作者 俞志尧 向德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4-142,共9页
本文评述了1973年发现天体SiO脉泽谱线以来其观测和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1)天体SiO脉泽谱线的观测特征;(2)在恒星早期和晚期演化过程中SiO脉泽分子所起的作用和它们可能的状态;(3)利用SiO脉泽谱线的观测,研究晚型星拱星包层结构和速度... 本文评述了1973年发现天体SiO脉泽谱线以来其观测和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1)天体SiO脉泽谱线的观测特征;(2)在恒星早期和晚期演化过程中SiO脉泽分子所起的作用和它们可能的状态;(3)利用SiO脉泽谱线的观测,研究晚型星拱星包层结构和速度流场、恒星质量损失率、速度频谱分析;(4)SiO脉泽时变特征的观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脉泽 SiO脉泽谱线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AS 10173+0828的翘曲拱核环中的OH超脉泽
8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对IRAS 10173+0828的拱核环中的OH超脉泽进行MERLIN§高分辨观测,得到了拱核环为翘曲的证据,同时得到了10个速度通道中OH超脉泽的等强度轮廓线向东西方向延伸的角尺寸与其相应速度通道中峰束流量密度成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黑洞物理 星系 拱核环 OH超脉泽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星OH脉泽辐射频谱的双峰结构和多重分离的膨胀拱星壳
9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7-243,共7页
对一些OH/IR星的拱星OH脉泽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双峰结构谱线轮廓上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小峰叠加在双峰上,即在谱线轮廓的双峰结构中的每个峰是由几个小峰叠加而成的.从脉泽的辐射转移方程和拱星包层的速度结构出发,研究拱星OH脉泽辐射... 对一些OH/IR星的拱星OH脉泽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双峰结构谱线轮廓上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小峰叠加在双峰上,即在谱线轮廓的双峰结构中的每个峰是由几个小峰叠加而成的.从脉泽的辐射转移方程和拱星包层的速度结构出发,研究拱星OH脉泽辐射频谱的轮廓特征,提出多重分离的膨胀拱星亮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双峰结构的奇特观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星 OH脉泽辐射 双峰结构 膨胀 拱星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heus OB 3巨分子云复合体的成块性质
10
作者 俞志尧 Nagah.,T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7-340,共4页
本文作者用日本名古屋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来研究CepheusOB3巨分子云复合体的成块性质,得到了CeopB和F的核的物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epheusOB3巨分子云复合体中的巨分子云是成块的,整个巨... 本文作者用日本名古屋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来研究CepheusOB3巨分子云复合体的成块性质,得到了CeopB和F的核的物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epheusOB3巨分子云复合体中的巨分子云是成块的,整个巨分子云复合体是没有被束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分子云 复合体 Cepheus-OB3 成块性质 分子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OH 1720 MHz脉泽发射的混合形态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特征研究
11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在银河系中,超新星遗迹的射电巡视揭示了19个伴有OH1720MHz脉泽发射的超新星遗迹.在从超新星遗迹膨胀到分子云的激波波面的后面产生了这一类不寻常的脉泽源.这个模型的重要点是从超新星遗迹来的X射线促使产生OH分子.研究伴有OH 1720 MH... 在银河系中,超新星遗迹的射电巡视揭示了19个伴有OH1720MHz脉泽发射的超新星遗迹.在从超新星遗迹膨胀到分子云的激波波面的后面产生了这一类不寻常的脉泽源.这个模型的重要点是从超新星遗迹来的X射线促使产生OH分子.研究伴有OH 1720 MHz脉泽发射的混合形态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特征是很重要的.研究了这19 个伴有OH 1720 MHz脉泽发射的混合形态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特征.得到了这些源的X 射线物理参数之间的一些相关关系和反相关关系. X射线电离率ζ与θ、D、r、r2 等物理量均不相关,而与Lx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外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光度与相伴的OH 1720 MHz脉泽的最弱的束流量密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这些都说明从超新星遗迹来的X射线发射足够在激波波阵面后面分解水分子并产生OH 1720 MHz 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1720MHz脉泽发射 混合形态超新星遗迹 X射线特征 银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VX Sgr的拱星包层结构的研究
12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利用SiO脉泽VLBI观测和H_2O、OH脉泽MERLIN观测以及CO(2-1)分子发射谱线的观测研究了VX Sgr拱星包层的复杂的空间结构.发现SiO、H_2O和OH脉泽分量和CO(2-1)分子在拱星包层中呈现分壳分布.同时还研究了VX Sgr拱星包层的速度结构,得... 本文利用SiO脉泽VLBI观测和H_2O、OH脉泽MERLIN观测以及CO(2-1)分子发射谱线的观测研究了VX Sgr拱星包层的复杂的空间结构.发现SiO、H_2O和OH脉泽分量和CO(2-1)分子在拱星包层中呈现分壳分布.同时还研究了VX Sgr拱星包层的速度结构,得到了它的膨胀速度场的分布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拱星包层 空间结构 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Cepheus E中C^(18)O(J=1-0)分子外流的不准直分布的研究
13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5-411,共7页
从在CepheusE中C18O(J=1-0)的谱线频谱图发现,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成分的积分流量密度明显大于相对于红移成分的积分流量密度.从在它的强度分布图也可以发现强度分布轮廓向西北和向东延伸.为此,研究了在CepheusE中C18O(J=1-0... 从在CepheusE中C18O(J=1-0)的谱线频谱图发现,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成分的积分流量密度明显大于相对于红移成分的积分流量密度.从在它的强度分布图也可以发现强度分布轮廓向西北和向东延伸.为此,研究了在CepheusE中C18O(J=1-0)的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发现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中的C18O(J=1-0)的积分强度,要大于相对于红移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中的C18O(J=1-0)的积分强度,同时强度分布图中的分子外流的不准直分布是由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成分的分布的不准直性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分子云 分子外流 不准直分布 分子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H17.7-20的拱星OH脉泽辐射的观测
14
作者 俞志尧 Chapm.,J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作者用澳大利亚Parkes64m射电望远镜观测了OH17.7-2.0的拱星OH脉泽辐射。在观测中共测得了三个峰,其中一个峰是我们新发现的弱源,两个峰是过去发现的强源。用二维Gaussian拟合我们发现强源位置与一... 本文作者用澳大利亚Parkes64m射电望远镜观测了OH17.7-2.0的拱星OH脉泽辐射。在观测中共测得了三个峰,其中一个峰是我们新发现的弱源,两个峰是过去发现的强源。用二维Gaussian拟合我们发现强源位置与一个IRAS点源位置相一致,弱源位置在这个IRAS点源位置的西南方。强源的两个峰的速度位置和峰值流量密度都是比较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星 OH脉泽 观测 AGB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
15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90,共10页
自从首次发现河外星系OH超脉泽以来,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中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6个河外星系OH超脉泽,其中包括59个较高红移的源。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其所成... 自从首次发现河外星系OH超脉泽以来,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中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6个河外星系OH超脉泽,其中包括59个较高红移的源。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其所成协的活动星系核、星暴星系的中央源和拱核盘的有效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河外星系OH超脉泽 活动星系核 星暴星系 天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外H_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的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
16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4,共9页
自从在活动星系核NGC 4945的视线方向上发现第一个河外 H2O超脉泽源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T 19个河外H2O超脉泽源。对与活动星系核成协的河外H2O超脉泽源及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活动星系核核区中央源、拱核气体和尘埃环性质... 自从在活动星系核NGC 4945的视线方向上发现第一个河外 H2O超脉泽源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T 19个河外H2O超脉泽源。对与活动星系核成协的河外H2O超脉泽源及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活动星系核核区中央源、拱核气体和尘埃环性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H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分子谱线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河外H2O超脉泽源 分子谱线 尘埃环 拱核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heusA的C^(18)O(J=1—0)分子辐射
17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6-403,共8页
利用日本名古屋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对CepheusA的C18O(J=1—0)分子辐射进行了观测.得到了它的谱线频谱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和位置速度图,并且得到了核区的有关参数.
关键词 分子云 恒星形成区 分子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t-AGB星的演化特征
18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本文评述了低质量、低光度的post-AGB星的演化特征。post-AGB星是介于AGB相与PN相之间的特殊天体。在大多数post-AGB星的拱星包层中存在着大量尘埃,从它的辐射频谱中可以观测到强的过量的红外辐射。尘埃是由两个壳层组成的。冷的尘埃壳... 本文评述了低质量、低光度的post-AGB星的演化特征。post-AGB星是介于AGB相与PN相之间的特殊天体。在大多数post-AGB星的拱星包层中存在着大量尘埃,从它的辐射频谱中可以观测到强的过量的红外辐射。尘埃是由两个壳层组成的。冷的尘埃壳层分布在拱星包层的外层,它是由恒星在AGB相时质量损失所形成的。热的尘埃壳层分布在拱星包层的靠恒星很近的地方,它是在post-AGB中新近形成的。在Post-AGB星的拱星包层中还存在着许多分子,例如CO分子,OH、H_2O和SiO脉泽分子。它们在许多波段产生值得引起注意的射电辐射。post-AGB星常常表现为光度不变、表面温度大大增加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 post-AGB星 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体H_2O脉泽的时变
19
作者 向德琳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本文评述了天体H_2O脉泽的时变。内容包括(1)星际H_2O脉泽的时变:(ⅰ)星际H_2O脉泽的时变与星际H_2O脉泽的生成区域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密切关系。(ⅱ)星际H_2O脉泽的时变分为典型的三类:独立型、相关型和互补型。(ⅲ)星际H_2O脉泽时变的... 本文评述了天体H_2O脉泽的时变。内容包括(1)星际H_2O脉泽的时变:(ⅰ)星际H_2O脉泽的时变与星际H_2O脉泽的生成区域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密切关系。(ⅱ)星际H_2O脉泽的时变分为典型的三类:独立型、相关型和互补型。(ⅲ)星际H_2O脉泽时变的时标可以分为短时标和长时标两种。特别是星际H_2O脉泽的短时标时变可以提供一种研究脉泽抽运机制的方法;(2)恒星H_2O脉泽的时变:(ⅰ)恒星H_2O脉泽一般处在恒星拱星包层中,离恒星中心大约为10倍恒星半径处。(ⅱ)恒星H_2O脉泽时变可分为两类;一类恒星H_2O脉泽谱征流量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类,其恒星是一颗半规则变星;它的恒星H_2O脉泽谱征流量通常有两个峰。这两个峰的相对强度往往会发生变化,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不是独立变化。(ⅲ)恒星H_2O脉泽时变机制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于恒星的近红外抽运机制所引起的。第二种是包层中气体分子的碰撞抽运机制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脉泽 H2O脉泽 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外H_2O超脉泽辐射
20
作者 徐烨 蒋栋荣 +1 位作者 郑兴武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活动星系核 射电谱线 H2O超脉泽辐射 拱核盘 射电 X射线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