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HL-02置换镀和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郑乐怡 王荣 +6 位作者 姚佳雯 卢玄冰 俞巧珍 于晓辉 张楠 史天静 赵健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镀银方法可分为置换镀和电镀,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制得的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D、电化学工作站、Tafel曲线和电偶腐蚀方法研究了以5, 5-二甲基酰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中ZHL-02置换镀和ZHL-02电镀镀... 镀银方法可分为置换镀和电镀,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制得的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D、电化学工作站、Tafel曲线和电偶腐蚀方法研究了以5, 5-二甲基酰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中ZHL-02置换镀和ZHL-02电镀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置换镀层结晶好,覆盖更完整,在同等厚度条件下,抗电偶腐蚀性能略优于电镀层。随着置换镀银时间的延长,镀层的自腐蚀速率逐渐下降。但其耗时长,且难以获得1μm以上的厚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相较于置换镀,电镀的速率快得多,电镀5 min就可获得> 2.4μm的银镀层。随着电镀时间的延长,银层中会出现较大的颗粒,形成细小气孔等缺陷结构,电镀银时间为1、2、5 min时,对应的自腐蚀速率分别为7.15×10^(-3)、5.30×10^(-3)、4.27×10^(-3) mm/a。电镀时间从1 min延长到2 min,再延长到5 min时,镀层的平均电偶腐蚀速率出现了先下降后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银 置换镀 电镀 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密度对水泥复合材料界面粘结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俞巧珍 熊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 3种不同织物密度的尼龙纤维织物的拉出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研究了它们所增强的水泥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状况和织物密度对水泥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讨论了纱线捻度对织物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 :... 通过 3种不同织物密度的尼龙纤维织物的拉出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研究了它们所增强的水泥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状况和织物密度对水泥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讨论了纱线捻度对织物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平纹织物中 ,织物的密度 ,对它所增强的水泥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影响是双重性的。以经向密度为 80根 10cm ,纬向密度为 5 0根 10cm的尼龙纤维织物与水泥基体间的粘结状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密度 平纹织物 纱线捻度 尼龙纤维 界面行为 增强 界面粘结 基体 抗折强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处理对聚酯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俞巧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3,共5页
通过对织物静电压值的测定,研究无机纳米粒子处理对聚酯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染浴残液的粒度分析,研究一浴法和二步法处理中纳米银在染浴中的聚集状态;通过SEM分析一浴法和二步法中纳米银在织物上的沉积状态。结果表明:纳米银... 通过对织物静电压值的测定,研究无机纳米粒子处理对聚酯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染浴残液的粒度分析,研究一浴法和二步法处理中纳米银在染浴中的聚集状态;通过SEM分析一浴法和二步法中纳米银在织物上的沉积状态。结果表明:纳米银处理能有效地提高聚酯织物的抗静电能力;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效果差异较大,以一浴法较好。用一浴法处理,当纳米银质量分数为1.5%时,就可使聚酯织物的静电压值下降60.4%,但用二步法处理,无机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存在一临界值,低于该值反而会使聚酯织物的静电压值上升,到达临界值后,静电压值才开始下降。分散染料中的分散剂对无机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和保护作用。纳米银、纳米金和纳米氧化锌的同时使用能产生协同效应,使聚酯织物的静电压值下降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粒子 聚酯织物 电压值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织物/水泥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俞巧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4-916,共3页
本文通过织物抽拔试验和抽拔试验后残留在水泥基体中的纤维表面形貌扫描电镜照片分析 ,研究了在玻璃纤维织物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或涂蜡 ,对它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玻璃纤维织物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有利... 本文通过织物抽拔试验和抽拔试验后残留在水泥基体中的纤维表面形貌扫描电镜照片分析 ,研究了在玻璃纤维织物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或涂蜡 ,对它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玻璃纤维织物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有利于它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粘结 ,改善它们间的界面行为 ,在玻璃纤维织物表面涂蜡则不利于它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粘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玻璃纤维织物 界面粘结 基体 增强 表面涂覆 表面形貌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复合材料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巧珍 俞洪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0,共2页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物和尼龙纤维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抗折强度试验 ,分析 3种典型纤维的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全载荷 挠度曲线、弹性模量、抗折性能和断裂能。
关键词 力学性能 碳纤维织物 玻璃纤维织物 尼龙纤维织物 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俞巧珍 俞洪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86,共2页
通过对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抗折试验中裂纹扩展过程的观察和断裂形貌数码照片的分析 ,结合织物抽拔试验后水泥基体微观破坏形貌扫描电镜照片的分析 ,初步研究了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和裂纹扩展的途径。
关键词 机织物 增强 水泥基复合材料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俞巧珍 郑军 《科技通报》 2006年第6期822-826,840,共6页
以XPS、动态接触角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为手段,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等离子体种类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薄... 以XPS、动态接触角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为手段,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等离子体种类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等离子体种类和处理功率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等离子体,对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改善效果,因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的不同而有较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 等离子体 界面粘结性能 处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含量对织物/水泥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巧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机织物,制备了不同体积含量的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三点弯曲抗折强度试验和断裂面形貌数码照片分析,研究了织物体积含量对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机织物体积含量从1%上... 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机织物,制备了不同体积含量的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三点弯曲抗折强度试验和断裂面形貌数码照片分析,研究了织物体积含量对机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机织物体积含量从1%上升到5%时,织物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全载荷挠度曲线的形状和弹性模量没有明显变化,经向抗折强度从8.5 MPa上升到17.8 MPa,纬向抗折强度从8.1 MPa上升到17.2 MPa,但增加的幅度与聚合物基单向复合材料纵向强度的混合定律不相符,断裂能从0.53 kJ/m2上升到1.89 kJ/m2,且增加的幅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体积含量 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俞巧珍 熊杰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54-259,共6页
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增强作用、影响纤维增强效果和复合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该材料主要力学性能的有关研究模型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耐久性 力学性能 增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产业概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巧珍 刘枫林 《石油商技》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介绍了国外在行业内有巨大影响力的添加剂公司在历史沿革、市场份额及产品线分布等方面信息;介绍了国内复合剂和单剂产业的现状、特点及主要生产企业情况,就国内添加剂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助于对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产... 介绍了国外在行业内有巨大影响力的添加剂公司在历史沿革、市场份额及产品线分布等方面信息;介绍了国内复合剂和单剂产业的现状、特点及主要生产企业情况,就国内添加剂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助于对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产业有概览性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添加剂 复合剂 单剂 工业润滑油 产业概况 内燃机油 磺酸盐 产业集中度 市场份额 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RP-水泥砂浆体系的耐热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杰 萧庆亮 +2 位作者 许淑燕 俞巧珍 徐新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测试了经不同温度条件处理的AFRP 水泥砂浆体系的抗弯性能 ,探讨了温度对AFRP 水泥砂浆体系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6 0、15 0、2 0 0℃下 ,AFRP 水泥砂浆的抗弯断裂载荷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 ,在2 5 0℃下其抗弯断裂载... 测试了经不同温度条件处理的AFRP 水泥砂浆体系的抗弯性能 ,探讨了温度对AFRP 水泥砂浆体系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6 0、15 0、2 0 0℃下 ,AFRP 水泥砂浆的抗弯断裂载荷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 ,在2 5 0℃下其抗弯断裂载荷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AFRP 水泥砂浆在 6 0、15 0、2 0 0和 2 5 0℃下的抗弯断裂载荷都低于常温 ,并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 ;破坏模式随着温度的升高从积累性破坏向突发性破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片材 AFRP 水泥砂浆 温度 抗弯断裂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慧青 王亚萍 俞巧珍 《石油商技》 2011年第3期30-39,共10页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准对于发动机油在用油的监测及合理换油,确定油品的换油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准;选取有代表性的发动机油,通过行车试验及实验室评价手段研究其衰变规律;根据研究结果,修订了GB...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准对于发动机油在用油的监测及合理换油,确定油品的换油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准;选取有代表性的发动机油,通过行车试验及实验室评价手段研究其衰变规律;根据研究结果,修订了GB/T 8028《汽油机油换油指标》及GB/T 7607《柴油机油换油指标》。修订后的GB/T 8028—2010、GB/T 7607—2010标准已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油指标 发动机油 换油周期 衰变规律 评价手段 行车试验 柴油机油 汽油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层压复合材料靶板的点冲击破坏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淑燕 熊杰 俞巧珍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研究了层压复合材料靶板的动态点冲击响应行为 ,完整地检测了整个冲击过程 ,考察了冲击力和冲击点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研究了靶板变形与破坏模式。
关键词 芳纶层压复合材料靶板 点冲击破坏模式 检测 冲击力 冲击点速度 Hopkinson压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M装车机油的研制和应用
14
作者 杨慧青 俞巧珍 何学军 《润滑油》 CAS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厂针对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SGM)的别克轿车,先后进行了9986126SGM、9986125SGM装车机油的开发认证工作以及研制油在别克车上的适应性试验。配方研制遵照ACC规范、API基础油互换规则及粘度等级互换规则,各...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厂针对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SGM)的别克轿车,先后进行了9986126SGM、9986125SGM装车机油的开发认证工作以及研制油在别克车上的适应性试验。配方研制遵照ACC规范、API基础油互换规则及粘度等级互换规则,各项性能满足技术指标规定的质量要求;同时30000km的高温高速行车试验结果表明,研制油具有较好的抑制氧化增稠能力、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清净分散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在上海通用别克轿车上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车机油 油品研制 行车试验 内燃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能的改善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汉伟 沈本贤 +2 位作者 师丽娟 益梅蓉 俞巧珍 《石油商技》 2009年第2期22-26,共5页
针对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抗乳化性能不足问题,对几种常用破乳剂进行了筛选,考察了破乳剂在不同加剂量下对TSA 32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能的改善效果,确定了最优单剂及加剂量。运用红外分析法对不同破乳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合红外分析... 针对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抗乳化性能不足问题,对几种常用破乳剂进行了筛选,考察了破乳剂在不同加剂量下对TSA 32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能的改善效果,确定了最优单剂及加剂量。运用红外分析法对不同破乳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合红外分析及油-水界面张力测定结果,对破乳剂的抗乳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乳化性能 汽轮机油 乳化机理 红外分析法 破乳剂 分析表征 测定结果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配伍性对船用发动机油储存安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运 沈本贤 +2 位作者 刘纪昌 俞巧珍 杨慧青 《石油商技》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提高船用发动机油的储存安定性,对减少发动机故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对典型高(低)碱值清净剂加剂量以及不同添加剂复配对油品浊度和储存安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讨论了清净剂加剂量以及配伍性与油品浊度、储存安定性的关... 提高船用发动机油的储存安定性,对减少发动机故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对典型高(低)碱值清净剂加剂量以及不同添加剂复配对油品浊度和储存安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讨论了清净剂加剂量以及配伍性与油品浊度、储存安定性的关系;不同清净剂与非离子分散剂(AR)复配,可改善船用发动机油的储存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安定性 清净剂 船用发动机 添加剂配伍性 分散剂 基础油 油品 沉淀物 浊度 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硫酸软素的海藻酸钠纳米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莹洁 俞巧珍 +3 位作者 丁淼 杨颖 马璐琳 徐晓飞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0期51-55,共5页
本文采用静电喷射法制备负载硫酸软骨素的海藻酸钠纳米颗粒。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马尔文纳米粒度电位仪(ZetasizerNanoZS),分别对所制得的颗粒的形态、结构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表... 本文采用静电喷射法制备负载硫酸软骨素的海藻酸钠纳米颗粒。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马尔文纳米粒度电位仪(ZetasizerNanoZS),分别对所制得的颗粒的形态、结构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表征了负载硫酸软骨素的海藻酸钠纳米颗粒的缓释情况。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与硫酸软骨素的质量比、海藻酸钠的浓度、搅拌速度和CaCl2的浓度等对海藻酸钠纳米颗粒的粒径有显著影响。当转速为900r·min-1,氯化钙溶液浓度为0.9%,海藻酸钠水溶液浓度为2%,流速为0.6mL·h-1,电压为27kV时,可得到粒径为262.3nm的海藻酸钠/硫酸软骨素微粒,该微粒中的硫酸软骨素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硫酸软骨素 纳米颗粒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纤维沉积量对TiO_(2)/非织造布/聚乳酸纤维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小蔚 俞巧珍 +2 位作者 林琮淇 马璐琳 娄婕 《山东纺织科技》 2022年第4期10-14,共5页
文章通过孔径分析仪和过滤效率、呼吸气阻力检测分析,研究了电纺聚乳酸微/纳米纤维沉积量对TiO_(2)/非织造布/聚乳酸纤维复合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分布及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口罩过滤效率、吸气和呼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纺聚乳酸纤维沉... 文章通过孔径分析仪和过滤效率、呼吸气阻力检测分析,研究了电纺聚乳酸微/纳米纤维沉积量对TiO_(2)/非织造布/聚乳酸纤维复合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分布及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口罩过滤效率、吸气和呼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纺聚乳酸纤维沉积量为9.3×10^(-3) mg·mm^(-2)时,复合层制备的口罩,过滤效率、呼气和吸气阻力分别为99.9%、164 Pa和205.0 Pa,都优于KN95口罩,特别是反应口罩舒适性的呼气和吸气阻力,都远低于国家标准。这种复合材料在制备高过滤效率、抗菌和呼吸气阻力较小的过滤材料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纳米二氧化钛 过滤效率 微观结构 沉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峥 翁惠新 +1 位作者 朱军 俞巧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经典柱层析法结合旋转氧弹法考察了溶剂精制基础油、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的化学组成与其氧化安定性的关系。探索了加氢异构基础油在加入抗氧剂前后的氧化动力学特征,根据加氢异构基础油的组成特征,建立了以结构族组成为参数的加氢基础... 采用经典柱层析法结合旋转氧弹法考察了溶剂精制基础油、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的化学组成与其氧化安定性的关系。探索了加氢异构基础油在加入抗氧剂前后的氧化动力学特征,根据加氢异构基础油的组成特征,建立了以结构族组成为参数的加氢基础油的氧化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氧化 研究 加氢处理 色谱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发动机用油现状和发展趋势
20
作者 俞巧珍 吴欢 《石油商技》 2006年第4期11-14,共4页
自“八五”、“九五”开展船用柴油机油技术攻关以来,我国船用柴油机油的研发速度很快,产品品种和质量已基本和国际接轨。船用柴油发动机设计技术的改进和用户对燃料经济性的持续追求促进了船用柴油机油的发展。而船舶排放环保法规的出... 自“八五”、“九五”开展船用柴油机油技术攻关以来,我国船用柴油机油的研发速度很快,产品品种和质量已基本和国际接轨。船用柴油发动机设计技术的改进和用户对燃料经济性的持续追求促进了船用柴油机油的发展。而船舶排放环保法规的出台,将对船用柴油机油的配方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油 发动机用油 船用 发展趋势 现状 燃料经济性 柴油发动机 技术攻关 产品品种 设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