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泽泻、茯苓和茯苓皮对小鼠腹膜淋巴孔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继承 丁伟勇 +4 位作者 沈毅 石元和 钟海玲 俞寿民 吕志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414,420,共2页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促腹水转归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腹膜淋巴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途径。最新的研究已经指出,药物可改变腹膜淋巴孔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为此,我们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中,筛选最常...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促腹水转归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腹膜淋巴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途径。最新的研究已经指出,药物可改变腹膜淋巴孔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为此,我们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中,筛选最常用,且代表不同中医辨证治疗的药物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丹参 泽泻 茯苓 小鼠 腹膜淋巴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孔与腹水转归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继承 石元和 +1 位作者 陈肖波 俞寿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8-333,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ODO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研究;并为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人体腹膜孔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的胞质突起围成。构成腹膜孔的立方形间...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ODO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研究;并为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人体腹膜孔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的胞质突起围成。构成腹膜孔的立方形间皮细胞和腹膜孔无基底膜。在立方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内有成束的微丝。在腹膜下小管内,有由间皮细胞的胞质突起和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网格,并构成腹膜孔的底和淋巴陷窝的顶。在动物实验中,腹水小鼠的腹膜孔数量增多。口径变大;注入小鼠腹膜腔内的红细胞和碳颗粒被腹膜孔所吸收。本实验结果提示,立方形间皮细胞胞质内的微丝、腹膜下小管内的间皮细胞胞质突起和纤维网格,对腹膜孔的吸收起调节作用,腹膜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水 间皮细胞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内静脉丛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百强 俞寿民 朱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9-71,125,共3页
通过解剖、血管透明观察了15例新鲜尸体的椎内静脉丛。在椎管腹侧面,椎内静脉前丛成菱形或梯状吻合网;在椎管背侧面,血管较稀疏,无一定规则.作者认为椎内静脉造影对于椎间盘突出有较高诊断价值.
关键词 椎内静脉丛 椎间盘突出 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超微结构与腹膜透析(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继承 俞寿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233-236,共4页
近几十年来,由于腹膜透析的广泛应用,国外许多学者对与腹膜透析(contiu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有关的腹膜间皮超微结构作了研究.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和动物腹膜的间皮细胞、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和腹膜孔进... 近几十年来,由于腹膜透析的广泛应用,国外许多学者对与腹膜透析(contiu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有关的腹膜间皮超微结构作了研究.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和动物腹膜的间皮细胞、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和腹膜孔进行了较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超微结构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骶中动脉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百强 俞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用解剖、血管透明和腐蚀铸型等方法,在56具不同年龄的新鲜尸体上,对骶中动脉的发出部位、行径及其分支分布等进行了观察,并就骶中动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骶中动脉 最下腰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静脉系造影术及其形态学基础
6
作者 孙百强 俞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自1940年 Batson 首次全面地描述了椎静脉系的形态以来,椎静脉系的解剖愈来愈引起学者们重视,相继有不少学者详细地阐述了椎静脉系的组成及 X 线解剖。在此基础上,1968年 Būchler 首先经股静脉选择性插管行椎静脉系造影诊断惟间盘突出... 自1940年 Batson 首次全面地描述了椎静脉系的形态以来,椎静脉系的解剖愈来愈引起学者们重视,相继有不少学者详细地阐述了椎静脉系的组成及 X 线解剖。在此基础上,1968年 Būchler 首先经股静脉选择性插管行椎静脉系造影诊断惟间盘突出。1974年 Ga-rgano 肯定了该造影术的优越性,他认为应用本法可使椎间盘突出的术前诊断正确率高达91%以上。随之椎静脉系造影术在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除用于椎间盘突出外,还可用于诊断椎管内其他疾患,如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椎静脉系形态、X 线表现及其椎静脉系造影术在临床应用等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静脉系 椎静脉系造影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升静脉下端的观察——兼论经股—腰升静脉插管造影术的形态基础
7
作者 孙百强 俞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4期222-224,共3页
本文通过对31例(62侧)成人尸体的腰升静脉下端的形态、注入口的部位、管径、与髂腰静脉的关系;与隐股点、腹股沟韧带深方股静脉、L5椎间孔的距离以及与所注静脉角度的观察,就经股—腰升静脉插管作椎静脉系造影术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腰升静脉 髂腰静脉 腰静脉 选择性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出血的应用解剖学与临床近况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骨盆骨折引起多系统的损伤,特别是严重出血,大多因车祸造成,往往威胁病人生命,是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问题。据Broxaman报道,自1978~1980的三年内,Maryland研究所的急救中心,共收治了3,452例病人,其中65%是被各种机动车辆冲击;其余20%是在... 骨盆骨折引起多系统的损伤,特别是严重出血,大多因车祸造成,往往威胁病人生命,是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问题。据Broxaman报道,自1978~1980的三年内,Maryland研究所的急救中心,共收治了3,452例病人,其中65%是被各种机动车辆冲击;其余20%是在农场、工厂劳动时及旅游中遇到意外的事故或外伤而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臀上动脉 静脉造影术 严重出血 动脉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已大提高
9
作者 俞寿民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48,共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于: 一、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大辐度下降,有文化人口的比重大为增加。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由1982年的22.81%下降到15.88%。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于: 一、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大辐度下降,有文化人口的比重大为增加。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由1982年的22.81%下降到15.88%。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1422人,拥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32085人,拥有小学及小学程度的全国平均为6989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 我国人口 文化程度 文化科学素质 全国人口普查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校生 半文盲 人口的文化素质 人口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在肘部和肘上部受压综合征的有关解剖结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晞 俞寿民 邵静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5-87,126,共3页
在40具成人尸体的80侧上肢中观测了正中神经在肘部和肘上部的受压因素。肘上部臂筋膜和肘部肱二头肌筋膜的增厚和紧张、异常的腱性结构、Struthers 韧带等,均可造成正中神经受压。本文并利用700侧成人干燥肱骨,统计和观察了肱骨髁上突... 在40具成人尸体的80侧上肢中观测了正中神经在肘部和肘上部的受压因素。肘上部臂筋膜和肘部肱二头肌筋膜的增厚和紧张、异常的腱性结构、Struthers 韧带等,均可造成正中神经受压。本文并利用700侧成人干燥肱骨,统计和观察了肱骨髁上突的出现率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肘部 臂筋膜 肱骨髁上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动脉主干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晞 俞寿民 曹润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1期22-26,共5页
用解剖、透明、腐蚀铸型和X线摄影等方法研究了57例不同年龄新鲜尸体的腰动脉本干的形态、变异及年龄特点。在成人,腰动脉本干的外径平均为3.4mm。每支腰动脉发出3~14支腹外侧支(平均8.4支)。最常见的变异是第三或第四腰动脉发出粗大的... 用解剖、透明、腐蚀铸型和X线摄影等方法研究了57例不同年龄新鲜尸体的腰动脉本干的形态、变异及年龄特点。在成人,腰动脉本干的外径平均为3.4mm。每支腰动脉发出3~14支腹外侧支(平均8.4支)。最常见的变异是第三或第四腰动脉发出粗大的降吻合支(38.6%),沿椎体横突沟下降,加入或代替了下位节段腰动脉的背侧支和脊支,有时甚至前支。腰动脉的发出部位和走行及其与腰椎体的位置关系,因年龄不同而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动脉 本干 脊支 背侧支 椎体横突 腰椎体 动脉网 外侧支 营养动脉 动脉主干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的血供及其功能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正兴 俞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50-53,共4页
脊柱系由多数椎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的人体中轴支柱,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容易罹致疾患。如外伤、炎症、肿瘤和退行性变等。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了探讨脊柱疾... 脊柱系由多数椎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的人体中轴支柱,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容易罹致疾患。如外伤、炎症、肿瘤和退行性变等。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了探讨脊柱疾病的发病机理,对脊柱的血供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将有关文献综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营养动脉 椎体终板 椎弓根 齿突骨折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室间隔的动脉及其吻合
13
作者 邵静山 俞寿民 姚新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4-14,共1页
本文报道了40例人心室间隔的动脉及其吻合。 1.室间隔由房室结动脉、前隔支、后隔支、后上中隔动脉及降中隔动脉五支动脉供应。 2.房室结动脉均起自右冠状动脉。起点口径最大为1.12mm,平均为0.53mm;长度多数为10~20mm。房室结动脉起于... 本文报道了40例人心室间隔的动脉及其吻合。 1.室间隔由房室结动脉、前隔支、后隔支、后上中隔动脉及降中隔动脉五支动脉供应。 2.房室结动脉均起自右冠状动脉。起点口径最大为1.12mm,平均为0.53mm;长度多数为10~20mm。房室结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u”形弯曲顶端者只占45%。此动脉可与房间隔前动脉、左房后支、左房前支、右房前支及前隔支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间隔 房间隔 房中隔 动脉 田原结 心脏传导系统 房室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动脉背侧支的形态研究
14
作者 朱晞 俞寿民 韩永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3-13,共1页
1、用解剖、透明、腐蚀铸型和X线摄影等方法,研究了54例以4个月胎儿到77岁的新鲜尸体腰动脉背侧支的分支、分布、吻合及局部位置关系等。 2、腰动脉背侧支是腰动脉本干的延续,管径较粗,平均值为2.74±0.19mm,在横突间腱膜前面(44.03... 1、用解剖、透明、腐蚀铸型和X线摄影等方法,研究了54例以4个月胎儿到77岁的新鲜尸体腰动脉背侧支的分支、分布、吻合及局部位置关系等。 2、腰动脉背侧支是腰动脉本干的延续,管径较粗,平均值为2.74±0.19mm,在横突间腱膜前面(44.03±2.14%)或后面(55.97±2.14%),分为升肌支与降肌支,前者管径的平均值为2.04±0.12mm,后者为2.09±0.1l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动脉 背侧支 肌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