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抱板地区中元古代花岗岩副矿物锆石的特征及U-Pb同位素年龄测定 被引量:26
1
作者 俞受鋆 夏萍 +2 位作者 邓铁殷 李强 陈毓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3-220,T001,共9页
海南抱板地区中元古代花岗岩体中各种类型锆石的晶体形态、化学成分、U-Pb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具有典型的岩浆型锆石的特点,不同于沉积锆石及再生锆石。锆石结晶年龄为1440.87Ma左右,属中元古代。前人所谓的抱板混合岩,主体实质上是中元古... 海南抱板地区中元古代花岗岩体中各种类型锆石的晶体形态、化学成分、U-Pb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具有典型的岩浆型锆石的特点,不同于沉积锆石及再生锆石。锆石结晶年龄为1440.87Ma左右,属中元古代。前人所谓的抱板混合岩,主体实质上是中元古代的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矿物 锆石 同位素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信宜——罗定地区锡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俞受鋆 陈志中 陈炳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83-191,共9页
信宜—罗定地区各种类型锡矿床,主要沿着震旦系云开群b组地层分布,与区内燕山晚期复式花岗岩类关系密切。斑岩锡矿主要产于花岗斑岩岩筒内部及其接触带,蚀变与矿化具分带现象;云英岩型锡矿主要产于花岗岩体顶部隆起部位面型云英岩化带中... 信宜—罗定地区各种类型锡矿床,主要沿着震旦系云开群b组地层分布,与区内燕山晚期复式花岗岩类关系密切。斑岩锡矿主要产于花岗斑岩岩筒内部及其接触带,蚀变与矿化具分带现象;云英岩型锡矿主要产于花岗岩体顶部隆起部位面型云英岩化带中;层控矽卡岩型锡铁矿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震旦系云开群b组中段矽卡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脉型锡矿主要呈脉状产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或花岗岩的外接触带变质地层中。各种类型锡矿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开群b组中段地层、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及鹦鹉岭—锡坪北西向构造带所控制,而具体岩体侵位及矿体产出,则主要受北西向与北东向或近东西向复合构造所控制。本文在研究各类锡矿床主要特点及其控矿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区锡矿床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粤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有机质在华南花岗岩风化壳REE溶出、迁移和富集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志澄 陈达慧 +3 位作者 俞受鋆 庄文明 洪华华 符群策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通过实验研究,论证了花岗岩风化壳中存在有机质,含有丰富的一元脂肪酸和二元脂肪酸,腐殖酸及多糖化合物。REE能以RE(H2O)配位离子从原岩溶出,一些有机介质和无机介质有助于REE从原岩溶出、迁移,其中以脂肪酸溶出量最... 通过实验研究,论证了花岗岩风化壳中存在有机质,含有丰富的一元脂肪酸和二元脂肪酸,腐殖酸及多糖化合物。REE能以RE(H2O)配位离子从原岩溶出,一些有机介质和无机介质有助于REE从原岩溶出、迁移,其中以脂肪酸溶出量最高。溶出过程配位反应与水解反应同时出现,溶出和在风化壳中保留同时进行,反应受pH控制。风化壳中REE存在有机结合形态,可能与长链酸或腐殖酸关系比较密切。活性态REE除了与粘土矿物关系密切外,可能与多羟基化合物或多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壳 有机质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风化壳稀土存在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志澄 洪华华 +1 位作者 庄文明 俞受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1-25,共5页
研究了一个测定花岗岩风化壳中REE存在形态的方法。以0.2 mol/L MgCl_2,2.5 mol/LHCl,0.5 mol/L NaOH及含15%H_2O_2的2.5 mol/L HCl连续提取风化壳试样中的稀土。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剖面试样测试,论证了每一提取态的内涵,提出了花... 研究了一个测定花岗岩风化壳中REE存在形态的方法。以0.2 mol/L MgCl_2,2.5 mol/LHCl,0.5 mol/L NaOH及含15%H_2O_2的2.5 mol/L HCl连续提取风化壳试样中的稀土。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剖面试样测试,论证了每一提取态的内涵,提出了花岗岩风化壳中非原生矿物相稀土存在活性态、铁铝共沉淀态和有机结合态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形态 花岗岩风化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抱板金矿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5
作者 陈志中 俞受鋆 +1 位作者 陈炳辉 秦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8-329,共12页
抱板金矿带产于戈枕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西侧中元古代花岗岩体内接触带上.有剪切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含金伟晶岩型三种主要类型的矿床,以前一类最为重要。经多年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不同,具多期成矿的特点。含金伟晶岩型和... 抱板金矿带产于戈枕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西侧中元古代花岗岩体内接触带上.有剪切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含金伟晶岩型三种主要类型的矿床,以前一类最为重要。经多年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不同,具多期成矿的特点。含金伟晶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海西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同期岩浆热液,含金剪切带的糜棱岩型金矿化发生于印支期;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形成于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与燕山期安玄玢岩同源的深部岩浆,但有大气水和老岩体及地层物质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成因 金矿床 海南抱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舞阳赵案庄型铁矿成矿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2
6
作者 俞受鋆 庄龙池 +2 位作者 李善择 李兆聪 刘抗娟 《地球化学》 CAS 1983年第1期71-79,112,共10页
The iron deposit of Zaoanzhnang type occurs in the ultrabasie unit od a late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 It is a late magmatic apatite-titanomagnetite deposit, subusequently enriched by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 The iron deposit of Zaoanzhnang type occurs in the ultrabasie unit od a late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 It is a late magmatic apatite-titanomagnetite deposit, subusequently enriched by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regional metamorphism. This deposit is extremely complex in mineralogy, containing 87 kinds of minerals charaeteristie of ultrabasie-alkaline complexes. Mineralization of iron, titanium and phosphorus took place mainly during the magmatic stage, while that of uranium and thorium during the pnenmatolytic-hydrotherm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矿石成分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南岭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岩体成岩方式及演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岩石化学NSF三角图解
7
作者 俞受鋆 陆人雄 +3 位作者 陈志中 邓铁殷 贺忠荣 杨育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4年第1期-,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岩石化学N((K2O)/(Na2O))、S((SiO2)/(TiO2×103))、F((Fe2O3×101)/(Fe2O3+FeO+MgO+CaO))三角图解来区分南岭地区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岩体的成岩方式,图解中圈定的Ⅰ区属交代花岗岩区,Ⅱ区属... 本文提出了一种岩石化学N((K2O)/(Na2O))、S((SiO2)/(TiO2×103))、F((Fe2O3×101)/(Fe2O3+FeO+MgO+CaO))三角图解来区分南岭地区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岩体的成岩方式,图解中圈定的Ⅰ区属交代花岗岩区,Ⅱ区属岩浆花岗岩区.将南岭地区典型交代花岗岩和岩浆花岗岩体的81个岩石化学N.S.F 值投入本图解中,鉴别效果较好,并能醒目地反映出复式花岗岩体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化学 花岗岩化 南岭地区 演化规律 花岗岩类岩体 FeO 岩浆 花岗岩区 陆壳 大陆型地壳 成岩 改造型 N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部前泥盆系的初步认識
8
作者 张浅深 俞受鋆 +3 位作者 黄建辉 林天瑞 廬华复 钱清 《地质学报》 1964年第4期388-404,488,共18页
一、前言 我国华南广大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广泛地出露一套前泥盆紀浅变貭岩系,即所謂“龙山系”。解放前,除张席禔在粤西郁南連滩一带,徐瑞麟在粤中新兴、台山一带,以及李四光等在桂北一带采到一些笔石化石以外,在... 一、前言 我国华南广大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广泛地出露一套前泥盆紀浅变貭岩系,即所謂“龙山系”。解放前,除张席禔在粤西郁南連滩一带,徐瑞麟在粤中新兴、台山一带,以及李四光等在桂北一带采到一些笔石化石以外,在广大的“龙山系”分布地区内一直沒有找到过任何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认识 江西南部 广大小区 前泥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