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湖引水治理后的底栖动物群落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洁 王锐 +2 位作者 俞剑莹 虞左明 沈小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5-29,共5页
1995年1月~1996年12月对西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进行了连续监测与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6种,其中寡毛类6种,多毛类1种,水生昆虫9种,软体动物7种,蛭类、线虫和无节蠕虫各1种。各湖区底栖动物群落密度从980~2751个... 1995年1月~1996年12月对西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进行了连续监测与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6种,其中寡毛类6种,多毛类1种,水生昆虫9种,软体动物7种,蛭类、线虫和无节蠕虫各1种。各湖区底栖动物群落密度从980~2751个/m2不等,生物量从19.69~122.80g/m2不等。在小南湖区,密度占优势的种类为花翅前突摇蚊(Procladiuschoreus),生物量占优势的种类为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rfcata)。其地湖区密度占优势的种类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hoffmeisteri)和大红德水摇蚊(Tokunagayusurikaakamusi),生物量占优势的种类为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sowerbyi)和大红德永摇蚊(Tokunayayusurikaakamusi)。调查结果表明,西湖小南湖区的底栖动物群落出现全面演替,说明该湖区水质较引水前有所改善。而其他湖区的底栖动物群落为富营养型,西湖主体湖区仍属富营养湖泊。Margalef指数和Goodnight-Whitley指数也验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引水工程 底栖动物 生物量 动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旭红 俞剑莹 +2 位作者 吴敏华 叶晓英 黎绵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测定方法 改进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3
作者 吴洁 俞剑莹 陈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3-84,共2页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是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环境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环境有益微生物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有机化合...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是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环境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环境有益微生物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等方面的作用,展示了有益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污染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