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黏土中含桩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离心试验模拟
1
作者 黄茂松 姚钧天 +2 位作者 俞剑 王浩然 张中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共5页
针对大空间含桩地下结构(如地下车行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及场地震陷、结构上浮等危害展开离心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饱和软黏土作为地基土,设计了自由场、整体浅埋地下结构以及等效单元浅埋地下结构3种试验情况,利用层状... 针对大空间含桩地下结构(如地下车行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及场地震陷、结构上浮等危害展开离心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饱和软黏土作为地基土,设计了自由场、整体浅埋地下结构以及等效单元浅埋地下结构3种试验情况,利用层状剪切箱消除边界反射效应,在50g的离心加速度下开展水平地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在地震过程中会产生自振在特定的频率区段放大响应,在整体质量、静态浮力及转动惯量等效的前提下,整体结构相对单元结构形式能够降低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自振效应,且整体结构具有更好地震后抗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振动试验 桩基 地震 相互作用 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土非线性特性的锥尖系数小孔扩张计算方法
2
作者 林毅峰 朱俊霖 +2 位作者 俞剑 黄茂松 校建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7-71,共5页
当前规范中根据静力触探结果解释黏土不排水剪切强度采用的是推荐的锥尖系数,但该系数存在经验性取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前锥尖系数均是基于理想弹塑性土体模型导得,未考虑土体应变应变的非线性特性。为此,首先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模... 当前规范中根据静力触探结果解释黏土不排水剪切强度采用的是推荐的锥尖系数,但该系数存在经验性取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前锥尖系数均是基于理想弹塑性土体模型导得,未考虑土体应变应变的非线性特性。为此,首先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模拟了圆锥贯入过程,评估锥尖阻力qc,饱和黏土采用双曲线硬化弹塑性模型,并使用ALE重划分技术防止网格发生畸变。有限元结果表明:土体刚度、锥面粗糙度和破坏准则等因素均影响着锥尖系数。同时在有限元中模拟了不排水圆孔扩张过程,得到球孔扩张极限承载系数的表达式。随后建立了锥尖阻力与球孔极限扩孔压力之间的等效换算关系,最后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大变形有限元 小孔扩张 锥尖系数 软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入式沉井与反力桩对地表沉降的耦合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中杰 王啸翔 +2 位作者 俞剑 黄茂松 王浩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19-123,共5页
利用压入式连续沉井群建造轨交地下车站是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建造模式,但相较传统的明挖式基坑车站修建方式,目前尚缺乏对沉井压入过程环境影响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有实测拟合沉降曲线,对比调查... 利用压入式连续沉井群建造轨交地下车站是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建造模式,但相较传统的明挖式基坑车站修建方式,目前尚缺乏对沉井压入过程环境影响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有实测拟合沉降曲线,对比调查了沉井外侧反力桩的存在与否对地表沉降剖面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调查了桩间距对于地表沉降的调控作用;并基于抗拔承载力等效原则,同时探究了桩间距和桩径对周边土体沉降的影响。进而形成了桩外侧和桩间土体沉降剖面的修正归一化曲线,为压入式连续沉井群地下车站在高密度城市中心的实施提供参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沉井 地表沉降 反力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有轨电车浅埋路基板地基临界载荷计算分析
4
作者 方文恒 王浩然 +2 位作者 董竞允 俞剑 黄茂松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通过推导双线近邻路基板塑性区深度开展至1/4板宽的临界载荷,调查基础之间距离、埋深、土体重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临界载荷的影响。将临界载荷与有限元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对比,说明国内外路基板地基承载力容许设计值的差异。对某西部... 通过推导双线近邻路基板塑性区深度开展至1/4板宽的临界载荷,调查基础之间距离、埋深、土体重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临界载荷的影响。将临界载荷与有限元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对比,说明国内外路基板地基承载力容许设计值的差异。对某西部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路基板开展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线浅基础临界载荷会高估地基容许设计值,致使设计偏于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浅埋路基板 临界载荷 极限承载力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沉井法建设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中杰 吕培林 +3 位作者 俞剑 郭振坤 张擎宇 王浩然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63,共10页
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建设方式的绿色转型,根据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工程曹庄站的实际背景,提出连续沉井法建设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设计方案,即通过分批下沉间距紧密的沉井群并纵向贯通形成狭长型整体车站结构;然后,阐... 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建设方式的绿色转型,根据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工程曹庄站的实际背景,提出连续沉井法建设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设计方案,即通过分批下沉间距紧密的沉井群并纵向贯通形成狭长型整体车站结构;然后,阐述本工法所涉及的永临结合、结构连接、差异沉降控制、环境影响控制等关键技术。与传统明挖法相比,该工法可避免大量临时工程,降低工程造价;通过采用不排水开挖方式,可规避承压水突涌风险;该工法对周边土体影响小,适用于城区敏感环境下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建设;通过增加狭长型车站可同步施工的作业面并实现结构制作、土方开挖同步进行,节省车站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连续沉井法 轨道交通 地下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中两种不同直径单桩水平循环加载模型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俞剑 黄茂松 张陈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3-980,共8页
为探讨海上风机在风、浪等水平往复循环荷载下大直径单桩基础的循环弱化特性,设计了稳定输出长期循环荷载的机械加载装置,开展了软黏土中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和传统长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根据API给出的骨... 为探讨海上风机在风、浪等水平往复循环荷载下大直径单桩基础的循环弱化特性,设计了稳定输出长期循环荷载的机械加载装置,开展了软黏土中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和传统长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根据API给出的骨干曲线和Masing二倍准则构建循环荷载下的p-y(荷载-位移)曲线,并借鉴前人工作,采用累积塑性应变描述软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弱化,提出了分析大周数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基础循环弱化的理论方法。该方法将循环荷载次数、幅值等外界条件与桩周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建立联系,以适应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的水平循环荷载形式。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认为,大直径单桩基础因刚度较大,在同样的水平力循环荷载条件下,其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长桩。在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的设计中采用基于黏土残余强度的循环后稳定水平承载力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单桩 循环荷载 循环弱化 海上风机 模型试验 塑性剪切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SiCp/Al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俞剑 喻学斌 张国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10,共5页
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了SiCp/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制备的Sip/Al复合材料颗粒含量高,热膨胀系数低且可调整。如能提供精密模具,该工艺对于开发SiCp/Al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电子封装材料是极具... 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了SiCp/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制备的Sip/Al复合材料颗粒含量高,热膨胀系数低且可调整。如能提供精密模具,该工艺对于开发SiCp/Al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电子封装材料是极具竞争力的。研究还发现,将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的颗粒含量高的复合材料通过重熔稀释可制成颗粒含量适中、气孔率低、无氧化夹杂和界面反应的最终复合材料。与复合铸造法制备的同样材料相比,这种材料具有低的气孔率和较高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电子封装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加载上限法和黏土小应变特性的桩基p-y曲线 被引量:8
8
作者 俞剑 朱俊霖 +1 位作者 黄茂松 沈侃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9-2036,共8页
国际主流规范API推荐p-y曲线分析海上风电钢管桩基础的水平非线性响应。该p-y曲线通过单参数刻画了土体应力应变的发展规律从而间接控制桩土非线性响应。但因过度简化,在长期使用中已暴露出低估桩侧承载力,且无法准确预测桩土初始刚度... 国际主流规范API推荐p-y曲线分析海上风电钢管桩基础的水平非线性响应。该p-y曲线通过单参数刻画了土体应力应变的发展规律从而间接控制桩土非线性响应。但因过度简化,在长期使用中已暴露出低估桩侧承载力,且无法准确预测桩土初始刚度等问题。为此,首先定义了含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应力应变曲线,再基于虚拟加载上限法获得考虑该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值p-y骨干曲线。结合参数分析,拟合得到二维p-y骨干曲线表达式。进一步结合三维极限承载力系数、桩土初始刚度和剪应变系数,将p-y骨干曲线拟三维化,并分别与三维有限元和工程实例对比验证其合理性。与API规范相比,该p-y骨干曲线不但准确预测桩侧承载力,对变形控制极严的海上风电钢管桩基础而言,其更显著优点在于通过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实现准确预测桩土初始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受荷桩 软黏土 P-Y曲线 虚拟加载上限法 小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床冲淤对越江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俞剑 黄茂松 焦齐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7-61,共5页
引起越江隧道纵向变形的因素众多,河床冲淤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对于钱塘江这种河床高层年季变化较大的大冲大淤型河床。以钱江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Winkler假定和弹性地基梁提出了河床冲淤对于隧道纵向的分析方法,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 引起越江隧道纵向变形的因素众多,河床冲淤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对于钱塘江这种河床高层年季变化较大的大冲大淤型河床。以钱江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Winkler假定和弹性地基梁提出了河床冲淤对于隧道纵向的分析方法,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以此方法探讨了钱塘江越江隧道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变形特征,为工程实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淤积 过江隧道 WINKLER地基模型 纵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胰疾病的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俞剑 沈云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6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鼻胆引流术 胆道梗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剑 沈云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22-23,共2页
为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对4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管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取石。从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周肝功能迅速改善,B超均未见结石... 为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对4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管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取石。从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周肝功能迅速改善,B超均未见结石,但仍有17例患者胆总管不同程度扩张,但均较前缩小。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能替代十二指肠胆总管吻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旁憩室 胆管结石 EST 取石 内镜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剑 戎国栋 赵旺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痰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SiCp/Al气孔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剑 张国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9-32,共4页
分析了SiCp/Al复合材料中气体的来源。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分析,发现颗粒带入熔体中的气体是复合铸造法制备的SiCp/Al复合材料中气孔的主要来源。颗粒带入的气体可分为GⅠ和GⅡ两种类型。降低SiCp/Al的气孔率应... 分析了SiCp/Al复合材料中气体的来源。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分析,发现颗粒带入熔体中的气体是复合铸造法制备的SiCp/Al复合材料中气孔的主要来源。颗粒带入的气体可分为GⅠ和GⅡ两种类型。降低SiCp/Al的气孔率应从根本上杜绝气体的来源着手,特别应对颗粒带入的气体引起重视。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设计的制备SiCp/Al的新的工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制备的SiCp/Al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颗粒 复合材料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俞剑 郑秋 《舰船电子工程》 2011年第11期72-75,共4页
介绍了在宽带IP网上依托H.323技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特点。根据宽带网络不同构成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基于IP网络技术的多媒体通信调度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并且分析系统的结构和所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 H.323 多媒体 宽带网 网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偏好转变、部门技术进步与服务业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94,共10页
本文采用一个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居民家庭消费偏好转变、部门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仅居民家庭对生产性服务品的消费偏好提高0.05个单位时,服务业部门总产出提高0.29%。当生产性服务品和奢侈品的消... 本文采用一个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居民家庭消费偏好转变、部门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仅居民家庭对生产性服务品的消费偏好提高0.05个单位时,服务业部门总产出提高0.29%。当生产性服务品和奢侈品的消费偏好同时提高0.05个单位时,服务业部门总产出将提高0.37%。当生产性服务品部门、奢侈品部门和非奢侈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0.05个单位时,服务业部门总产出将分别增加0.39%、0.28%和3.87%。由此可见,消费偏好转变引起的结构升级和部门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服务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偏好 结构升级 服务业发展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机构改革倒逼加速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剑 陈宇峰 《董事会》 2010年第4期25-25,共1页
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寺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据悉,国家能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国内能源开发和能源国际合作... 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寺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据悉,国家能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国内能源开发和能源国际合作的重大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发展战略 机构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 2010年 主要职责 能源安全 国际合作 能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价绑架经济复苏
17
作者 俞剑 陈宇峰 《董事会》 2010年第6期30-31,共2页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消费量也屡创新高。国际能源署(IEA)在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预计,全球石油需求消费量在2010年将达到8660万桶/日,毫无悬念地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消费水平--8650万桶/日。
关键词 经济复苏 高油价 绑架 石油需求 国际能源署 2010年 全球经济 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的变形控制标准 被引量:103
18
作者 张陈蓉 俞剑 黄茂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27-2034,共8页
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区域地埋管线的附加受力和变形,甚至会引起管线的开裂破坏。基于位移控制理论,对板式支护体系由于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周边自由土体位移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位移控制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与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的对... 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区域地埋管线的附加受力和变形,甚至会引起管线的开裂破坏。基于位移控制理论,对板式支护体系由于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周边自由土体位移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位移控制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与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合理性。其次对最近修订的《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的基坑环境保护标准进行了探讨,利用简化方法通过算例计算以分析其仍需改进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基于地下管线的自身承受能力,提出了基坑开挖对管线保护的变形控制标准,给出了为保证管线正常使用,基坑开挖深度与基坑允许侧向变形的关系,从而可以为基坑开挖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地埋管线 位移控制两阶段法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水平受荷桩的静力和循环p–y曲线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茂松 马昊 +2 位作者 李森 俞剑 张陈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9-12,共4页
首先介绍了构建软黏土中水平受荷桩静力p–y曲线的拟三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考虑土体特性的二维弹性虚拟加载上限方法和改进的三维极限承载力剖面。基于水平受荷桩的静力p–y曲线,引入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累积位移间的关系和Masin... 首先介绍了构建软黏土中水平受荷桩静力p–y曲线的拟三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考虑土体特性的二维弹性虚拟加载上限方法和改进的三维极限承载力剖面。基于水平受荷桩的静力p–y曲线,引入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累积位移间的关系和Masing准则,建立了水平受荷桩的循环p–y曲线。采用考虑土体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衰减的p–y曲线分析离心机模型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较好地模拟黏土中水平受荷桩的静力及循环承载特性。经试验标定土性相关参数后,本文循环p–y曲线在不同循环荷载幅值下获得的桩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相应桩顶荷载衰减曲线均与离心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应力–应变关系 p–y曲线 循环荷载 强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路径法的黏土中水平受荷桩p–y曲线 被引量:30
20
作者 黄茂松 俞剑 张陈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0-409,共10页
水平桩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试验数据(A P I规范,双曲线),旨在从理论出发推导桩侧土体的p–y曲线。首先,推导了与上限解等价的分步弹性加载理论,并结合刚性圆盘在环状弹性介质中受水平力作用下的弹性力学解以研究桩身水平位移和桩周平... 水平桩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试验数据(A P I规范,双曲线),旨在从理论出发推导桩侧土体的p–y曲线。首先,推导了与上限解等价的分步弹性加载理论,并结合刚性圆盘在环状弹性介质中受水平力作用下的弹性力学解以研究桩身水平位移和桩周平均剪应变间的关系;再应用该平均剪应变和土体的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建立联系以得到桩周土体在加载过程中的平均屈服应力即已发挥的土体强度;以此确立二维情况下桩身位移和桩周土反力的关系即p–y骨干曲线。再进一步根据三维的桩侧初始地基模量和桩侧极限承载力,将其推广至三维。该p–y曲线的优点在于可以考虑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桩身刚度和长细比对p–y曲线的影响。最后,将本文p–y曲线和传统p–y曲线分别与工程实例以及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并指出传统p–y曲线的不足及恰当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受荷桩 软黏土 p–y曲线 应力应变关系 应变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