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中结瘤素基因的同源基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彦章 俞冠翘 朱家壁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8,共7页
以核酸数据库中检索到的75个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作为探针,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扫描分析。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有31个与结瘤素基因具有同源性的基因,与相应的结瘤素基因比对,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至少在35%以上。这表明... 以核酸数据库中检索到的75个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作为探针,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扫描分析。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有31个与结瘤素基因具有同源性的基因,与相应的结瘤素基因比对,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至少在35%以上。这表明在水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的同源基因。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enod40、蔗糖合成酶基因和Rab基因与水稻中对应的同源基因比较分析表明,它们属于直向同源基因,可能来自于共同的祖先基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受根瘤器官形成的需求而发生变异。然而,另有44个豆科结瘤素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未显示有同源性基因的存在,这些结瘤素基因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建立共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测可能是由于水稻中缺少了这些豆科结瘤素基因,导致水稻不能结瘤固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瘤 基因研究 水稻基因组 豆科植物 同源基因 enod40 核酸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氨基酸序列 Rab基因 合成酶基因 扫描分析 器官形成 进化过程 同源性 一致性 分析表 性基因 根瘤菌 探针 祖先 共生 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的重组大豆根瘤菌的施用效应
2
作者 叶小梅 常志州 +2 位作者 朱万宝 戴小密 俞冠翘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0,共2页
通过 5年的田间试验 ,对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的重组大豆根瘤菌的施用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 :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重组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的固N能力较之出发菌有较显著的差异。在大豆分枝期 ,接种工程菌的大豆其株高、株重、... 通过 5年的田间试验 ,对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的重组大豆根瘤菌的施用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 :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重组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的固N能力较之出发菌有较显著的差异。在大豆分枝期 ,接种工程菌的大豆其株高、株重、根瘤固N酶活力较之空白对照和出发菌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 ,固N酶活力分别比空白对照和出发菌提高大约 2倍及 1倍 ;田间产量比空白对照提高 10 %左右 ,比出发菌提高 5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氏杆菌 NIFA基因 肥效 重组大豆根瘤菌 固氮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根瘤菌自生与共生状态下核糖体蛋白的比较
3
作者 谢荣 刘望夷 +1 位作者 朱家壁 俞冠翘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14,共4页
苜蓿根瘤菌在与宿主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中,以自生状态进入宿主植物细胞,经过分化发育转变为共生状态的类菌体(Bacteroid)。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类菌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是类菌体获... 苜蓿根瘤菌在与宿主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中,以自生状态进入宿主植物细胞,经过分化发育转变为共生状态的类菌体(Bacteroid)。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类菌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是类菌体获得了共生固氮的能力。此时,类菌体中许多与共生相关的基因被激活,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为了探明这种改变是否与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体有关,比较分析了苜蓿根瘤菌在自生和共生状态下核糖体蛋白的表达谱。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类菌体的分化发育过程中核糖体蛋白的形成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瘤菌 类菌体 核糖体蛋白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