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民如何抗战——老舍基于“平民”经验与情感的抗战书写
1
作者 李永东 俞佳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学界将“抗战”视作老舍文学观念与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却以一种断裂思维将之纳入民族解放的进程,窄化了老舍抗战书写的意义空间。重新理解老舍的抗战文学,需把握“平民”这一概念。“平民”不但是老舍的既有身份和书写对象,更构成打通... 学界将“抗战”视作老舍文学观念与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却以一种断裂思维将之纳入民族解放的进程,窄化了老舍抗战书写的意义空间。重新理解老舍的抗战文学,需把握“平民”这一概念。“平民”不但是老舍的既有身份和书写对象,更构成打通“七七事变”前后老舍文学进路的窗口。抗战之初,老舍以平民写家的姿态诉诸个体经验与情感的演绎,在嬉笑与冷嘲中彰显诗性正义。全面抗战后的流徙经历,推动老舍由底层民众的生存焦虑,切入平民抗战的主题,书写了平民强旺的生命意识与抵抗潜能的渐次爆发。然而平民抗战更多烙有职业色彩,以“生存为第一伦理”的抵抗游移且易逝。老舍洞悉于此,遂以“报私仇”为号召,构建了血缘和地缘的抗战“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抗战文学 平民情感 地缘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