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河渠-人工湖连通系统表层溶存N_(2)O浓度及排放通量研究
1
作者 陈凡 池善庆 +7 位作者 林财强 俞伯林 谢蓉蓉 李家兵 黄翔峰 张海平 刘佳 吴乔枫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8-1608,共11页
研究受居民用排水影响的城市水体溶存N_(2)O的产排特征及影响因子对控制城市水域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福州城区自然河流-排污渠-人工湖连通系统,研究居民用排水影响下典型城市水体的表层溶存N_(2)O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过程,并识别... 研究受居民用排水影响的城市水体溶存N_(2)O的产排特征及影响因子对控制城市水域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福州城区自然河流-排污渠-人工湖连通系统,研究居民用排水影响下典型城市水体的表层溶存N_(2)O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过程,并识别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表层溶存N_(2)O浓度为中等水平(11-476 nmol·L^(-1)),但排放通量低于大多数城市河流(5-763 nmol·m^(-2)·h^(-1)),与河湖连通系统减缓温室气体产排有关。2)排污渠表层溶存N_(2)O浓度显著高于自然河流和人工湖,主要受高氮环境以及pH、溶解氧(DO)的影响,各季节的日变化均显著;自然河流和人工湖溶存N_(2)O仅在秋季18:00时出现浓度小高峰。3)排污渠表层N_(2)O排放通量也显著高于自然河流和人工湖,各点位均有显著日变化;受风速和氮元素的影响,除秋季城市河渠在13:00达到峰值外,其余季节均于18:00达到排放峰值;流经城市的自然河流(R1)主要受到氮元素和风速的显著影响;流经林地和公园的自然河流(R3)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小;排污渠和人工湖的环境影响因子介于R1和R3之间。该研究为城市河湖系统的N_(2)O温室气体分布格局、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湖连通系统 溶存N_(2)O 排放通量 时空变化 氮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排孔爆破的精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2
作者 关振长 朱凌枫 俞伯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162,共9页
针对隧道爆破掘进中常见的围岩条件和炮眼类型,在LS-DYNA数值平台上建立5种炮眼的精细化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较真实地模拟了排孔爆破的瞬时过程。在炮眼周边瞬时形成压力粉碎区,同时气楔作用使初始裂缝不断扩展,形成围岩破裂区;爆轰... 针对隧道爆破掘进中常见的围岩条件和炮眼类型,在LS-DYNA数值平台上建立5种炮眼的精细化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较真实地模拟了排孔爆破的瞬时过程。在炮眼周边瞬时形成压力粉碎区,同时气楔作用使初始裂缝不断扩展,形成围岩破裂区;爆轰压力波在临空面处发生反射,其反射拉伸波使临空面附近围岩出现大范围平行裂隙;爆破形成的粉碎区半径和破裂区半径约炮眼半径的3倍~4倍和22倍~24倍。关注炮眼粉碎区边界上的压力时程曲线,呈现明显的多峰形态(包括第一峰值、第二峰值和负峰值);并且主峰值与轴向不耦合系数间呈现幂指数衰减关系。进一步地,将爆破轮廓线上的压力峰值平均化,得到各爆破轮廓线上的简化三角形荷载,可应用于远场振动效应评估等后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孔爆破 流固耦合 精细化数值模拟 裂缝发展 压力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