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应用于腰椎病变的早期结果和适应证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忠友 赵兴 +6 位作者 俞伟 宋永兴 范顺武 方向前 裴斐 范时洋 宋国浩 《中国骨伤》 2025年第5期454-464,共11页
目的:总结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在腰椎病变应用中的早期临床结果和安全性,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疗中心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nd-alone OLIF治疗的92例腰椎... 目的:总结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在腰椎病变应用中的早期临床结果和安全性,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疗中心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nd-alone OLIF治疗的92例腰椎病例。男30例,女62例;年龄32~83(61.20±12.94)岁;腰椎管狭窄症2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1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6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原发性腰椎间隙炎13例,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6例,退行性腰椎侧后凸畸形14例。术前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T值-1~-2.4者31例,T值-2.5~-3.5者8例,其余骨密度正常。单节段68例,2节段9例,3节段12例,4节段3例;L_(1,2)1例,L_(2,3)4例,L_(3,4)10例,L_(4,5)53例,L_(2,3)-L_(3,4)3例,L_(3,4)-L_(4,5)6例,L_(1,2)L_(2,3)L_(3,4)1例,L_(1,2)L_(3,4)L_(4,5)1例,L_(2,3)L_(3,4)L_(4,5)10例,L_(1,2)L_(2,3)L_(3,4)L_(4,5)3例。观察病例的临床和影像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84(38.50±12.75)个月。手术时间40~140(60.92±27.40)min,术中出血量20~720(68.22±141.60)ml。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23±1.94)mm,恢复至术后的(12.68±2.01)mm,末次随访时的(9.11±1.7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F=6.641,P=0.008),其中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P<0.0001),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P<0.0001)。末次随访时融合器沉降分级:0级69例76节段,Ⅰ级17例43节段,Ⅱ级5例14节段,Ⅲ级1例1节段;按节段数统计:正常沉降占56.72%,异常沉降占43.28%。正常沉降组的骨密度T值-0.50±0.07优于异常沉降组-2.1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5,P=0.014)。患者腰痛VAS由术前的(6.28±2.11)分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48±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由术前的(36.30±7.52)%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0.2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P<0.0001)。术中血管损伤4例,终板损伤21例,合并椎体骨折4例。切口皮肤无坏死、无感染;术后左侧交感链损伤4例,一过性左侧屈髋无力4例,左大腿前外侧麻木伴股四头肌无力2例,不全型肠梗阻1例;8例因融合器沉降伴顽固性腰部酸痛,6例融合器沉降并横向移位经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发症实际发生为38例,发生率41.3%。结论:Stand-alone OLIF用于腰椎病变的融合获得了较好的早期结果,临床优势明显,但也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须慎重应用,建议逐步完善并明确手术适应证和具体病例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 椎间融合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并发症 再手术 手术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处理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俞伟 苏枋 唐新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5期114-117,168,共5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某Ⅶ级地震地区拟建的水闸工程为例,对闸室结构和桩基加固地基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碎石桩设计参数采用有限元工具进行选择,并利用顾淦臣动孔压模型曲线对碎石桩加固地基进行液化范围的判定。分析表明借助有限元...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某Ⅶ级地震地区拟建的水闸工程为例,对闸室结构和桩基加固地基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碎石桩设计参数采用有限元工具进行选择,并利用顾淦臣动孔压模型曲线对碎石桩加固地基进行液化范围的判定。分析表明借助有限元工具从承载能力、沉降变形和抗液化能力等方面进行碎石桩加固地基参数的选择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碎石桩加固地基 液化 动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电子线照射治疗腹膜后肉瘤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俞伟 马林 +1 位作者 鞠忠建 巩汉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4期160-161,共2页
目的:分析术中电子线放射治疗腹膜后肉瘤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30例腹膜后肉瘤患者行手术联合术中电子线放疗。采用Mobetron1000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靶区为瘤床及肉眼可见肿瘤,一次给予15C.y或20Gy。8例... 目的:分析术中电子线放射治疗腹膜后肉瘤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30例腹膜后肉瘤患者行手术联合术中电子线放疗。采用Mobetron1000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靶区为瘤床及肉眼可见肿瘤,一次给予15C.y或20Gy。8例患者术后又行外照射,剂量50Gy/25F。中位随访时间84-fl(1-17个月)。结果:9例(30.0%)患者出现1-2度胃肠道反应;4例(13.3%)术后出现肠梗阻;10例(33-3%)术后贫血;2例(6.7%)术后腹痛。切口愈合时间未见延迟。结论:术中电子线放疗急性毒副反应较轻,临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肉瘤:术中放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区受灾典型小流域景观要素斑块特征——以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俞伟 张广帅 +5 位作者 吴承祯 刘奕 陈灿 李键 林勇明 《农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型,其面积和周长之和分别占全流域的84.51%和73.98%;各景观类型面积大小顺序与周长大小顺序基本一致,但其各个景观要素内各斑块周长和面积分布极不均匀,尤其以阔叶林、道路和沟道最为明显;经受过自然灾害或受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景观破碎度明显高于植被覆盖区域景观;不同景观斑块形状不一,道路和沟道的形状最不规则,而光板岩形状最接近正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保河小流域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面板坝泄槽流激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俞伟 唐新军 卢廷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69,共5页
针对溢流面板坝泄槽流激振动性能复杂的特征,基于ABAQUS建立了某溢流面板堆石坝的三维仿真模型,通过Matlab自编程序构造脉动压强时域激励荷载,采用时域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流速条件流激振动作用下系统的模态和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结... 针对溢流面板坝泄槽流激振动性能复杂的特征,基于ABAQUS建立了某溢流面板堆石坝的三维仿真模型,通过Matlab自编程序构造脉动压强时域激励荷载,采用时域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流速条件流激振动作用下系统的模态和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在流激振动作用下,泄槽流速对溢流面板坝系统模态及泄槽底板接缝处的变形和关键部位的拉应力影响较大,特别是当流速大于40m/s时,系统基频下降速率较快,坝料弹模及泄槽板厚对系统基频影响较大,容易受水流激励影响诱发共振破坏,同时变形及拉应力明显增大,容易导致底板结构振动破坏,可通过提高坝料弹模及增大泄槽板厚来增强系统结构抵抗流激振动作用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坝型泄流状态的安全评估及施工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面板坝泄槽 脉动压强 系统频率 频域信号 时域分析法 流激振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屋面5种不同排蓄水材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俞伟 关庆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明晰种植屋面排蓄水层的蓄水能力,测定了5种排(蓄)水材料的蓄水性能指标。在3 cm厚时,蓄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PVC板、玻璃轻石、HDPE板、陶粒、碎石。玻璃轻石和陶粒通过增加铺设厚度蓄水量均可超过塑料排(蓄)水板,尤其是玻璃轻石;对... 为了明晰种植屋面排蓄水层的蓄水能力,测定了5种排(蓄)水材料的蓄水性能指标。在3 cm厚时,蓄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PVC板、玻璃轻石、HDPE板、陶粒、碎石。玻璃轻石和陶粒通过增加铺设厚度蓄水量均可超过塑料排(蓄)水板,尤其是玻璃轻石;对于简单式种植屋面,塑料排(蓄)水板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PVC板;碎石在土层较厚的花园式种植屋面具有明显优势;而陶粒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相对其他材料都不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屋面 排(蓄)水材料 蓄水性能 塑料排水板 玻璃轻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鹤楼到雷峰新塔——对风景名胜区历史名楼重建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俞伟 唐晓岚 《古建园林技术》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大多因其千百年来文化的渊源,历史上大都存在着非常著名的亭台楼阁(历史名楼),如武昌的黄鹤楼等。但都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多为木结构,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亭台楼阁在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蚀或战乱的破坏后,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黄鹤楼 历史 建筑结构 木结构 楼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俞伟 《教师》 2015年第18期86-87,共2页
随着新课标的改进、教材的更新,要求英语教学更加侧重应用和实践,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教学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依然不能"独立其身",深受机械教学模式的影响。本文所提到的"以读促写"是站在英语写作角度,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 随着新课标的改进、教材的更新,要求英语教学更加侧重应用和实践,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教学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依然不能"独立其身",深受机械教学模式的影响。本文所提到的"以读促写"是站在英语写作角度,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其教学特点能够反映出整个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准。本文在简要论述"以读促写"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应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面板坝泄流脉动压强特性及其概化设计
9
作者 俞伟 唐新军 卢廷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依据模型试验观测的数据,对溢流面板坝泄槽的脉动压强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有多道叠瓦形掺气槽的溢流面板坝泄槽,底板上的脉动压强和脉压系数沿泄槽顺流向下以波峰和波谷交替的形式出现;脉动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内,出现的脉动压... 依据模型试验观测的数据,对溢流面板坝泄槽的脉动压强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有多道叠瓦形掺气槽的溢流面板坝泄槽,底板上的脉动压强和脉压系数沿泄槽顺流向下以波峰和波谷交替的形式出现;脉动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内,出现的脉动压强谱密度主要有低频窄带和具有低频优势分量的宽带噪声谱两种类型。为便于对近似泄流条件下同类型泄槽脉动压强的效应进行分析与估算,提出了溢流面板坝泄槽脉动压强谱密度概化和脉动压强时域荷载的构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面板坝泄槽 叠瓦形掺气槽 脉动压强 脉压系数 谱密度 概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对溢流面板坝流激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俞伟 唐新军 卢廷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4,98,共6页
针对设锚杆的溢流面板坝泄槽流激振动性能复杂的特征,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拟三维仿真模型,通过MATLAB自编程序实现脉动压强时域激励荷载的构造,采用时域分析法对不同泄流条件下设锚杆的系统模态和流激振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流... 针对设锚杆的溢流面板坝泄槽流激振动性能复杂的特征,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拟三维仿真模型,通过MATLAB自编程序实现脉动压强时域激励荷载的构造,采用时域分析法对不同泄流条件下设锚杆的系统模态和流激振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流流激振动作用下,锚杆对溢流面板坝泄槽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泄槽中不同的流速条件,当泄槽最大流速大于40 m/s时,设锚杆使系统基频降低速率明显变缓,使泄槽底板接缝处发生较大变形和关键部位产生过大拉应力的流速明显增大,提高了其结构在水流流激振动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面板坝 设锚杆泄槽 脉动压强 系统频率 时域分析法 流激振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伟 王永恒 林弘磊 《路基工程》 201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载荷试验是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方法,但试验常无法进行到极限荷载阶段。如何利用未达到破坏的试桩资料来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文中根据灰色预测理论中的非等步长GM(1,1)模型,提出一种预测水... 载荷试验是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方法,但试验常无法进行到极限荷载阶段。如何利用未达到破坏的试桩资料来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文中根据灰色预测理论中的非等步长GM(1,1)模型,提出一种预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该法拟合度较高,有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极限承载力 非等步长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多媒体SOC的微状态低功耗设计方法
12
作者 俞伟 周祖成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1-514,共4页
针对目前移动多媒体SOC设计中日益突出的功耗问题,结合传统的动态功率管理和动态频率调整中的负载预测和反馈控制两种方法,同时利用系统中各类IP和设计模块的可配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状态的面向多媒体应用SOC的系统级低功耗设计方... 针对目前移动多媒体SOC设计中日益突出的功耗问题,结合传统的动态功率管理和动态频率调整中的负载预测和反馈控制两种方法,同时利用系统中各类IP和设计模块的可配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状态的面向多媒体应用SOC的系统级低功耗设计方法。该方法以F-ARIMA过程作为负载预测模型,以最后期限缺失率作为反馈控制信号来实现系统实时动态在微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尽可能使得负载能均匀分布于运行期间。该方法在保证多媒体服务质量(QOS)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状态 动态电压调整 动态功率管理 长相关 最后期限缺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桩在狭小空间及紧邻建筑物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俞伟 《福建建设科技》 2016年第2期10-11,14,共3页
在狭小空间且紧邻既有建(构)筑物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如何保证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是支护的重点及难点。根据基坑和周边环境的特点,采取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和周围建筑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 微型桩 狭小空间 基坑支护 紧邻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既有高边坡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伟 《福建建设科技》 2016年第3期4-5,16,共3页
邻近高边坡的基坑开挖是工程设计和分析的难点。本文通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并结合监测数据,归纳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施工进行,两者的力学机制存在较大关联,联合分析边坡和基坑两者的力学机制和整体... 邻近高边坡的基坑开挖是工程设计和分析的难点。本文通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并结合监测数据,归纳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施工进行,两者的力学机制存在较大关联,联合分析边坡和基坑两者的力学机制和整体安全性是设计和分析关注的首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高边坡 邻近建(构)筑物 深基坑支护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县大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伟 《路基工程》 2011年第5期181-183,共3页
大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溪古水电站库区右岸,1998年形成区陡坡坍滑后发生了一次粘性-过渡性泥石流,物质堆积在形成区和流通区内没有冲出沟口造成地质灾害。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沟泥石流的成因和动力学特征作了分析计算,并对其危... 大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溪古水电站库区右岸,1998年形成区陡坡坍滑后发生了一次粘性-过渡性泥石流,物质堆积在形成区和流通区内没有冲出沟口造成地质灾害。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沟泥石流的成因和动力学特征作了分析计算,并对其危险性做了评价。大沟的地势、物源与水源条件均满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且条件充分。同时其危险程度高,有进一步发展趋势,建议采取措施予以防治,以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成因 动力学特征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生态治理区土壤种子库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广帅 邓浩俊 +5 位作者 杜锟 林勇明 马瑞丰 俞伟 吴承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9,共11页
为了比较地震灾区不同气候类型植被恢复区土壤种子库时空分布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和绵竹市汉旺镇4类生态治理区[干旱干暖河谷受损治理区(DHD)、干旱干暖河谷未受损区(DHU)、亚热... 为了比较地震灾区不同气候类型植被恢复区土壤种子库时空分布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和绵竹市汉旺镇4类生态治理区[干旱干暖河谷受损治理区(DHD)、干旱干暖河谷未受损区(DHU)、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损治理区(HMD)、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未受损区(HMU)]土壤种子库的萌发动态、数量特征、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受损区具有2个萌发高峰期,受损治理区只有1个萌发高峰期,不同气候类型治理区土壤种子库在不同土壤深度表现出不同的萌发潜力;4类治理区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为192-1544粒·m?2,表层密度和平均密度均为未受损区&gt;受损治理区,干旱干暖河谷气候区&gt;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4类治理区共有50种植物萌发,草本植物占显著优势; HMU、HMD、DHU、DHD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分别为26.23%、44.9%、30.77%、16.00%, 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15.09%、28.95%、18.18%、9.09%;不同类型样地土壤种子库特有种和共有物种均表现出不同的生活型格局。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在灾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该考虑治理区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的进行人工引种和制定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 气候带 生态治理区 土壤种子库 地上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曾忠友 严卫锋 +8 位作者 宋永兴 毛克亚 籍剑飞 张建乔 吴鹏 裴斐 宋国浩 韩建福 俞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5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单节段病变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53例;年龄28~76岁,平均53.0岁;腰椎间盘退变3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单节段病变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53例;年龄28~76岁,平均53.0岁;腰椎间盘退变3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2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退行性滑脱(MeyerdingⅠ度)16例;L_(3,4)5例,L_(4,5)70例,L_5S_111例。采用正中切口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45例(正中切口组),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41例(通道组)。记录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进行评分,根据影像结果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变化,以及手术前后多裂肌面积和多裂肌脂肪组织沉积等级,观察椎弓根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有无松动、断裂,以及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术前、末次随访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两组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液方面,通道组优于正中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正中切口组少于通道组。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但通道组出现切口表皮坏死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神经损伤3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为5.0%,通道组为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6.6%,通道组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 d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的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裂肌面积:正中切口组术后1年为(789.00±143.15)mm^2,术前为(1066.00±173.55)mm^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术后1年为(992.00±156.75)mm^2,术前为(1063.00±172.13)mm^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等级方面:正中切口组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或椎间融合器前后向移位。椎间融合率:正中切口组为95.6%,通道组为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未发现固定部位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JOA评分:正中切口组由术前的8~16分(平均12.77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21~29分(平均25.20±2.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由术前的8~16分(平均12.64±2.27)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23~29分(平均26.7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采用正中切口显露方式相比,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具有更多的优点,包括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但通道下肌间隙入路也存在手术并发症高等不足,特别是在早期开展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震区典型区不同受损阶段群落多样性特征——以北川县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勇明 俞伟 +4 位作者 刘奕 吴承祯 陈灿 李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9,共5页
为了解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不同受损阶段群落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川县苏保河和魏家沟流域4种植被类型(灾后恢复草地、受损林地、裸地、未受损林地)群落种类组成、垂直结构、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 为了解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不同受损阶段群落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川县苏保河和魏家沟流域4种植被类型(灾后恢复草地、受损林地、裸地、未受损林地)群落种类组成、垂直结构、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受损阶段群落在物种组成、物种数量、群落分层等方面差异显著;灾后恢复草地草本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ner指数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裸地最大;灌木层及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均以未受损林地最大;总体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未受损林地>受损林地>灾后恢复草地>裸地。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得出地震灾区植物生长条件严重衰退,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采用人工辅助方式,增大其物种多样性及恢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群落 植被类型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永兴 俞伟 +8 位作者 张建乔 曾忠友 范顺武 赵兴 马维虎 何登 倪文飞 范时洋 籍剑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5家医院接受OLIF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5家医院接受OLIF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2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9例,女156例;年龄32~83(61.9±13.5)岁。7例出现血管损伤,其中4例节段血管损伤,1例左髂总动脉损伤,1例左髂总静脉损伤,1例卵巢静脉损伤。结果:失访5例(单纯OLIF 2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例),其余获得随访,时间6~36(15.6±7.5)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2.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4±0.8)分(t=7.21,P=0.033);ODI指数由术前的(36.5±7.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4±3.6)%(t=8.11,P=0.025)。结论: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为微创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在其广泛应用的同时尚存在并发血管损伤的风险。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要谨慎细致操作,才能有效预防血管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微创外科手术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在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腰椎间盘退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平泉 曾忠友 +9 位作者 赵兴 范时洋 吴宏飞 俞伟 张建乔 宋永兴 范顺武 方向前 裴斐 宋国浩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探讨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应用于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 目的:探讨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应用于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5~67(55.48±8.07)岁;病史36~240(82.40±47.68)个月。病变部位:L2,32例,L3,45例,L4,59例;均表现为慢性腰痛,伴下肢神经症状3例。采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对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无血管、终板损伤和椎体骨折。切口长度(4.06±0.42)cm,手术时间(45.12±5.43)min,术中出血量(33.40±7.29)ml;术后72 h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1.14±0.47。所有患者无切口皮肤坏死、愈合不良或感染;出现交感链损伤1例、左大腿前外侧疼痛并麻木2例、左侧髂腰肌无力1例,均为一过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5%(4/16)。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0.80±5.4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获得明显的恢复,随访过程中有轻度丢失。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均获得良好的改善。融合器无明显沉降或移位,均获得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明显改善。结论:只要严格病例选择,充分的术前检查,采用Stand-alone OLIF治疗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效果良好,临床优势明显,是较好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MODIC改变 终板硬化 脊柱融合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