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欧洲鳗寄生虫病调查初报 被引量:9
1
作者 俞伏松 林天龙 +4 位作者 龚晖 杨金先 陈强 许斌福 陈振海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1996年 1 0月至 1 999年 8月对福建 6 8个欧鳗养殖场进行了欧鳗寄生虫病初步调查 ,结果表明 :欧鳗寄生虫病流行范围广、周期长 ,共查出 1 3种寄生虫为原虫 8种 ,蠕虫 5种。其中车轮虫、两极虫、小瓜虫和拟指环虫危害最为严重 ,阳性检出... 1996年 1 0月至 1 999年 8月对福建 6 8个欧鳗养殖场进行了欧鳗寄生虫病初步调查 ,结果表明 :欧鳗寄生虫病流行范围广、周期长 ,共查出 1 3种寄生虫为原虫 8种 ,蠕虫 5种。其中车轮虫、两极虫、小瓜虫和拟指环虫危害最为严重 ,阳性检出率分别高达 78%、 76 %、 5 7.1 %和 3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 寄生虫病 种类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福建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俞伏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218-219,221,共3页
从临床表现胸腿肌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病死鸡肝脾和法氏囊中分离到1株病毒(IBDV-FJ)。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无血凝性,在琼脂扩散试验中能与抗IBDV特异性血清出现1条清晰的白色沉淀线;人工感染28日龄雏鸡出现与临床一致的病... 从临床表现胸腿肌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病死鸡肝脾和法氏囊中分离到1株病毒(IBDV-FJ)。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无血凝性,在琼脂扩散试验中能与抗IBDV特异性血清出现1条清晰的白色沉淀线;人工感染28日龄雏鸡出现与临床一致的病变,并回收到病毒;应用针对IBDV VP3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能扩增到长度为1 041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毒VP3基因与IBDV超强毒和经典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7%~98.2%和95.2%。初步鉴定该分离毒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超强毒株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传甫 林天龙 +3 位作者 俞伏松 陈日升 龚晖 陈振海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1,共4页
应用生化鉴定和PCR技术对1999~2001年主要分离自福建省患典型败血症鳗鲡的气单胞菌进行精细的鉴定,结果共得到气单胞菌115株,其中嗜水气单胞菌69株,温和气单胞菌29株,豚鼠气单胞菌2株和未定种气单胞菌15株。45株可被典型分型于5个主要... 应用生化鉴定和PCR技术对1999~2001年主要分离自福建省患典型败血症鳗鲡的气单胞菌进行精细的鉴定,结果共得到气单胞菌115株,其中嗜水气单胞菌69株,温和气单胞菌29株,豚鼠气单胞菌2株和未定种气单胞菌15株。45株可被典型分型于5个主要血清型;福建鳖源嗜水气单胞菌优势血清型为O∶Ah10501,鳗源气单胞菌分离株主要分布于O∶Ah10501、O∶YT-1、O∶CHS-3和O∶CQ-1等4个血清型。非福建分离株则集中分布在O∶Ah9617(O∶9)。LPSs免疫印迹法既能用于不同血清型菌株脂多糖的结构分析,又能对常规血清学分型结果进行校正,其结果更直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血清型 血清学分型 免疫印迹法 LPS 脂多糖 败血症 分离株 分离鉴定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检测伪狂犬病病毒 被引量:6
4
作者 车勇良 俞伏松 +5 位作者 胡奇林 程晓霞 王隆柏 魏宏 庄向生 陈少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1期81-83,共3页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闽A株DNA为模板,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该方法能从猪细小病毒闽A株和FB株中扩增出一条长度为1 808 bp的片段,对Bartha株、gE-株检测为阴性;而以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闽A株DNA为模板,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该方法能从猪细小病毒闽A株和FB株中扩增出一条长度为1 808 bp的片段,对Bartha株、gE-株检测为阴性;而以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和正常细胞的核酸为模板的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体系可检测到10pg的猪细小病毒基因组DNA。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或非gE基因缺失弱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检测 伪狂犬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生物活性及主要蛋白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传甫 林天龙 +2 位作者 龚晖 俞伏松 杨金先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57-61,共5页
在血清学分型的基础上制备了23 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 株温和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分析这些菌株的溶血活性、蛋白酶解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上述3 种生物学活性与菌株血清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SDS PAGE分析显示,胞外产物的SDS P... 在血清学分型的基础上制备了23 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 株温和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分析这些菌株的溶血活性、蛋白酶解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上述3 种生物学活性与菌株血清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SDS PAGE分析显示,胞外产物的SDS PAGE图谱主要包括35 ku,45 ku,53 ku 3个主要蛋白质条带。有别于此前的多数报道,35 ku的蛋白质条带为多数菌株(22/24)所共有。根据凝胶上主要蛋白条带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可初步将其中的18 株细菌分为3 个胞外产物ECPs蛋白型,该ECPs蛋白型显示与血清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经蛋白酶K消化处理的ECPs,银染可见脂多糖(LPSs)的典型O 糖侧链结构,显示脂多糖是组成粗制ECPs的重要组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胞外产物 溶血活性 蛋白酶解活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少莺 胡奇林 +4 位作者 俞伏松 程晓霞 林天龙 李怡英 程由铨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64-65,共2页
以非离子去污剂 Mega-1 0裂解病毒囊膜蛋白 ,与新型佐剂 ISCOM基质作用 ,应用离心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 ( PRV-ISCOMs)。PRV-ISCOMs经磷钨酸负染后电镜观察见到囊膜蛋白分布在 ISCOM颗粒表面 ... 以非离子去污剂 Mega-1 0裂解病毒囊膜蛋白 ,与新型佐剂 ISCOM基质作用 ,应用离心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 ( PRV-ISCOMs)。PRV-ISCOMs经磷钨酸负染后电镜观察见到囊膜蛋白分布在 ISCOM颗粒表面 ,形成直径3 0~ 40 nm 的笼格状结构 ,同时将 PRV-ISCOMs在 -2 0℃冻融 5次后经电镜观察仍见到典型的笼格状结构 ,与国外报道的形态一致 ,本结果证实我们成功地制备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囊膜蛋白 免疫刺激复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番鸭新型小鹅瘟病毒病研究简报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少莺 程晓霞 +8 位作者 陈仕龙 王劭 林锋强 吴南洋 俞伏松 庄晓东 朱小丽 王锦祥 程由铨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23-25,共3页
2015年2月以来,福建省漳州、漳浦、龙海等地饲养的半番鸭群流行一种以软脚、短嘴、生长障碍为临床特征的新疫病(暂名"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新型小鹅瘟病毒或小鹅瘟病... 2015年2月以来,福建省漳州、漳浦、龙海等地饲养的半番鸭群流行一种以软脚、短嘴、生长障碍为临床特征的新疫病(暂名"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新型小鹅瘟病毒或小鹅瘟病毒变异株。鉴于该病以短喙和生长障碍为临床特征,故将该病原命名为短嘴型小鹅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短嘴矮小征 新型小鹅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败血症的诊治 被引量:2
8
作者 龚晖 杨金先 +3 位作者 许斌福 俞伏松 陈强 林天龙 《水产科技情报》 2001年第3期115-116,118,共3页
关键词 欧洲鳗 败血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喹乙醇引发欧鳗中毒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金先 龚晖 +1 位作者 俞伏松 林天龙 《水产科技情报》 2001年第6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哇乙醇 欧鳗中毒 诊断 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鳗苗丙线磷中毒的诊治报告
10
作者 林天龙 许斌福 +3 位作者 龚晖 俞伏松 杨金先 陈强 《水产科技情报》 1999年第2期62-63,共2页
环境中的有机磷(10%丙线磷)进入鳗苗体内后能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该酶的活性下降,出现一系列胆碱反应系统临床表现。碘解磷定可使钝化的胆碱酯酶复活;硫酸阿托品可解除毒蕈碱样症状,掌握好这两种复活剂的用量。
关键词 欧洲鳗 丙线磷 中毒 鳗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肝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果真 黄梅清 +4 位作者 程晓霞 郑敏 陈仕龙 陈少莺 俞伏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49-1957,共9页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番鸭肝和健康对照番鸭肝的蛋白质组差异,为深入研究MDRV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二维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MALDI-TOF-TOF质谱仪分析获取MDRV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番鸭肝和健康对照番鸭肝的蛋白质组差异,为深入研究MDRV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二维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MALDI-TOF-TOF质谱仪分析获取MDRV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运用蛋白质搜索鉴定软件Mascot 2.3.02鉴定蛋白质。结果共鉴定出3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比较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感染组番鸭肝中有10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和17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7个表达蛋白质仅出现在健康对照组,4个表达蛋白质仅出现在感染组。MDRV感染组的番鸭肝有肝细胞、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受损现象,同时存在细胞修复机制。差异蛋白质组学为MDRV分子发病机制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人工感染 番鸭 蛋白质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