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俞仲翔
匡勇
+1 位作者
谈绎文
顾新丰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骨折的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病例(Gustilo-Anderson,ⅢB)33例。31例保肢成功,分为A、B两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5岁。急诊清创缝合后每天换药1~2次,通过两次清创,Ⅱ期植...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骨折的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病例(Gustilo-Anderson,ⅢB)33例。31例保肢成功,分为A、B两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5岁。急诊清创缝合后每天换药1~2次,通过两次清创,Ⅱ期植皮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B组:15例(男11例,女4例),根治性清创(皮肤、肌肉),常规充分筋膜间室减压,修复撕脱的骨膜,I期皮肤回植,包扎加用芒硝外敷,术后1周开始换药。术后评估两组脱套皮肤I期手术的存活率、累计手术次数、是否使用游离皮瓣、术后前2周累计换药次数,术后48h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A组16例保肢成功,上肢10例,下肢6例,脱套皮肤平均存活率(77.88±4.21)%,其中5例运用游离皮瓣。B组15例,上肢10例,下肢5例,通过两次少量植皮愈合,平均皮肤存活率(97.53±3.09)%,无感染截肢和死亡病例。B组皮肤存活率优于A组(P<0.01),前2周换药累计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感染率和累计手术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所有患者随访大于3个月。结论:根治性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骨折,简便易行,适合突发事件(如地震)同时出现大量患者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创伤和损伤
骨折
开放性
中药疗法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3
2
作者
刘印文
汤荣光
+7 位作者
匡勇
郑昱新
俞仲翔
顾坚毅
王鹤歧
周国林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7型,Ⅵ型4例,Ⅶ型4例,Ⅷ型6例。粉碎性骨折20例。对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对L 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Dienst复位质量评分,优3例,良21例,优良率为58.5%(24/41)。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13/15)和42.3%(11/26)(P<0.01);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5.0%(13/20)和52.4%(11/21)(P<0.05);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和35.0%(7/20)(P<0.01)。结论:原始移位大的、粉碎性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建议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支架及开放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解剖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质量
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骨手法联合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辉昊
詹红生
+5 位作者
王聪
邓真
王楠
史萌
陈元川
俞仲翔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整骨手法联合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ecompression,PECD)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29例CS...
目的:探讨整骨手法联合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ecompression,PECD)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29例CSR患者,所有患者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先予PECD治疗,常规护理4周后再予整骨手法治疗4周。共23例患者完成随访,男14例,女9例;年龄29~78(50.30±12.28)岁;病程3~24(9.74±5.76)月。涉及节段:C_(4,5)4例,C_(5,6)13例,C_(6,7)6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和稳定性情况,以及不良事件。随访时间点为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法治疗4~8次。29例中23例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手术时间80~120 min,中位数90 min;术中出血35~80 ml,中位数50 ml。PECD术后各个时期的颈部及肩臂部VAS、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整骨手法治疗后,NDI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部和肩臂部VAS、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整骨手法联合PECD方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快速改善神经根性症状,而且可以安全有效缓解PECD术后残余症状,且短期内不会使颈椎邻近节段出现加速失稳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手法
整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俞仲翔
匡勇
谈绎文
顾新丰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骨折的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病例(Gustilo-Anderson,ⅢB)33例。31例保肢成功,分为A、B两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5岁。急诊清创缝合后每天换药1~2次,通过两次清创,Ⅱ期植皮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B组:15例(男11例,女4例),根治性清创(皮肤、肌肉),常规充分筋膜间室减压,修复撕脱的骨膜,I期皮肤回植,包扎加用芒硝外敷,术后1周开始换药。术后评估两组脱套皮肤I期手术的存活率、累计手术次数、是否使用游离皮瓣、术后前2周累计换药次数,术后48h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A组16例保肢成功,上肢10例,下肢6例,脱套皮肤平均存活率(77.88±4.21)%,其中5例运用游离皮瓣。B组15例,上肢10例,下肢5例,通过两次少量植皮愈合,平均皮肤存活率(97.53±3.09)%,无感染截肢和死亡病例。B组皮肤存活率优于A组(P<0.01),前2周换药累计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感染率和累计手术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所有患者随访大于3个月。结论:根治性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骨折,简便易行,适合突发事件(如地震)同时出现大量患者时运用。
关键词
清创术
创伤和损伤
骨折
开放性
中药疗法
病例对照研究
Keywords
Debridement
Wounds and injuries
Fractures,open
Treatment with Chinese herbs
Case-controlstudies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277.75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3
2
作者
刘印文
汤荣光
匡勇
郑昱新
俞仲翔
顾坚毅
王鹤歧
周国林
詹红生
石印玉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2期85-87,共3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T0303)
文摘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7型,Ⅵ型4例,Ⅶ型4例,Ⅷ型6例。粉碎性骨折20例。对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对L 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Dienst复位质量评分,优3例,良21例,优良率为58.5%(24/41)。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13/15)和42.3%(11/26)(P<0.01);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5.0%(13/20)和52.4%(11/21)(P<0.05);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和35.0%(7/20)(P<0.01)。结论:原始移位大的、粉碎性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建议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支架及开放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解剖对应关系。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质量
不稳定
Keywords
Distal radius fracture
Reduction outcome
Unstable
分类号
R683.410.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骨手法联合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辉昊
詹红生
王聪
邓真
王楠
史萌
陈元川
俞仲翔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氏伤科医学中心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973871,81804114)
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2017ZZ02024)
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项目(编号:2020LK046,18LK038)。
文摘
目的:探讨整骨手法联合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ecompression,PECD)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29例CSR患者,所有患者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先予PECD治疗,常规护理4周后再予整骨手法治疗4周。共23例患者完成随访,男14例,女9例;年龄29~78(50.30±12.28)岁;病程3~24(9.74±5.76)月。涉及节段:C_(4,5)4例,C_(5,6)13例,C_(6,7)6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和稳定性情况,以及不良事件。随访时间点为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法治疗4~8次。29例中23例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手术时间80~120 min,中位数90 min;术中出血35~80 ml,中位数50 ml。PECD术后各个时期的颈部及肩臂部VAS、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整骨手法治疗后,NDI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部和肩臂部VAS、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整骨手法联合PECD方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快速改善神经根性症状,而且可以安全有效缓解PECD术后残余症状,且短期内不会使颈椎邻近节段出现加速失稳的征象。
关键词
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手法
整骨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Decompression,surgical
Manipulation,osteopathic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俞仲翔
匡勇
谈绎文
顾新丰
《中国骨伤》
CAS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刘印文
汤荣光
匡勇
郑昱新
俞仲翔
顾坚毅
王鹤歧
周国林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07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整骨手法联合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王辉昊
詹红生
王聪
邓真
王楠
史萌
陈元川
俞仲翔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