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宅室内PM2.5净化状况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简毅文 王旭 +2 位作者 刘晓霄 郭锐敏 侯雨晨 《暖通空调》 2019年第9期20-28,共9页
为认识住宅室内PM2.5实际的通风净化状况,对北京地区15户住宅客厅和卧室的室内PM2.5浓度、空气净化器和机械新风系统的运行功率及外窗开关状态进行了连续测试记录。基于不同室外PM2.5污染等级下室内PM2.5质量浓度低于35μg/m^3的相对时... 为认识住宅室内PM2.5实际的通风净化状况,对北京地区15户住宅客厅和卧室的室内PM2.5浓度、空气净化器和机械新风系统的运行功率及外窗开关状态进行了连续测试记录。基于不同室外PM2.5污染等级下室内PM2.5质量浓度低于35μg/m^3的相对时长,提出了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概念,由此分析了室外PM2.5污染等级、房间通风净化方式等对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以开窗率和净化开启率描述的通风净化策略并不理想;对于室外PM2.5污染等级为轻度至重度的情况,通过优化通风净化策略可改善室内PM2.5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细颗粒物(PM2.5) 净化时间达标率 通风净化策略 开窗率 净化开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开启后的人体生理热反应研究
2
作者 简毅文 侯雨晨 常小艳 《暖通空调》 2019年第9期118-123,共6页
在人工气候室,对室温由29℃分别降至23,25,27℃的3种空调运行环境中室内环境温度和人体6个部位皮肤温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和主观问卷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空调环境下人体局部皮肤温度、局部热感觉和整体热感觉的变化特性及... 在人工气候室,对室温由29℃分别降至23,25,27℃的3种空调运行环境中室内环境温度和人体6个部位皮肤温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和主观问卷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空调环境下人体局部皮肤温度、局部热感觉和整体热感觉的变化特性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人体皮肤温度和热感觉呈动态变化,其降低幅度和达到稳定的时间随环境控制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和延长;控制温度分别为23℃和25℃时局部皮肤温度与局部热感觉显著线性相关,29→27℃工况下线性相关度降低;足背和小腿是空调环境中影响人体整体热感觉的2个关键部位,其影响的重要度随空调环境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生理热反应 皮肤温度 局部热感觉 整体热感觉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