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保护性耕作垂直耕技术与配套机具
1
作者
范旭辉
马明洋
+4 位作者
侯锡彬
赵春凯
崔舒然
孙文良
张冲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43-46,共4页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机具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垂直耕作(Vertical Tillage)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美国...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机具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垂直耕作(Vertical Tillage)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美国风蚀严重的冷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国内关于垂直耕作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深入分析国外垂直耕作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美国农机企业生产的垂直整地机结构特点,梳理并阐述垂直耕作的技术理念、应用效果及其适应区域。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美国保护性耕作中的垂直耕作技术及其配套机具,旨在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介绍了垂直耕作的定义和特点,详细分析了垂直耕作的配套机具,包括关键部件和结构特点,并总结了垂直耕作技术对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的启示,强调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耕作
关键部件
保护性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条耕机清垄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孙文良
李光
+3 位作者
李明森
范旭辉
侯锡彬
崔舒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182,共8页
针对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秋季收获后进行条耕作业时条带清洁率低、清洁宽度不稳定、受长秸秆缠绕发生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独立仿形的条带清垄机构。对秸秆切断结构进行了运动分析,确定了缺口圆盘切刀的类型和尺寸;对拨茬轮结构形式进行...
针对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秋季收获后进行条耕作业时条带清洁率低、清洁宽度不稳定、受长秸秆缠绕发生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独立仿形的条带清垄机构。对秸秆切断结构进行了运动分析,确定了缺口圆盘切刀的类型和尺寸;对拨茬轮结构形式进行选型与分析,得出影响条带清洁率与清洁宽度的主要因素为拨茬轮半径、拨茬轮倾角和拨茬轮偏角;以条带清洁率、清洁宽度为技术指标,利用EDEM进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确定了最佳的作业组合参数为拨茬轮半径160 mm、拨茬轮倾角10°、拨茬轮偏角3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切刀入土深度100 mm时,清洁率为92.2%,清洁宽度在240~260 mm范围内,与仿真效果基本一致,满足条耕作业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耕机
条带清垄机构
条带清洁率
EDE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侯锡彬
崔舒然
+3 位作者
李明森
范旭辉
张冲
马明洋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5-134,共10页
针对松耙联合整地机在秋季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后土块较大、地表不平、种床秸秆与土壤混拌不均等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一种具有种床土地平整及秸秆残茬梳理功能的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根据覆混耕作春整地技术要求及黏重土壤特点...
针对松耙联合整地机在秋季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后土块较大、地表不平、种床秸秆与土壤混拌不均等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一种具有种床土地平整及秸秆残茬梳理功能的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根据覆混耕作春整地技术要求及黏重土壤特点确定种床整地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分别对自激振土壤水平剪切单元、弹性梳理单元进行研究。借助EDEM离散元仿真技术,根据田间测量数据与相关文献建立东北黑土区秸秆混埋土壤仿真模型,通过对种床整地机作业过程的模拟仿真得出各入土部件的工作机理以及对土壤的扰动效果。以松土铲入土深度、弹齿入土深度、弹齿入土角度为试验因素,以地表秸秆覆盖率、地表平整度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正交试验,确定了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在作业速度为10 km/h时最优工作参数为:松土铲入土深度10.0 cm、弹齿入土深度8.0 cm、弹齿角度0°。在上述工况下,通过田间试验测得秸秆覆盖率平均值为50.7%、地表平整度平均值为3.2 cm、深度0~10 cm种床土壤紧实度平均值为73.3 kPa、深度10~20 cm种床土壤紧实度平均值为690.2 kPa、碎土率平均值为89.7%。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覆混耕作春整地技术要求。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的研制为吉林省中东部地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覆混还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混耕作
种床
整地机械
EDEM仿真
黑土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具有偏角调节功能圆盘耙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华泽
李光
+3 位作者
李明森
侯锡彬
赵春凯
杨晶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6期49-53,共5页
在圆盘耙工作过程中,圆盘耙单体的工作偏角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同偏角将会导致耙片所受到的三向力不同,进而直接影响机具的稳定性和耙片的入土性能。为此设计了具有偏角调节功能的圆盘耙单体,通过在土槽实验室进行耙片单体偏角对土壤反...
在圆盘耙工作过程中,圆盘耙单体的工作偏角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同偏角将会导致耙片所受到的三向力不同,进而直接影响机具的稳定性和耙片的入土性能。为此设计了具有偏角调节功能的圆盘耙单体,通过在土槽实验室进行耙片单体偏角对土壤反力影响规律的试验,得出在作业速度V=5km·h^(-1),作业深度为100mm条件下土壤三向反力随耙片偏角的变化规律为土壤的牵引阻力Fx随着偏角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偏角a=25°左右达到稳定值;土壤的侧向力Fy随着偏角的增加而增加,在偏角a=25°左右达到稳定值;土壤的垂直反力Fz随着偏角的增加而减少。耙片在偏角a=-25°左右范围作业时,可使耙片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土壤反力与偏角之间的曲线关系说明,在满足耙片入土性能和耕深稳定性前提下,应该使用最小的偏角,以减少总功率消耗。此结论为耙片单体结构参数的选择和整机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耙单体
土壤三向反力
偏角调节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保护性耕作垂直耕技术与配套机具
1
作者
范旭辉
马明洋
侯锡彬
赵春凯
崔舒然
孙文良
张冲
机构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43-46,共4页
基金
2024年吉林省财政基本科研经费项目(项目编号:CZ202410404)。
文摘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机具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垂直耕作(Vertical Tillage)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美国风蚀严重的冷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国内关于垂直耕作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深入分析国外垂直耕作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美国农机企业生产的垂直整地机结构特点,梳理并阐述垂直耕作的技术理念、应用效果及其适应区域。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美国保护性耕作中的垂直耕作技术及其配套机具,旨在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介绍了垂直耕作的定义和特点,详细分析了垂直耕作的配套机具,包括关键部件和结构特点,并总结了垂直耕作技术对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的启示,强调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垂直耕作
关键部件
保护性耕作
分类号
S22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条耕机清垄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孙文良
李光
李明森
范旭辉
侯锡彬
崔舒然
机构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182,共8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0202033NC)。
文摘
针对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秋季收获后进行条耕作业时条带清洁率低、清洁宽度不稳定、受长秸秆缠绕发生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独立仿形的条带清垄机构。对秸秆切断结构进行了运动分析,确定了缺口圆盘切刀的类型和尺寸;对拨茬轮结构形式进行选型与分析,得出影响条带清洁率与清洁宽度的主要因素为拨茬轮半径、拨茬轮倾角和拨茬轮偏角;以条带清洁率、清洁宽度为技术指标,利用EDEM进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确定了最佳的作业组合参数为拨茬轮半径160 mm、拨茬轮倾角10°、拨茬轮偏角3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切刀入土深度100 mm时,清洁率为92.2%,清洁宽度在240~260 mm范围内,与仿真效果基本一致,满足条耕作业的农艺要求。
关键词
条耕机
条带清垄机构
条带清洁率
EDEM仿真
Keywords
strip tiller
strip cleaning mechanism
strip cleaning rate
EDEM simulation
分类号
S22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侯锡彬
崔舒然
李明森
范旭辉
张冲
马明洋
机构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5-13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50110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80202)
文摘
针对松耙联合整地机在秋季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后土块较大、地表不平、种床秸秆与土壤混拌不均等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一种具有种床土地平整及秸秆残茬梳理功能的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根据覆混耕作春整地技术要求及黏重土壤特点确定种床整地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分别对自激振土壤水平剪切单元、弹性梳理单元进行研究。借助EDEM离散元仿真技术,根据田间测量数据与相关文献建立东北黑土区秸秆混埋土壤仿真模型,通过对种床整地机作业过程的模拟仿真得出各入土部件的工作机理以及对土壤的扰动效果。以松土铲入土深度、弹齿入土深度、弹齿入土角度为试验因素,以地表秸秆覆盖率、地表平整度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正交试验,确定了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在作业速度为10 km/h时最优工作参数为:松土铲入土深度10.0 cm、弹齿入土深度8.0 cm、弹齿角度0°。在上述工况下,通过田间试验测得秸秆覆盖率平均值为50.7%、地表平整度平均值为3.2 cm、深度0~10 cm种床土壤紧实度平均值为73.3 kPa、深度10~20 cm种床土壤紧实度平均值为690.2 kPa、碎土率平均值为89.7%。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覆混耕作春整地技术要求。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的研制为吉林省中东部地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覆混还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装备支撑。
关键词
覆混耕作
种床
整地机械
EDEM仿真
黑土地保护
Keywords
mulching tillage
seed bed
land preparation machinery
EDEM simulation
black land protection
分类号
S22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具有偏角调节功能圆盘耙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华泽
李光
李明森
侯锡彬
赵春凯
杨晶
机构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6期49-53,共5页
基金
吉林省地方科技创新引导与扶贫项目“覆混耕作技术与配套装备研究示范”(项目编号:20210202026NC)
吉林省财政基本科研经费项目“秸秆覆盖混埋还田种床整地机的研制”(项目编号:CZ202212006)。
文摘
在圆盘耙工作过程中,圆盘耙单体的工作偏角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同偏角将会导致耙片所受到的三向力不同,进而直接影响机具的稳定性和耙片的入土性能。为此设计了具有偏角调节功能的圆盘耙单体,通过在土槽实验室进行耙片单体偏角对土壤反力影响规律的试验,得出在作业速度V=5km·h^(-1),作业深度为100mm条件下土壤三向反力随耙片偏角的变化规律为土壤的牵引阻力Fx随着偏角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偏角a=25°左右达到稳定值;土壤的侧向力Fy随着偏角的增加而增加,在偏角a=25°左右达到稳定值;土壤的垂直反力Fz随着偏角的增加而减少。耙片在偏角a=-25°左右范围作业时,可使耙片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土壤反力与偏角之间的曲线关系说明,在满足耙片入土性能和耕深稳定性前提下,应该使用最小的偏角,以减少总功率消耗。此结论为耙片单体结构参数的选择和整机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圆盘耙单体
土壤三向反力
偏角调节机构
分类号
S2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保护性耕作垂直耕技术与配套机具
范旭辉
马明洋
侯锡彬
赵春凯
崔舒然
孙文良
张冲
《农业与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条耕机清垄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孙文良
李光
李明森
范旭辉
侯锡彬
崔舒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ZLZ-300型全幅复式种床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侯锡彬
崔舒然
李明森
范旭辉
张冲
马明洋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具有偏角调节功能圆盘耙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王华泽
李光
李明森
侯锡彬
赵春凯
杨晶
《农业与技术》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