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花清热胶囊抗内毒素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甲福 武蕾蕾 +3 位作者 才玉婷 高长久 安锦丹 于忠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锦花清热胶囊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采用注射脂多糖法建模,然后将所有新西兰兔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 目的:探讨锦花清热胶囊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采用注射脂多糖法建模,然后将所有新西兰兔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3.0、1.5 g/kg),每组6只,观察锦花清热胶囊对内毒素所致发热新西兰兔的降温作用;取昆明小鼠50只,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3.0、1.5 g/kg),每组10只,采用显色基质法检测锦花清热胶囊对昆明小鼠血浆中内毒素的降解率。结果:新西兰兔解热实验结果显示,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剂量组在60 min后降温作用显著,其中大剂量组在300 min时已经接近基础体温;小剂量组在180 min后开始有降温作用,提示锦花清热胶囊对发热新西兰兔有降温作用;昆明小鼠抗内毒素实验结果显示,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在30 min时内毒素的降解率为(56.73±3.12)%、(47.23±1.77)%、(21.08±2.30)%,60 min时为(82.76±1.00)%、(64.75±1.77)%、(38.21±1.57)%,提示锦花清热胶囊对昆明小鼠有降低内毒素的作用。结论:锦花清热胶囊有显著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热毒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中药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内毒素类/副作用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医药学中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的选择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雪梅 周雪 +3 位作者 迟成涛 侯甲福 贾少华 李津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05-306,共2页
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每一种新药及其替代品的产生和每一种新治疗手段的发现,都离不开动物实验。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在动物实验中,选择适当的动物作为该项中药实验的实验动物对于实验... 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每一种新药及其替代品的产生和每一种新治疗手段的发现,都离不开动物实验。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在动物实验中,选择适当的动物作为该项中药实验的实验动物对于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华花楸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3
作者 孟令锴 侯甲福 李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百华花楸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对百华花楸果实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分离组分进行系统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乙酸乙酯组分与正丁醇组分的半数致... 目的:探讨百华花楸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对百华花楸果实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分离组分进行系统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乙酸乙酯组分与正丁醇组分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范围分别为41.23g·kg^-1(36.83~46.15g·kg^-1)、52.07g·kg^-1(42.94~63.14g·kg^-1);水组分与石油醚组分最大给药量(MLD)分别为88.77g·kg^-1、93.42g·kg^-1。结论:百华花楸果实乙醇提取物各分离组分毒性较低,用药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华花楸果实 乙醇提取物 半数致死量 最大给药量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炎见宁胶囊中苦玄参苷I_A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延春 侯甲福 刘世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见宁胶囊中苦玄参苷I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40∶6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1nm。结果:苦玄参苷IA在浓度为36.0~180.0μg.mL-1线性关...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见宁胶囊中苦玄参苷I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40∶6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1nm。结果:苦玄参苷IA在浓度为36.0~18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样品加样回收率为100.15%(n=6),RSD=0.4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炎见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见宁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玄参苷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