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某铁矿选厂流程考察工艺矿物学研究
1
作者 侯玮 鞠浩然 王峰 《现代矿业》 2025年第4期199-201,212,共4页
内蒙古某铁矿随着采场进入深部开采,矿石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铁精矿品质差、生产能耗高,为了从源头上理清矿石的性质、结构构造,对目的矿物磁铁矿的走向、单体解离度以及嵌布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一、二段磨矿效果较好,85... 内蒙古某铁矿随着采场进入深部开采,矿石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铁精矿品质差、生产能耗高,为了从源头上理清矿石的性质、结构构造,对目的矿物磁铁矿的走向、单体解离度以及嵌布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一、二段磨矿效果较好,85%以上的大粒径铁矿物得到单体解离,但分级效果差,部分单体解离的大粒径铁矿物以沉砂的形式返回到磨矿流程中,导致过磨和磨矿量增大。而三段球磨机针对细粒级的铁矿物磨矿效果欠佳,最终导致磨矿能耗增大,铁精矿品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工艺矿物学 单体解离 流程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面采空综放采场“C”型覆岩空间结构及其矿压控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玮 姜福兴 +2 位作者 王存文 冯增强 王道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三面采空综放采场"C"型覆岩空间结构运动的矿压显现规律和相关矿压控制技术.此类采场矿压控制的理论基础是采场"C"型覆岩空间结构运动及其与采动应力场的关系;其工程问题是工作面巷道和... 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三面采空综放采场"C"型覆岩空间结构运动的矿压显现规律和相关矿压控制技术.此类采场矿压控制的理论基础是采场"C"型覆岩空间结构运动及其与采动应力场的关系;其工程问题是工作面巷道和切眼围岩矿压加剧造成的灾害形式及其控制技术和因坚硬岩层断裂引起的冲击地压的可能性预测和防治技术.通过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的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矿压灾害监测技术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对岩层结构的认识和采取的监测控制技术是正确的,可以在条件相似的矿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覆岩空间结构 冲击地压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单向转弯巷道内传播及衰减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3
作者 侯玮 曲志明 骈龙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9-513,共5页
在应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瓦斯爆炸冲击波在转弯巷道内传播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转弯巷道内传播的冲击波,其压力、速度和温度等参数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衰减态势.在瓦斯爆炸初期,由于化学反应的存在而使冲... 在应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瓦斯爆炸冲击波在转弯巷道内传播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转弯巷道内传播的冲击波,其压力、速度和温度等参数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衰减态势.在瓦斯爆炸初期,由于化学反应的存在而使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参数不断增加;而在全部瓦斯混合气体反应结束后,压力、速度和温度的衰减较慢.通过实验数据、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数据的吻合程度较高,证明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冲击波 单向转弯巷道 传播 衰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综放工作面动压微震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玮 霍海鹰 +1 位作者 郭晓朋 李东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8,共3页
针对深部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动压控制难,精细防冲技术与装备不足的现状,利用井下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结合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对开采过程中的岩层空间破裂规律、断层构造活化规律及空间应力场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三维连续... 针对深部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动压控制难,精细防冲技术与装备不足的现状,利用井下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结合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对开采过程中的岩层空间破裂规律、断层构造活化规律及空间应力场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三维连续动态监测及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和预警。结果表明,微震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出工作面岩层破裂范围、煤柱稳定性及岩层运动异常区域,实现了冲击地压监测的超前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岩体破裂场 岩层运动 微震监测 超前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矿采空区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侯玮 霍海鹰 +1 位作者 田端信 李智慧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8,92,共4页
针对重组整合矿巷道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围岩稳定性差,掘进、支护困难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工业性试验,建立了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根据掘进巷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巷道掘进前高冒区充... 针对重组整合矿巷道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围岩稳定性差,掘进、支护困难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工业性试验,建立了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根据掘进巷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巷道掘进前高冒区充填注浆构成人工假顶及掘进时钻孔超前注浆提高围岩强度技术方法,提出了锚杆(索)网与料石墙工字钢混凝土背板棚联合支护的多层次综合支护技术方法,解决了采空区覆岩强度低、自承结构能力小的围岩控制技术难题。实践表明,采用综合控制技术有效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对类似条件下的井巷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加固 巷道支护 覆岩结构 采空区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及预测和防治 被引量:19
6
作者 侯玮 骈龙江 +1 位作者 郝彬彬 蒋勤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冲击地压发生地规律和破坏形式,提出了煤体冲击地压的预测技术,包括围岩变形监测法、钻屑法、电磁辐射探测法、微地震监测法四种方法,并针对冲击地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本文简要阐述了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冲击地压发生地规律和破坏形式,提出了煤体冲击地压的预测技术,包括围岩变形监测法、钻屑法、电磁辐射探测法、微地震监测法四种方法,并针对冲击地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包括诱发爆破、卸载爆破、宽巷掘进、卸压钻孔等技术手段。由于冲击地压随着采深增加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矿压灾害,只有采用先进的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体系才能保证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预防 应力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覆岩空间结构采场岩层运动规律及动压致灾机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侯玮 霍海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269-274,共6页
针对"C"型覆岩空间结构采场采动阶段岩层运动与矿压关系,研究三面采空孤岛采场岩层运动规律,揭示了工作面开采初期和开采期间岩层运动诱发动力灾害规律,通过采动应力环境下静压分析和动压分析以及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的方法总... 针对"C"型覆岩空间结构采场采动阶段岩层运动与矿压关系,研究三面采空孤岛采场岩层运动规律,揭示了工作面开采初期和开采期间岩层运动诱发动力灾害规律,通过采动应力环境下静压分析和动压分析以及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的方法总结出三面采空孤岛采场动压致灾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基于微地震定位监测结果揭示"C"型覆岩空间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化特征,验证了"C"型覆岩空间结构采场采动阶段诱发动力灾害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空间结构 岩层运动 矿山压力 微地震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和多因素耦合法的冲压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侯玮 秦玄烨 +2 位作者 陈伊涛 董云龙 苗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针对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多样性而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在某一工作面开采前期采用多因素耦合法,对煤岩结构、地质结构、覆岩空间结构运动和预留煤柱等5个影响因素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危险性分析;并划分出工作面的危险区域及其程度;最后... 针对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多样性而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在某一工作面开采前期采用多因素耦合法,对煤岩结构、地质结构、覆岩空间结构运动和预留煤柱等5个影响因素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危险性分析;并划分出工作面的危险区域及其程度;最后,在开采过程中采用微震监测的方法分析5个因素所影响的区域,并分别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运用微震监测和多因素耦合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冲击地压的预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耦合 微震监测 危险性 危险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单井水窜动态诊断与综合识别 被引量:9
9
作者 侯玮 郭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2-775,共4页
广义水窜是指注入水从注水井进入储层后没有有效驱油的现象,其危害主要包括:浪费部分注入水、增大产出液处理成本,甚至破坏井筒设备等。因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使得复杂断块油藏在水驱过程中极易发生水窜问题,所以,迅速、准确地识别单... 广义水窜是指注入水从注水井进入储层后没有有效驱油的现象,其危害主要包括:浪费部分注入水、增大产出液处理成本,甚至破坏井筒设备等。因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使得复杂断块油藏在水驱过程中极易发生水窜问题,所以,迅速、准确地识别单井水窜发生的时间并寻找其成因,是开展控水、增油工作的重要基础。文中引入新型水驱动态诊断方法,以其双对数Y-QL图为工具实现单井水窜的动态诊断;利用现场单井月报数据,综合识别水窜发生的具体时间及可能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水驱机理与水窜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油藏水驱过程中油-水两相关系,即当符合水驱机理时,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当水窜发生时,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单井水窜的动态诊断与综合识别,有助于加强油藏工程师与现场工程师的合作,减少措施不当或措施过渡引起的水窜。经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单井水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二次开发 水窜 水驱机理 油-水两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稳定性的复杂断块油藏水驱产量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玮 郭杰 贺成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5,共6页
根据不同的采收机理,将油藏系统划分为四个生产阶段。重点分析油藏系统在水驱阶段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据此加强对油藏的管理及精细描述。从物理意义方面改进标准Yang氏水驱动态诊断方法,利用油藏系统在水驱阶段的稳定性和改进... 根据不同的采收机理,将油藏系统划分为四个生产阶段。重点分析油藏系统在水驱阶段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据此加强对油藏的管理及精细描述。从物理意义方面改进标准Yang氏水驱动态诊断方法,利用油藏系统在水驱阶段的稳定性和改进后的方法对复杂断块油藏进行产油量预测。在进行产量预测时无需计算油藏的孔隙体积,故该方法更适合于含油区域较为分散的复杂断块油藏。通过现场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知:基于系统稳定性的复杂断块油藏水驱产量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可以实现月产油量的预测,通过预测产油量与实际产油量的对比可以及时的发现油藏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措施成效,从而加强对油藏的动态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系统 系统稳定性 水驱 复杂断块油藏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冲击矿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侯玮 姜福兴 霍海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3,87,共3页
介绍了某煤矿己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在掘进过程中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其治理过程是先分析冲击危险程度,确定冲击危险指数,再采用电磁辐射仪和钻屑法进行预测预报,对危险区段立即采用卸压爆破技术进行防治。
关键词 冲击矿压 预测预报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胞质雄性不育增产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玮 苏波 +2 位作者 王国胜 闫保罗 邹仁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089-6090,共2页
对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多种利用方式进行了增产因素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系、制种试验中不育系的处理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恢复型不育单交种和雄性不育化单交种的增产机理一致,都是通过降低穗长的变异系数,提高果穗的整齐度对产量... 对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多种利用方式进行了增产因素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系、制种试验中不育系的处理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恢复型不育单交种和雄性不育化单交种的增产机理一致,都是通过降低穗长的变异系数,提高果穗的整齐度对产量产生影响。雄性不育与人工去雄的作用基本一致,都能对制种和大田生产起到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系 增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冲击矿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玮 姜福兴 霍海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64,共2页
论文系统介绍了某煤矿己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在掘进过程中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其治理过程是先分析冲击危险程度,确定冲击危险指数,再采用电磁辐射仪和钻屑法进行预测预报,对危险区段立即采用卸压爆破技术进行防治。
关键词 冲击矿压 预测预报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山矿综采面过褶皱构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玮 贾大伟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13-15,共3页
针对凤凰山矿在回采过程中遇到褶皱构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抬架炮采法",即"安全检查—吊架吊溜(垫板梁)—炮采—维护顶板—机组扫煤通过—拉架—推溜—清煤"如此循环作业的处理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安全可... 针对凤凰山矿在回采过程中遇到褶皱构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抬架炮采法",即"安全检查—吊架吊溜(垫板梁)—炮采—维护顶板—机组扫煤通过—拉架—推溜—清煤"如此循环作业的处理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避免了工作面搬家和对煤炭资源的浪费,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对类似条件下的回采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构造 顶板管理 回采工作面 炮采 支架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AHP-熵权的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苑希民 高瑞梅 +1 位作者 田福昌 侯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AHP 熵权法 洪涝灾害评估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冷凝式燃气锅炉的节能与环保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玮 张洪柱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30期147-147,共1页
天然气锅炉相比燃煤锅炉虽然在环保方面优势突出,但其排出的烟气中存在大量潜热的水蒸气,造成不可忽视的热损失,所以人们尝试通过应用冷凝式燃气锅炉,使其在保持天然气锅炉的环保性的同时,节能效果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冷凝式... 天然气锅炉相比燃煤锅炉虽然在环保方面优势突出,但其排出的烟气中存在大量潜热的水蒸气,造成不可忽视的热损失,所以人们尝试通过应用冷凝式燃气锅炉,使其在保持天然气锅炉的环保性的同时,节能效果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冷凝式燃气锅炉的节能和环保特性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冷凝式燃气锅炉的推广应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式燃气锅炉 节能 环保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放顶煤开采下煤层应力场-渗流场耦合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洪宝 荆士杰 +4 位作者 李作泉 刘超 张鸿伟 侯玮 李新潮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3,共13页
为了研究高应力区煤体在放顶煤开采方式下的应力场-渗流场的耦合演化规律,以横观各向同性下的火柴棍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由煤基质和裂隙组成的弹性系统,建立了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模型,并结合采场应力场空间分布规律,构建煤... 为了研究高应力区煤体在放顶煤开采方式下的应力场-渗流场的耦合演化规律,以横观各向同性下的火柴棍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由煤基质和裂隙组成的弹性系统,建立了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模型,并结合采场应力场空间分布规律,构建煤层增透率空间分布模型。在改变围压、轴压和气体压力的条件下,将渗透率模型和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并将增透率空间分布模型与顺层抽采钻场的瓦斯抽采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体渗透率随载荷与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并呈指数型;渗透率模型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煤体渗透率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变化,与多组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均大于0.9;增透率空间分布随距离增大呈指数下降,可分成4个阶段:原岩稳定阶段、增压降低阶段、卸压增加阶段、破坏稳定阶段;根据增透率模型和现场数据对比,煤层在卸压增加阶段和破坏稳定阶段处于增透状态,煤层增透范围Lr=55.62 m;煤层增透率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煤层增透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与现场数据的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均大于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渗透率模型 增透率模型 增透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层作业平台的研制及应用
18
作者 侯玮 陈伊涛 +2 位作者 董云龙 秦玄烨 苗飞 《煤矿机械》 2015年第7期258-260,共3页
针对大断面巷道掘进过程中,临时双层作业平台稳定性差,拆架和移架过程费时费工,难以满足掘进支护的有序交替的问题,研制能够插入岩壁的作业平台,其具有安全性好、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微调性、成本小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经实践证明具... 针对大断面巷道掘进过程中,临时双层作业平台稳定性差,拆架和移架过程费时费工,难以满足掘进支护的有序交替的问题,研制能够插入岩壁的作业平台,其具有安全性好、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微调性、成本小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经实践证明具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作业平台 伸缩杆 安全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换热器的节能应用研究
19
作者 侯玮 张洪柱 +1 位作者 刘晨 马倩影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2S期53-54,共2页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切实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复合相变换热器具有维持受热面最低壁温较高水平的同时,还能大幅度的降低金属设备温度,且壁温可调可控,能消除低温腐蚀、改善...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切实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复合相变换热器具有维持受热面最低壁温较高水平的同时,还能大幅度的降低金属设备温度,且壁温可调可控,能消除低温腐蚀、改善热污染和节约能源提供有效的途径。文章阐述了复合相变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此项技术在节能应用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换热器 节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无醛耐久定形整理剂BTCA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许炯 王学杰 +1 位作者 侯玮 程胜松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无甲醛DP整理剂BTCA(1,2,3,4-丁烷四羧酸)的合成、结构特点及用于织物DP整理的前景。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防皱整理剂 合成 应用 BTCA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