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压湿法炼锌过程中镓的富集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树梁
滕年高
+5 位作者
饶帅
戴文灿
刘志强
曹洪杨
王东兴
马致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针对冶炼厂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镓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采用XRD、SEM-EDS与ICP-AES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溶液及渣物相进行分析,对预中和、锌粉置换过程影响镓回收率低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一段浸出液预中和过程中由于...
针对冶炼厂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镓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采用XRD、SEM-EDS与ICP-AES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溶液及渣物相进行分析,对预中和、锌粉置换过程影响镓回收率低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一段浸出液预中和过程中由于酸度过低导致镓与黄钾铁矾或铅黄钾铁矾共沉淀的现象是导致镓损失的原因。在锌粉置换过程中,单纯依靠锌粉提高pH无法使镓完全沉淀。据此提出在预中和过程中通过将预中和终点酸度控制为6 g/L,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85℃,以避免镓损失;在置换阶段采用先中和再置换的方法:先使用优质氧化锌7 g/L进行中和反应1 h,然后加入锌粉3 g/L反应1 h,反应温度85℃。经优化后,镓沉淀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浸出
湿法炼锌
镓
中和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压湿法炼锌过程中镓的富集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树梁
滕年高
饶帅
戴文灿
刘志强
曹洪杨
王东兴
马致远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04365,52104395,422772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903604,2021YFC2902602)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A1515030145,2023A1515011847)
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23GDASQNRC-0206)。
文摘
针对冶炼厂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镓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采用XRD、SEM-EDS与ICP-AES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溶液及渣物相进行分析,对预中和、锌粉置换过程影响镓回收率低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一段浸出液预中和过程中由于酸度过低导致镓与黄钾铁矾或铅黄钾铁矾共沉淀的现象是导致镓损失的原因。在锌粉置换过程中,单纯依靠锌粉提高pH无法使镓完全沉淀。据此提出在预中和过程中通过将预中和终点酸度控制为6 g/L,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85℃,以避免镓损失;在置换阶段采用先中和再置换的方法:先使用优质氧化锌7 g/L进行中和反应1 h,然后加入锌粉3 g/L反应1 h,反应温度85℃。经优化后,镓沉淀率可达100%。
关键词
氧压浸出
湿法炼锌
镓
中和
置换
Keywords
oxygen pressure leaching
zinc hydrometallurgy
gallium
neutralization
replacement
分类号
TF843.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压湿法炼锌过程中镓的富集
侯树梁
滕年高
饶帅
戴文灿
刘志强
曹洪杨
王东兴
马致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