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女性年龄分层与颈总动脉结构重塑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侯新燕 黄晓玲 高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095-4098,共4页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评估增龄对成年女性颈总动脉形态的影响。3 886例成年女性每10岁为一个年龄层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成年女性颈总动脉的管径及内-中膜的厚度。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女性自20岁起,各年龄层的颈总动脉的管径和内-中膜的厚...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评估增龄对成年女性颈总动脉形态的影响。3 886例成年女性每10岁为一个年龄层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成年女性颈总动脉的管径及内-中膜的厚度。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女性自20岁起,各年龄层的颈总动脉的管径和内-中膜的厚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50岁以后血管老化增速。年龄对女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大于颈总动脉管径。血管管径因IMT增长而代偿性扩张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增龄可使成年女性颈总动脉发生衰老性结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颈总动脉重塑 增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普查初步报道及资料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宏艳 刘端祺 +5 位作者 范萍 黄其敏 侯新燕 彭雁 矫健 吕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4-65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查体、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诊断中国人乳腺癌的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宏艳 梁峰 +4 位作者 刘端祺 范萍 彭雁 侯新燕 矫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查体、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在诊断中国人乳腺癌中的价值,并比较3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其联合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同期乳腺普查和门诊发现的112例可疑乳腺癌的病例(普查组38例,门诊组74例)均进行乳腺查体、超声... 目的评价临床查体、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在诊断中国人乳腺癌中的价值,并比较3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其联合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同期乳腺普查和门诊发现的112例可疑乳腺癌的病例(普查组38例,门诊组74例)均进行乳腺查体、超声及X线检查,并作穿刺或手术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3种检查的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分别计算出各自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κ值。结果112例可疑乳腺癌病例中有61例乳腺癌,51例良性病变。乳腺临床查体、超声、X线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68.85%、88.52%、72.13%;特异度分别为88.23%、21.57%、56.86%;准确度分别为77.68%、58.04%、65.18%。三者两两联合后,乳腺超声与X线检查的灵敏度最高,为98.36%(P<0.05),但特异度差,仅为3.92%(P<0.05),准确度为55.36%,而临床查体与X线联合检查的灵敏度虽然较低,为85.25%,但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分别为56.86%和70.27%。结论临床查体、乳腺超声、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各有特点。其中乳腺超声的灵敏度最高(P<0.05),临床查体的特异度最好(P<0.05),X线检查对癌前病变及0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最高(P<0.05)。若三者联合使用,可以互相补充,减少漏诊,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满足大规模乳腺癌普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X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Ⅰ期乳腺癌28例的临床与影像特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宏艳 刘端祺 +4 位作者 梁峰 范萍 彭雁 侯新燕 矫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8-620,共3页
目的通过对0~Ⅰ期(早期)乳腺癌病例的钼靶X线、超声及临床查体特点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0~Ⅰ期乳腺癌术前均行临床查体、双侧钼靶X线摄片和全乳腺超声扫描。结果临床查体对0~Ⅰ期早期乳腺癌的... 目的通过对0~Ⅰ期(早期)乳腺癌病例的钼靶X线、超声及临床查体特点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0~Ⅰ期乳腺癌术前均行临床查体、双侧钼靶X线摄片和全乳腺超声扫描。结果临床查体对0~Ⅰ期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57.1%(16/28),超声、钼靶X线摄片可达85.7%(24/28)和89.3%(25/28)。早期乳腺癌临床表现仍以乳腺内肿块为主,占诊断阳性病例的87.5%(14/16),X线摄片特点以结节肿块影为主,占56%(14/25),低回声实性占位为早期乳腺癌主要的超声特点,所占比例为占75%(18/24)。8例0期乳腺癌中,X线摄片诊断符合率为100.0%(8/8),超声和临床查体均为50%(4/8),以钼靶摄片上的恶性钙化为其主要表现。超声诊断Ⅰ期乳腺癌的符合率为100.0%(20/20),X线摄片、临床查体分别为85.0%(17/20)和40%(8/20),超声检查对于年轻、致密性腺体具有优势。结论早期乳腺癌无论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可出现不典型特征,乳腺X线摄片、超声及临床查体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诊断时又各有疏漏,应综合考虑,互相弥补,当其中一项高度疑为乳腺癌时,均应予以重视,及时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早期 乳房X线摄影术 钼靶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断喙雏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脾脏中Bcl-2和Fas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婉莹 侯新燕 +3 位作者 闫峰宾 韩瑞丽 孙桂荣 康相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2-136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喙应激条件下雏鸡生长性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脾脏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oma/leukemia-2,Bcl-2)和Fas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固始鸡公雏360... 本试验旨在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喙应激条件下雏鸡生长性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脾脏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oma/leukemia-2,Bcl-2)和Fas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固始鸡公雏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其中A、B、C组均为断喙组,饮水中分别添加40、60和80mg/kg的GABA;D组不断喙,不添加GABA;E组断喙,不添加GABA。结果表明:1)断喙应激导致雏鸡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添加GABA可以提高采食量和体重;2)断喙应激引起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升高,第1、5天E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添加80mg/kg GABA显著降低了血清IL-1β含量(P<0.05);与D组相比,断喙后第1、7天E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添加80mg/kg GABA后显著降低(P<0.05);3)E组第1、3、7天脾脏中促凋亡基因Fas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D组,添加GABA后下降,且随着GABA剂量加大而进一步降低(P<0.05),添加80mg/kg GABA可轻度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GABA在改善断喙应激雏鸡生长性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同时添加GABA抑制了断喙应激后雏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脾脏中促凋亡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的升高,且添加80mg/kg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断喙应激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