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胶纳米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侯振建 付子林 +1 位作者 陈俊生 刘路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9-200,共2页
研究了以蜂胶、水、吐温80组成的纳米乳体系和乳酸、蔗糖酯对蜂胶纳米乳的影响。蜂胶吐温用量比介于1:5~1:7之间可形成澄清稳定的纳米乳体系。
关键词 蜂胶 纳米乳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糖色素色率测定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侯振建 岳春 王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研究证明,焦糖色素目前的色率测定方法有误。本文确定了新的测定方法。该法可靠性良好,可反映实际呈色情况。
关键词 焦糖色素 色率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尾藻中提取高粘度海藻酸钠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振建 刘婉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7-48,共2页
以马尾藻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法提取出高粘度海藻酸钠。粘度达1300mPa·s,收率23.7%。
关键词 马尾藻 海藻酸钠 离子交换法 水产成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藻海藻酸钠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侯振建 王峰 刘婉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自马尾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经腹腔注射(200mg/kg体重·d)于荷瘤小鼠体内。连续给药9d后测定小鼠瘤重,实验显示马尾藻海藻酸钠对小鼠艾氏腹水瘤、内瘤S-180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抑瘤率分别为31.76%和30.43%。
关键词 马尾藻 海藻酸钠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酵母破壁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振建 王丽君 +1 位作者 李明浩 杨鑫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研究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酵母含量、pH值对酵母细胞破壁的影响。以破壁前后酵母细胞的数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来衡量酵母细胞的破壁率,确定最佳破壁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酵母含量为4%、pH 6.0、微波功率600W条件... 研究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酵母含量、pH值对酵母细胞破壁的影响。以破壁前后酵母细胞的数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来衡量酵母细胞的破壁率,确定最佳破壁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酵母含量为4%、pH 6.0、微波功率600W条件下,微波处理40min,添加1%的质量比为1∶1的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3%的NaCl,在55℃恒温自溶2h后即可得到最佳的破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自溶 酵母细胞 破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振建 王帅领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79,共2页
对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同时进行 ,接入 3 %的麦曲和0 6%的生料曲 ,于 2 6℃左右发酵 ,可制得一种营养丰富 。
关键词 生料法 酿造 黄酒 生料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芦荟醋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振建 李海伟 王秀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3-34,共2页
以芦荟汁和蜂蜜为原料,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制醋饮料。通过实验确定:芦荟汁和蜂蜜的加入量分别为30%、20%;活性干酵母和醋母的接入量分别为0.2%、10%;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温度分别为25℃、30℃。
关键词 芦荟 深层发酵 醋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冰淇淋的配方及工艺条件 被引量:5
8
作者 侯振建 杜海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6期37-38,共2页
对酸奶冰淇淋的配方和具体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着重探讨了酸奶的生产工艺、酸奶的加入量、添加顺序、稳定剂等对冰淇淋质量的影响。即酸奶加入 2 0 % ,于均质前加入 ,在 40℃均质 ,稳定剂选用黄原胶 0 0 2 5%、刺槐豆胶 0 0 2 5%、耐... 对酸奶冰淇淋的配方和具体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着重探讨了酸奶的生产工艺、酸奶的加入量、添加顺序、稳定剂等对冰淇淋质量的影响。即酸奶加入 2 0 % ,于均质前加入 ,在 40℃均质 ,稳定剂选用黄原胶 0 0 2 5%、刺槐豆胶 0 0 2 5%、耐酸CMC 0 0 3 5%、瓜尔豆胶 0 12 %、蔗糖酯 0 15%、单甘酯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冰淇淋 配方设计 生产工艺 稳定剂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深加工食品开发和食品“天然度”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振建 王丽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天然深加工食品是指符合该类食品的过程控制和产品安全标准,农产品原料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不添加有机合成物质,天然度≥99.3%的食品。阐述建立天然深加工食品生产监管体系的意义,提出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食品"天然度"的检测方法... 天然深加工食品是指符合该类食品的过程控制和产品安全标准,农产品原料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不添加有机合成物质,天然度≥99.3%的食品。阐述建立天然深加工食品生产监管体系的意义,提出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食品"天然度"的检测方法,并论述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天然深加工食品的开发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食品 深加工 天然度 同位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与食品伦理道德体系建设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振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5-378,共4页
本文认为,应该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中不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符合人体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绝大多数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是靠伦理道德约束的,法律法规也只有在借助于道... 本文认为,应该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中不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符合人体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绝大多数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是靠伦理道德约束的,法律法规也只有在借助于道德被提升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才能有效实施。“法德并济”是必要的。文章提出了食品伦理道德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制定食品伦理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塑造道德楷模、强化舆论宣传、培育企业自我监督机制、利用利益机制调控、建立企业的信用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伦理道德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食品主料的重新定义和类别界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振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8-240,共3页
针对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食品主料的定义和种类界定存在的问题,根据逻辑学规则和食品学科发展趋势,对食品主料、食品配料、食品添加剂等原料类别重新进行定义和种类界定,论述食品添加剂、配料和主料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 食品原料 食品主料 食品配料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啤酒修饰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振建 曾新安 李海 《酿酒》 CAS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啤酒 修饰技术 概念定义 应用 黑啤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香精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振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6-159,共4页
介绍了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化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增稠剂、食品加工助剂、变性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热反应香精、粉末香精、乳化香精和其他香精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香精中使用食... 介绍了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化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增稠剂、食品加工助剂、变性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热反应香精、粉末香精、乳化香精和其他香精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香精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执行GB2760-2007的关系,指出食品添加剂在香精中的应用应视为食品添加剂的复配,应该注意避免因香精中添加剂剂量过多,导致食品中添加剂含量超标。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研究、多样化、天然化、复配使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食品配料 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液态法生产低度乳酸黄酒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振建 卫红春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42,共3页
though the liquifaction of a-starch enzyme,the saccharification of nurtured purely Rhizopus and Aspergillus niger ,and the fermention of the flavoured lacto-bacteriaceae and the yellow rice wine pure yeast.Then the ye... though the liquifaction of a-starch enzyme,the saccharification of nurtured purely Rhizopus and Aspergillus niger ,and the fermention of the flavoured lacto-bacteriaceae and the yellow rice wine pure yeast.Then the yellow rice wine is stored in a closed condition by using low and high temperature in turn.Finally using the liquid ettracted from plant as nutrition material of yeast and flavor material.Turn out kind of low alcohol and lactic acid yellow rice wine with light and extra flav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液态法生产 低度乳酸黄酒 乳酸发酵 工艺条件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研选题方法
15
作者 侯振建 李娟 +1 位作者 马五彩 沈素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68,共3页
介绍了食品科研选题的步骤和技巧。选题步骤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等;选题技巧包括:用替换研究要素的方法选题、学科交叉处选题、移植方法选题等。并从选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六个... 介绍了食品科研选题的步骤和技巧。选题步骤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等;选题技巧包括:用替换研究要素的方法选题、学科交叉处选题、移植方法选题等。并从选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六个方面针对食品科研选题原则做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科研选题 选题步骤 科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花粉酒的研制
16
作者 侯振建 王帅领 余军锁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0,共2页
采用糯米粉糖化液与经生物法破壁的蜂花粉按 2 0 :1混合 ,接入高活性产香酵母 0 .2 %及适量乳酸菌 ,于 2 7± 1℃下发酵 ,制得一种营养丰富。
关键词 糯米粉糖化液 生物法破壁 蜂花粉 活性花粉酒 乳酸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花生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玉巧 岳春 侯振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4,共3页
酸性花生乳易引起脂肪上浮或凝集成团及蛋白质沉淀。本文从产品浓度、稳定剂、乳化剂选择及杀菌条件三方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浓度12%左右(其中乳固体4%),混合乳化剂量为0.1%(单甘酯:蔗糖酯=6:4),CMC、果胶、六偏磷... 酸性花生乳易引起脂肪上浮或凝集成团及蛋白质沉淀。本文从产品浓度、稳定剂、乳化剂选择及杀菌条件三方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浓度12%左右(其中乳固体4%),混合乳化剂量为0.1%(单甘酯:蔗糖酯=6:4),CMC、果胶、六偏磷酸钠加入量分别为0.3%、0.1%和0.1%,可大大增加饮料的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乳 酸性花生乳 稳定剂 乳化剂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法生产食醋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岳春 初峰 侯振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114,117,共3页
玉米去胚芽、粉碎、调浆,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再用糖化酶和根霉、黑曲霉进行双重糖化,然后全液态纯种酒精发酵,前期32℃通风培养,后期28℃静止培养可有效地提高发酵速度;最后全液态纯种醋酸发酵,30~32℃通风培养可达最佳效果.
关键词 液化 双重糖化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含溴酸钾的面包改良剂的研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丰丽 侯振建 卫红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2-53,共2页
研究以L—抗坏血酸(Vc)、偶氮甲酰胺(ADA)、硬脂酰乳酸钙(CSL)、碳酸钙、氯化铵、磷酸二氢钙为面包改良剂的原料。通过单因子及多因子正交试验,根据面包体积及感官判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分,选择出了一种不含溴酸钾的面包改良剂,其最佳... 研究以L—抗坏血酸(Vc)、偶氮甲酰胺(ADA)、硬脂酰乳酸钙(CSL)、碳酸钙、氯化铵、磷酸二氢钙为面包改良剂的原料。通过单因子及多因子正交试验,根据面包体积及感官判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分,选择出了一种不含溴酸钾的面包改良剂,其最佳配方为Vc600mg/kg、ADA45mg/kg、CSL2.0g/kg、CaCO30.0015%、NH4Cl0.002%、Ca(H2PO4)20.003%,且最佳添加量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 改良剂 配方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热反应鸡肉香精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尚军 侯振建 +1 位作者 李霞 杨聪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130,共2页
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热反应鸡肉香精。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加热条件对香精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300W,加热20min,加热温度90℃时制得的热反应鸡肉香精品质最佳。经与传统加热对照试验表明,微波加热制... 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热反应鸡肉香精。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加热条件对香精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300W,加热20min,加热温度90℃时制得的热反应鸡肉香精品质最佳。经与传统加热对照试验表明,微波加热制备的热反应鸡肉香精质量大大提高,反应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热反应鸡肉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