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 被引量:8
1
作者 侯惠勤 《理论视野》 CSSCI 2008年第10期13-16,共4页
执政党要分清两种利益诉求:当权者的利益诉求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何协调好这两种利益诉求,是执政党所必须面对的挑战。新时期,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利益诉求 理论创新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人文精神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惠勤 《理论视野》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虽然,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没有放在重要的方面进行研究,但不是说马克思主义不关注人的问题,实际上,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今天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发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文精神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惠勤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2007年11月12-13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十七大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研讨会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 2007年11月12-13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十七大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研讨会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河海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苏警官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史观特质"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在此编选了5篇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创新 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 解放 民主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弱化的积极回应——评黄明理博士《社会主义道德信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惠勤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6期106-,共1页
关键词 信仰论 道德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的慧眼 大众的心声——读李瑞环同志的《看法与说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惠勤 《理论视野》 CSSCI 2013年第5期5-7,19,共4页
李瑞环同志新出的《看法与说法》一书,论题广泛、思想深刻,从人民利益出发,形成了连贯、鲜明和富有生命力的核心价值观,对于重大问题的看法都有根基、有特色、有深度、有创意,而对相应问题的说法则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读后有助于... 李瑞环同志新出的《看法与说法》一书,论题广泛、思想深刻,从人民利益出发,形成了连贯、鲜明和富有生命力的核心价值观,对于重大问题的看法都有根基、有特色、有深度、有创意,而对相应问题的说法则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读后有助于理论工作者认清自身使命,把看法和说法统一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看法 说法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读原著,联系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惠勤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2008年11月22-24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2008年11月22-24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河海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学者应邀赴会。本刊从与会学者的发言稿中,编选了这组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意识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京大学 批判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惠勤 《常熟高专学报》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12 0年前世界伟人马克思去世了。然而 ,他的精神则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留在了人世。一个多世纪以来 ,它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革命实践。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领导... 12 0年前世界伟人马克思去世了。然而 ,他的精神则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留在了人世。一个多世纪以来 ,它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革命实践。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领导人民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依然在场 ,他将继续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中焕发出自己的辉煌。这组笔谈 ,旨在通过缅怀马克思 ,继续深入理解和发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以表达我们坚定不移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懈探索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功能 价值 世界观 方法论 革命批判功能 制度化辩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矛盾性质二重性的观点对于化解矛盾的意义
8
作者 侯惠勤 《理论视野》 2007年第4期12-14,共3页
运用《正处》关于矛盾性质二重性观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矛盾问题。可以把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定性为“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个矛盾既有政治性质,又具有非对抗性,可以用和平方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内部矛盾 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