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海南黄花梨木与越南黄花梨木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思润 黄晓兰 +6 位作者 马艳芳 黄芳 林晓珊 马叶芬 朱志鑫 罗辉泰 吴惠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498,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研究了海南黄花梨木与越南黄花梨木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进行了鉴别。用电钻在黄花梨木上钻取少量粉末,采用SPME富集挥发性成分,经AB-FFAP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共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研究了海南黄花梨木与越南黄花梨木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进行了鉴别。用电钻在黄花梨木上钻取少量粉末,采用SPME富集挥发性成分,经AB-FFAP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共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并发现了可用于鉴别海南黄花梨木与越南黄花梨木的两对特征成分:2-(1,1-二甲基乙基)-5-庚基-5-甲基-1,3-二氧戊环-4-酮与2,6,10-三甲基-7,10-环氧-2,11-十二碳二烯-6-醇、2-甲基亚丁基-环戊烷与2-(5-甲基-2-呋喃基)丙醛,并利用其相对含量的关系对海南黄花梨木与越南黄花梨木进行鉴别。该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小、操作简便快速、不损害整体结构等特点,可用于黄花梨木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亦适用于海南黄花梨木与越南黄花梨木的树种鉴别,在家具、工艺品及原木等的鉴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固相微萃取 海南黄花梨木 越南黄花梨木 特征成分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沉香的特征成分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静斐 吴惠勤 +3 位作者 黄晓兰 林晓珊 侯思润 黄少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1-848,共8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不同产地天然沉香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别其挥发性成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沉香品质进行判断。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天然沉香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等化合物组成,但由于产地不同,其化...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不同产地天然沉香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别其挥发性成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沉香品质进行判断。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天然沉香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等化合物组成,但由于产地不同,其化学成分及含量均有很大差别。以沉香的6种特征性有效成分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沉香螺旋醇、沉香呋喃、苍术醇、白木香醛及其含量作为评价沉香品质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老挝沉香的特征成分总含量最高,约为20%;柬埔寨沉香其次,约为17%,而国产沉香(海南、广东东莞)的特征成分含量相对较低。表明老挝沉香的品质最好,柬埔寨沉香次之,但均优于国产沉香。该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特征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成分 不同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鉴别沉香真伪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惠勤 侯思润 +4 位作者 黄晓兰 林晓珊 朱志鑫 黄芳 马叶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9-1375,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沉香的成分进行研究,建立以特征成分鉴别沉香真伪的方法。通过SPME富集沉香的气味成分,GC-MS测定其化学组成,确定天然沉香的6种特征成分,并通过面积归一化确定特征成分在气味成分中的相...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沉香的成分进行研究,建立以特征成分鉴别沉香真伪的方法。通过SPME富集沉香的气味成分,GC-MS测定其化学组成,确定天然沉香的6种特征成分,并通过面积归一化确定特征成分在气味成分中的相对含量;通过沉香样品中气味成分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与天然沉香特征成分对比,判断沉香的真伪。SPME/GC-MS法具有样品用量小、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度高、特征性强、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适用于沉香气味成分的分析及真伪鉴别,且不破坏沉香收藏品的整体结构,已成功用于沉香药材及其工艺品等的真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沉香 成分分析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人工结香方法所得沉香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静斐 吴惠勤 +3 位作者 黄晓兰 林晓珊 马艳芳 侯思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6,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生物、化学及物理(火钻)法所得沉香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别,然后对这3种人工结香方法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沉香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等化合物组成,但由于结香方法不同...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生物、化学及物理(火钻)法所得沉香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别,然后对这3种人工结香方法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沉香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等化合物组成,但由于结香方法不同,其化学成分及含量有很大差别。以沉香的6种特征性有效成分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沉香呋喃、沉香螺旋醇、苍术醇、白木香醛及其含量作为评价沉香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中火钻法所得沉香中沉香螺旋醇的相对含量最高,约为5.5%;生物结香法所得沉香的特征成分的总含量最高,为16.6%;其次为火钻法所得的沉香,约为13.6%;化学法所得沉香的特征成分总含量相对较低。结果表明生物法的结香效果最好,其次为火钻法,均优于化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结香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N-丙烯酰氨基葡萄糖/PEGDA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王群芳 任力 +2 位作者 王迎军 姚咏嫦 侯思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7,共6页
采用紫外光交联技术制备可原位成型的N-丙烯酰氨基葡萄糖(AGA)/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考察凝胶成型过程中AGA/PEGDA体系组成的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冷冻... 采用紫外光交联技术制备可原位成型的N-丙烯酰氨基葡萄糖(AGA)/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考察凝胶成型过程中AGA/PEGDA体系组成的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冷冻干燥凝胶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同时考察了光引发剂质量浓度、AGA和PEGDA用量对水凝胶溶胀率和交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单元被成功引入到PEGDA凝胶网络中;光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6 g/L时,AGA/PEGDA体系的交联产率最佳;AGA用量增加会引起体系交联产率下降,而随PEGDA用量增加,体系交联产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AGA和PEGDA用量的增加都会导致凝胶溶胀率下降,AGA用量的增加还将使凝胶表面出现皱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光交联聚合 原位成型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