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立足“三着眼”以共同价值导向筑牢思想根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地 共同价值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三贴近” 培育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4年第5期74-75,共2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行动的指南。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贴近” 培育 精神层面 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2.5MV静电加速器加速管的研制
3
作者 侯德义 张桂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介绍了为25MV静电加速器研制的加速管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测试结果。该加速管已成功地用于国产J25MV质子静电加速器上。
关键词 静电加速器 加速管 性能测试 结构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奠定国家安全与大国地位的基石 “两弹”研制的故事
4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7年第6期75-77,共3页
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在新中国的建设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扬言如果朝鲜战争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不排除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用原子弹封锁中国。面对核讹诈、核威胁,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必须要作出自己的历... 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在新中国的建设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扬言如果朝鲜战争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不排除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用原子弹封锁中国。面对核讹诈、核威胁,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必须要作出自己的历史抉择。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的英明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核事业 侵朝战争 钱三强 中国核工业 邓稼先 历史抉择 科学技术人员 何泽慧 彭桓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淦昌:入党,可以多做工作
5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21年第7期65-67,共3页
王淦昌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核物理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78年6月,王淦昌告别了17年隐姓埋名的生活,从四川调回到北京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一个月之后兼任原子能所所长... 王淦昌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核物理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78年6月,王淦昌告别了17年隐姓埋名的生活,从四川调回到北京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一个月之后兼任原子能所所长。这时,他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但为了中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位古稀老人仍不知疲倦、呕心沥血。1979年12月1日,王淦昌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王淦昌年逾古稀,贡献卓著,在1950年由严济慈先生介绍参加“九三学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淦昌 第二机械工业部 严济慈 古稀老人 两弹一星 核物理学家 副部长 科学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身许国是爱国奋斗精神的最高境界
6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9年第6期61-63,共3页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奋斗精神的内涵就是深怀爱国报国情怀,为国家独立富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奋斗精神 国是 中华民族精神 艰苦奋斗 国家独立 总书记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堆一器”开启中国原子能时代
7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8年第8期34-37,共4页
2018年,曾开启了中国的原子能时代的“一堆一器”,在建成六十周年之际入选首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一堆一器”的建成,为中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大批新的学科,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 2018年,曾开启了中国的原子能时代的“一堆一器”,在建成六十周年之际入选首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一堆一器”的建成,为中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大批新的学科,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以“一堆一器”积累的技术和培养的人才为基础,带动了我国反应堆和加速器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核领域基础研究、核武器研制、先进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拓展,乃至新时代核工业创新发展、核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能事业 中国 科学技术研究 核武器研制 核工业 文化遗产 中央企业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科研院所文化创新实践
8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原子能院要实现“在国家核科技发展战略中地位不可或缺、作用不可替代、以开展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主的综合性国家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定位。
关键词 创新实践 院所文化 军工科研 科技发展战略 研究基地 科学技术 原子能 先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文化》是军工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9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22年第3期92-93,共2页
每当阅读《军工文化》杂志,我都倍感亲切,回想与《军工文化》杂志的渊源,感慨万千,有太多难忘的回忆浮现眼前。《军工文化》杂志是军工领域里很有分量的一份专业期刊,从2007年试刊到2022年,已创刊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 每当阅读《军工文化》杂志,我都倍感亲切,回想与《军工文化》杂志的渊源,感慨万千,有太多难忘的回忆浮现眼前。《军工文化》杂志是军工领域里很有分量的一份专业期刊,从2007年试刊到2022年,已创刊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富成果的时期,也是中国强盛起来的年代,更是科技强军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全体军工人而言,无疑也是激情燃烧的十五年。《军工文化》杂志历经十五个年头的春华秋实,不仅成长为全国优秀刊物,更是紧密伴随我国军工发展的历程,忠诚记录并见证着国防工业前进的每一个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工文化 军工领域 精神家园 专业期刊 科技强军 国防工业 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军工精神在创新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10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6年第5期79-80,共2页
"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精神,因当年原子能院代号为"北京四〇一所",因此命名为"四〇一精神"。
关键词 支柱作用 精神 创新 军工 严谨求实 原子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脊梁——原子能院建院67周年的记忆
11
作者 侯德义 《军工文化》 2017年第11期80-83,共4页
原子能院67年的发展历程中,在这里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有67位,他们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脊梁。
关键词 科学事业 原子能 中国 记忆 两院院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健康评估指标、框架及程序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烜桢 骆永明 侯德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7-624,共8页
土壤健康已经成为土壤学中的研究热点。对土壤健康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进行土壤健康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具有多种属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科学地进行土壤健康评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回顾了土壤健康概念的发展历... 土壤健康已经成为土壤学中的研究热点。对土壤健康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进行土壤健康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具有多种属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科学地进行土壤健康评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回顾了土壤健康概念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进行土壤健康评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及其表征意义;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土壤健康评估框架及其适用性,梳理了土壤健康评估的一般程序,并指出我国未来的土壤健康评估应该关注碳汇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环境指标。本文旨在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壤健康评估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 评估方法 指标 最小数据集 土壤健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13 串列加速器重离子扫描辐照装置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灿哲 侯德义 +5 位作者 张桂莲 胡跃明 陶宇 葛继云 杨志仁 苏胜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介绍了HI-13串列加速器重离子扫描辐照装置的研制结果。其技术和工艺有如下特点:(1)能对100—200MeV能区的重离子进行扫描;(2)采用二维(x,y)扫描方式;(3)小巧紧凑的扫描磁铁;(4)特制的磁极内陶瓷束... 介绍了HI-13串列加速器重离子扫描辐照装置的研制结果。其技术和工艺有如下特点:(1)能对100—200MeV能区的重离子进行扫描;(2)采用二维(x,y)扫描方式;(3)小巧紧凑的扫描磁铁;(4)特制的磁极内陶瓷束流管道;(5)使用了三角波扫描磁场电源;(6)紧凑精密的扫描靶室和辐照传动靶室。该装置可满足核孔膜高级滤材、大功率快速电子器件改性以及生物样品等重离子均匀辐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扫描磁铁系统 辐照装置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扫描磁铁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灿哲 侯德义 +2 位作者 张桂莲 葛继云 侯荣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文章给出重离子(100—200MeV)扫描磁铁物理设计的实用公式,指出这种磁铁系统工艺设计中应考虑的事项,并给出扫描磁铁系统的研制和实测结果。该磁铁最大可产生050T(P-P)的交流磁场,重复频率为50Hz,通过3m... 文章给出重离子(100—200MeV)扫描磁铁物理设计的实用公式,指出这种磁铁系统工艺设计中应考虑的事项,并给出扫描磁铁系统的研制和实测结果。该磁铁最大可产生050T(P-P)的交流磁场,重复频率为50Hz,通过3m的漂移管道可将165MeV79Br(14+)的离子扫宽0、4m,满足了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辐照PET一类膜材的要求,为生产核微孔膜高级滤材提供基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扫描磁铁系统 加速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13 串列加速器框架式电阻分压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桂莲 秦久昌 +7 位作者 侯德义 杨丙凡 隗永学 张秋红 张灿哲 王立永 孟波 胡跃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在HI 13串列加速器上的电阻分压系统中 ,以玻璃釉膜电阻替代原合成膜电阻 ,电阻阻值稳定 ,耐高压性能良好 ,提高了HI
关键词 HI-13串列加速器 分压电阻 框架式电阻 技术改造 玻璃釉膜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核孔膜辐照专用束流线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久昌 张桂莲 +7 位作者 崔心炜 胡跃明 杨丙凡 阚朝新 苏胜勇 任印 张炎 侯德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0-552,共3页
所研制的HI 13串列加速器核孔膜辐照束流线没有采用扫描装置 ,但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使束流展宽面积大于 30mm× 30 0mm ,束流均匀度好于 80 %。辐照真空盒中安装有观察窗和荧光屏 ,可观测束流展宽尺寸 ;在 y方向移动的法拉第筒 ,... 所研制的HI 13串列加速器核孔膜辐照束流线没有采用扫描装置 ,但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使束流展宽面积大于 30mm× 30 0mm ,束流均匀度好于 80 %。辐照真空盒中安装有观察窗和荧光屏 ,可观测束流展宽尺寸 ;在 y方向移动的法拉第筒 ,用于测量束流稳定度 ;在x方向移动的三法拉第筒装置 ,用于测量束流的均匀性。束流线已提供使用 ,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孔膜 束流均匀度 HI-13串列加速器 辐照束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十年运行、维修与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丙凡 秦久昌 +23 位作者 张灿哲 胡跃明 姜永良 张桂莲 杨为民 关遐令 侯德义 苏胜勇 杨志仁 阚朝新 刘德忠 王立勇 包轶文 游曲波 杨涛 张焱 柴世琴 连莉 崔心炜 周立鹏 杨宝君 张秋红 刘贵明 朱佳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对HI-13串列加速器十年来的运行、维修与改进工作进行简要总结,给出了有关统计数据,并重点概述了在重大设备国产化和加速器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输电梯 分压电阻 剥离器 运行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丙凡 秦久昌 +22 位作者 张桂莲 苏胜勇 黄青华 胡跃明 关遐令 杨志仁 杨涛 阚朝新 范宏盛 彭朝华 隗永学 张秋红 方玉庆 夏清良 刘德中 杨宝君 侯德义 孟波 陈楠 金春生 刘春江 任印 周立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3-518,共6页
HI 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用1根243 8cm和7根223 5cm的加速管替代了已使用16年之久的8根182 9cm加速管。为配合新加速管的安装,对加速器的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加速器的死区结构、充电系统、电阻分压系统进行了改造,重... HI 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用1根243 8cm和7根223 5cm的加速管替代了已使用16年之久的8根182 9cm加速管。为配合新加速管的安装,对加速器的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加速器的死区结构、充电系统、电阻分压系统进行了改造,重新设计制作了加速管入口栅网透镜及供电和控制系统,研制了新的输电梯死区惰轮。改造后的加速器头部电压达15 07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加速管 技术改造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中的(微)塑料污染:来源、迁移、环境生态效应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0
19
作者 李鹏飞 侯德义 +2 位作者 王刘炜 吴唯民 潘仕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330,共17页
近年来,继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后,土壤微塑料的环境风险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的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阐明了当前国内外农田微塑料污染现... 近年来,继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后,土壤微塑料的环境风险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的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阐明了当前国内外农田微塑料污染现状;详细论述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以及不同源对农田微塑料污染的潜在贡献;对农田微塑料污染现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采样方案和微塑料的提取技术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探讨了微塑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老化、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等环境行为和归趋,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应和生态风险,并重点关注了微塑料污染对于农田土壤质量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挑战;最后列举了部分现有的微塑料污染防治策略及其对农田中微塑料污染防治的意义,并对未来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文章认为,农田土壤的塑料与微塑料来自多种源头,其中塑料固体废物尤其是农业地膜是农田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在外界物理、化学与生物等因素扰动或作用下,会发生不同尺度的迁移转化甚至生物反应,造成广泛的环境生态影响,主要有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土壤动物、植物生长等的不利影响,从而损害土壤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此外,细小的微塑料颗粒尤其是纳米塑料存在经由食物链向人体富集的潜在风险。塑料在土壤环境中可能被生物碎化与缓慢生物降解。考虑到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持久性和生态风险,结合各国现有的防治策略,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微塑料 地膜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铅稳定同位素的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源解析新思路——以西南地区某矿区农田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刘炜 程敏 +2 位作者 邓渠成 侯仁杰 侯德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2-1040,共9页
本文以我国西南某矿区典型多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例,基于铅(Pb)稳定同位素分析,结合矿物学分析,对土壤Pb来源进行定量解析,并针对其他重金属来源进行外推。同位素源解析结果表明,人为源对于土壤重金属的贡献率高达61%~89%,矿渣浸沥... 本文以我国西南某矿区典型多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例,基于铅(Pb)稳定同位素分析,结合矿物学分析,对土壤Pb来源进行定量解析,并针对其他重金属来源进行外推。同位素源解析结果表明,人为源对于土壤重金属的贡献率高达61%~89%,矿渣浸沥与矿区道路扬尘为主要的污染途径。矿物学分析能够辅助印证Pb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污染源信号重叠造成的源解析困难。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将Pb同位素源解析的结果合理外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来源。本文提出的源解析新思路能够高效、准确地解析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尤其适用于我国土壤多金属复合污染集中连片存在、成因复杂的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源解析 同位素 矿物学分析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