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长岩不同卸荷速率声发射特征及非稳定阶段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剑 周宗红 +3 位作者 张晶 王春 侯廷凯 乔木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243,共9页
岩爆前兆信息准确识别是岩爆监测预警的关键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岩爆灾害为静态孕育到动态破坏的过程,不稳定阶段为岩体失稳和突变导致岩爆发生的关键期,进行该阶段研究对揭示岩爆前兆信息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闪长岩不同卸荷速... 岩爆前兆信息准确识别是岩爆监测预警的关键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岩爆灾害为静态孕育到动态破坏的过程,不稳定阶段为岩体失稳和突变导致岩爆发生的关键期,进行该阶段研究对揭示岩爆前兆信息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闪长岩不同卸荷速率声发射特征,并识别了非稳定阶段,分析了幅值、振铃计数、频率等特征,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简称RF)模型识别非稳定阶段幅值、振铃计数和能量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幅值-振铃计数-时间出现平静期,相较于平静期后大、中、小值同时出现,初始频率、混响频率、累计初始频率和累计混响频率平静期后激增,且初始频率和混响频率值呈大范围分布,可作为岩爆前兆信息,该阶段均为非稳定阶段,RF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声发射非稳定阶段,准确率在81.2%以上。开展岩石力学试验对声发射参数标定,基于RF模型对某金矿非稳定阶段识别,对于岩爆灾害的监测预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速率 非稳定阶段识别 随机森林模型 声发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深凹露天矿复杂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及加固措施研究
2
作者 梁源贵 周宗红 +2 位作者 侯廷凯 黄耀春 孙慧珍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65-71,81,共8页
某金矿现阶段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生产,已形成高度约400 m的边坡,西部边坡等区域受多个交汇断层的影响发生了失稳滑移,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大,边坡稳定性进一步下降,急需对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手段展开研究。... 某金矿现阶段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生产,已形成高度约400 m的边坡,西部边坡等区域受多个交汇断层的影响发生了失稳滑移,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大,边坡稳定性进一步下降,急需对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手段展开研究。在相关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采场三维立体模型,从应力、位移和剪切应变增量的角度对研究区域扩帮至最终境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持续,受断层、自重地+下水+地震的影响,露天边坡逐渐进入欠稳定状态,最终失稳;当在断层区域采用锚固段长度12 m、自由段长度分别为25、36及37 m、倾角20°、间距4 m的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后,边坡可以保持稳定。研究结果为矿山设计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边坡稳定 数值模拟 FLAC3D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巷道开挖加卸荷诱发围岩失稳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靳西传 周宗红 +1 位作者 龙刚 侯廷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10,共7页
为研究深部巷道开挖引起的加卸荷现象及其诱发的围岩失稳,以埋深为1 275m的云南某矿山8^#矿体1261中段沿脉巷道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对巷道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的演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探究开挖引起的加卸荷情况及其对巷道... 为研究深部巷道开挖引起的加卸荷现象及其诱发的围岩失稳,以埋深为1 275m的云南某矿山8^#矿体1261中段沿脉巷道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对巷道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的演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探究开挖引起的加卸荷情况及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结束后,巷道围岩应力重新调整,其帮部、斜底脚以及斜拱顶处加卸荷现象明显;随着开挖的进行,巷道斜底脚处围岩应力逐渐增加,而其余位置的围岩应力逐渐减少。8^#矿体有着中等至强烈岩爆倾向,主要危险区域为巷道折角处;巷道围岩位移量:拱顶>帮部>底板>斜拱肩>拱肩>斜底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开挖模拟 FLAC^3D软件 岩爆倾向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