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控压力参数测井在新疆油田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1
作者 侯庆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04-109,168,共6页
传统的测井资料评价流程不能满足产能建设对井控压力参数的时效和精度要求,为此研究设计了井控压力参数测井评价业务流程。结合钻井工程设计、测井资料采集处理、数字油田产能建设,形成了完整的井控压力参数测井评价业务流程;基于莫尔-... 传统的测井资料评价流程不能满足产能建设对井控压力参数的时效和精度要求,为此研究设计了井控压力参数测井评价业务流程。结合钻井工程设计、测井资料采集处理、数字油田产能建设,形成了完整的井控压力参数测井评价业务流程;基于莫尔-库仑准则,建立了井控压力参数测井评价模型;依托新疆数字油田平台,建立成果数据发布流程。应用测井评价业务流程对新疆油田的井控压力参数测井资料进行了解释处理和资料网上发布,实现了成果数据库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压力 偶极声波 发布流程 产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测量的不规则水泥环影响
2
作者 张亮 侯庆宇 +4 位作者 王洪亮 于天芳 谢伟彪 吴立峰 董文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5-78,3,共4页
以前基于传输线模型分析套管井水泥环影响时,一般假设水泥环是均匀规则分布的,但实际往往是不规则分布。基于传输线数值算法,模拟和分析了不规则水泥环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研究表明:不规则水泥环对地层视电阻率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 以前基于传输线模型分析套管井水泥环影响时,一般假设水泥环是均匀规则分布的,但实际往往是不规则分布。基于传输线数值算法,模拟和分析了不规则水泥环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研究表明:不规则水泥环对地层视电阻率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高阻水泥环会引起明显的测量误差;水泥环厚度变化对地层视电阻率也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对低阻地层的影响,且理论上对高阻地层视电阻率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井 地层电阻率 测井 水泥环 传输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量估算方法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玲 侯庆宇 +1 位作者 庄丽 魏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112,共4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增加了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各项资料录取的准确度,大大增加了储量估算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估算主要包括中国的静态法即容积法,产量递减法、水驱特征曲线...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增加了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各项资料录取的准确度,大大增加了储量估算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估算主要包括中国的静态法即容积法,产量递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物质平衡法等动态法以及SEC储量评估的静态法和动态法。由于各种方法所需的资料、适用性不同,决定了储量估算精度也有所不同。影响储量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油藏录取资料的代表性、对油藏认识的准确程度、储量估算方法的适用程度以及储量参数的合理确定性。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静态法储量估算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厚度和孔隙度,核心问题是对有效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正确认识;动态法储量估算更应注重储量参数是否符合油藏开发特征。针对复杂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通过多种方法和资料的综合应用、动态与静态估算方法的相互验证,对资料代表的局限性与各种方法的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获得最佳的储量估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储量估算 静态法 动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桂生 蔺敬旗 +2 位作者 张仲华 吴丛文 侯庆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89,共3页
钻井液漏失、井喷、井壁坍塌和油气层受污染等异常情况,主要受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以下简称"三压力")控制,是钻井技术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钻前建立"三压力"剖面,就可以设计出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保... 钻井液漏失、井喷、井壁坍塌和油气层受污染等异常情况,主要受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以下简称"三压力")控制,是钻井技术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钻前建立"三压力"剖面,就可以设计出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保证油田勘探开发生产中的钻井施工安全。电缆地层测试直接获取较为精确的地层孔隙压力,利用偶极声波测井方法能预测出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建立其连续剖面。最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三压力"成果数据库和网上查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声波 电缆地层测试 孔隙压力 破裂压力 坍塌压力 精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出砂、生产压差及改造压力对射孔套管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庆宇 陈斌 +2 位作者 米红学 潘欢欢 窦益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0,12,共5页
分析了射孔出砂形态及出砂段套管所受轴向压力;考虑不同出砂程度,建立了射孔出砂段套管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出砂分布及出砂程度对射孔段套管应力强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生产压差及改造压力作用下射孔套管等效应力的变化趋势... 分析了射孔出砂形态及出砂段套管所受轴向压力;考虑不同出砂程度,建立了射孔出砂段套管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出砂分布及出砂程度对射孔段套管应力强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生产压差及改造压力作用下射孔套管等效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射孔出砂掏空空洞的构形曲线为一个与上覆岩层压力、套管外径有关的二次曲线;空洞构形的曲率半径越大,套管所受轴向压力越大;即使轻微出砂,只要形成空洞,射孔段套管的强度会大大降低;集中出砂时套管的应力比分散出砂时的高;出砂量越大,最大等效应力越大,套管的强度安全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套管 强度分析 储层出砂 生产压差 改造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S油田复合热载体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翁小红 马哲斌 +2 位作者 肖见 刘江林 侯庆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HYS油田是国内最早进行热采的超浅层稠油区块,但是常规热采技术开发超浅层稠油难度大,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复合热载体试验。第一批试验井主要依靠复合热载体,辅以少量蒸汽,驱油效果差;第二批试验井综合应用了复合热载体、蒸汽和发泡... HYS油田是国内最早进行热采的超浅层稠油区块,但是常规热采技术开发超浅层稠油难度大,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复合热载体试验。第一批试验井主要依靠复合热载体,辅以少量蒸汽,驱油效果差;第二批试验井综合应用了复合热载体、蒸汽和发泡剂,驱油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主要为非凝结气体,本身焓值低,需要蒸汽辅助方能起作用。组合注汽可以防止汽窜、形成规模效应,是复合热载体的最佳注汽方式,并在HYS油田克上组油藏取得了比较好的驱油效果。先导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技术可以改善超浅层稠油驱油效果,提高采收率,可进行现场应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稠油开采 复合热载体 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酶解制糖工艺的建立与优化
7
作者 侯庆宇 杨前进 +3 位作者 金瑞 张濛 田康明 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4,共6页
甘蔗渣是甘蔗工业的主要固体副产物,实现其高效生物转化的核心步骤是高效酶法水解。该研究通过酶制剂筛选与组合分析,发现β-葡萄糖苷酶(BgA)和外切葡聚糖酶(CbhC)与商品酶具有最优协同作用。将BgA和CbhC与商品酶复合,对甘蔗渣进行酶解... 甘蔗渣是甘蔗工业的主要固体副产物,实现其高效生物转化的核心步骤是高效酶法水解。该研究通过酶制剂筛选与组合分析,发现β-葡萄糖苷酶(BgA)和外切葡聚糖酶(CbhC)与商品酶具有最优协同作用。将BgA和CbhC与商品酶复合,对甘蔗渣进行酶解并对复合酶酶解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在添加1000 U/g商品酶的基础上,添加12000 U/g BgA和0.175 U/g CbhC,50℃和pH 5.0下水解60 h的最优条件下,甘蔗渣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水解率分别达到90.16%和95.65%。以此制得的甘蔗渣酶解液为碳源,进行乙醇发酵实验,乙醇产率达到30.30 g/L,转化率达到42.53%,木糖回收率为99.52%。该研究建立的酶法制糖工艺,可满足以甘蔗渣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要求并可同步回收木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Β-葡萄糖苷酶 外切葡聚糖酶 酶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官营水库大坝迎水坡护坡毁坏原因分析与防治
8
作者 侯庆宇 赵秋霜 《海河水利》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迎水坡护坡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坝坡以及坝体免受风浪的淘刷和冰凌的影响,其毁坏原因除工程本身质量问题外,主要是由于护坡采用抛筑干砌石厚度不足所致。护坡防治应从施工、运行管理、防止冻害等方面加以进行。
关键词 大坝 迎水护坡 毁坏 翻修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12热敏绘图仪在SUN工作站上的应用
9
作者 侯庆宇 《石油仪器》 2011年第2期35-37,共3页
针对石油勘探行业SUN工作站更新换代和Versatec绘图仪停产情况,文章阐述了不同情形下利用iSys热敏绘图仪替代Versatec绘图仪的应用技术,为充分发挥原有软硬设备效益,充分应用iSys热敏绘图仪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iSys热敏绘图仪 SUN工作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