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框架设计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小雨 闫志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18-24,共7页
基于我国职业培训政策的形成过程和理论逻辑,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应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现有学校教育形式相衔接、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培训需求以及符合职业培训活动内在规律四项原则。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可分为... 基于我国职业培训政策的形成过程和理论逻辑,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应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现有学校教育形式相衔接、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培训需求以及符合职业培训活动内在规律四项原则。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可分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包括需求分析体系、培训供给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培训实施体系四个子系统。加快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进程,应统筹解决构建方法与技术路线问题,持续拓展建设内涵与建设层次,整合职业培训资源,扩大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同时,要加强法律规制建设,及时解决相关衍生问题,不断创新建设体制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框架设计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政治效应研究
2
作者 侯小雨 闫志利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14,共3页
为强化社会对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知,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提升政治生活质量、推动政治目标实现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政治效应。认为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政... 为强化社会对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知,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提升政治生活质量、推动政治目标实现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政治效应。认为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任务,必将有效扩大劳动者的政治参与,提升劳动者的政治觉悟,改善劳动者的政治行为。要通过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等措施,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程,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职业培训 政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动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小雨 朱华炳 王鲁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由于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受负载、连杆自重等因素影响,其连杆产生变形会引起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误差。针对该问题,文章以FANUC M-10iAe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为目标展开研究。在ADAMS环境中进... 由于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受负载、连杆自重等因素影响,其连杆产生变形会引起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误差。针对该问题,文章以FANUC M-10iAe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为目标展开研究。在ADAMS环境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变载荷引起的动态误差进行分析;通过自主设计的测量装置及变载荷方盒进行试验,结果证实了动力学仿真的准确性;在误差分析结果的支撑下,设计开发了基于人机交互的误差补偿界面并通过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机器人 柔性 动态误差 ADAMS仿真 负载 误差补偿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与调度指挥控制系统间交互和联动机制分析
4
作者 潘钰雯 王义惠 +2 位作者 李建明 洪鑫 侯小雨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针对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与调度指挥控制系统之间调度作业衔接不畅、缺乏交互、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深入分析当前调度指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与挑战,揭示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与调度指挥控制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从调... 针对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与调度指挥控制系统之间调度作业衔接不畅、缺乏交互、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深入分析当前调度指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与挑战,揭示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与调度指挥控制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从调度指挥管控一体化的视角出发,研究在计划编制、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调整各阶段,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与调度指挥控制系统之间的交互与联动机制,提出调度指挥管理和控制系统功能增强的方向,对进一步促进铁路运输高效运营、提升智能调度指挥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调度指挥 管控一体化 交互与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方向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侯小雨 苗蕾 +1 位作者 赵俊铎 赵如月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4,55,共7页
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对于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强弱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各国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现状,在对我国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的现有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营主体决定权以及运输计划的作用差异,... 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对于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强弱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各国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现状,在对我国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的现有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营主体决定权以及运输计划的作用差异,对不同调度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划分,并从计划、指挥体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技术规章等方面提炼出不同调度生产组织模式的特征和适应性,研究了我国铁路调度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的方向与策略,提出铁路调度指挥部门应加强集中统一指挥力度,并在运输调度工作中贯彻效益导向机制,提高计划在整个调度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我国铁路客运坚持计划主导型调度生产组织模式、货运逐步向计划主导型调度生产组织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调度指挥 生产组织模式 集中统一 运输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超低界面张力乳化体系强化渗吸效果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侯小雨 周福建 +1 位作者 姚二冬 王秀坤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5-826,共12页
向压裂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强化焖井过程中裂缝与基质间的油水置换,是提高致密油采收率的重要措施。普遍的观点认为润湿改性和相对高的界面张力(IFT)是实现渗吸采油的关键。近年来,室内实验和矿场实践均表明,具有超低IFT的表面活性剂体... 向压裂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强化焖井过程中裂缝与基质间的油水置换,是提高致密油采收率的重要措施。普遍的观点认为润湿改性和相对高的界面张力(IFT)是实现渗吸采油的关键。近年来,室内实验和矿场实践均表明,具有超低IFT的表面活性剂体系也能实现渗吸,有效地动用基质中的原油。针对超低IFT体系渗吸机理仍不明确的问题,设计润湿改性和超低IFT乳化体系,明确了致密砂岩中的高效置换体系的特征和渗吸效果,结合数学模型揭示了两种体系渗吸的油水运移模式和主导机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的适用范围不同,润湿改性体系在0.1 mD的储层中渗吸效果更好,而超低IFT强乳化体系在0.01 mD和0.001 mD储层中的渗吸采收率更高。润湿改性体系的渗吸是以毛管力驱动的层流模式,随着渗透率降低,润湿相填充孔隙的速度快速降低,渗吸采收率从约45%大幅度降低至18%。超低IFT强乳化体系可形成微纳米粒径的乳液,具有特殊的乳化、乳液扩散机制,在渗吸初期,主要通过乳化和扩散效应实现渗吸采油,渗吸后期,IFT降低和润湿改性的层流模式逐渐发挥作用,采收率从约38%降低至23%。超低IFT强乳化体系的乳化、扩散机制适合用于更致密油藏的油水置换过程,在致密储层的压裂增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渗吸 超低IFT 乳化 核磁共振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布局研究
7
作者 闫志利 侯小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67-71,共5页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年鉴》和京津冀三地政府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分析京津冀三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区域人口数量、区域经济状况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存在严重的失衡情况,未能满足区域民众职业...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年鉴》和京津冀三地政府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分析京津冀三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区域人口数量、区域经济状况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存在严重的失衡情况,未能满足区域民众职业教育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持续营造京津冀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布局的条件、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布局的具体措施、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布局的组织领导等对策,推进京津冀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中等职业学校 一体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