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悬河温县段河水位变化对侧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宏冰 刘长礼 +6 位作者 叶浩 董华 张云 焦红军 姜建梅 裴丽欣 郭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由于黄河在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悬河,黄河的侧渗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通过分析温县的含水层结构,建立了地下水的二维模型,应用feflow软件对温县的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模拟,并对...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由于黄河在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悬河,黄河的侧渗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通过分析温县的含水层结构,建立了地下水的二维模型,应用feflow软件对温县的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黄河水位变化情况下的黄河侧渗量进行了模拟计算,认为随着黄河水位的变化,将会引起两岸地下水位的相应变化,这为该县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县 地下水资源 悬河 侧渗量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气带土层对氮素污染地下水的防护能力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云 张胜 +3 位作者 刘长礼 侯宏冰 董华 张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39-346,共8页
在讨论分析包气带土层防护农田氮素污染地下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和剖析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关键层面问题。依托沿着这些方向进行的研究探索,有望集成推出解析... 在讨论分析包气带土层防护农田氮素污染地下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和剖析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关键层面问题。依托沿着这些方向进行的研究探索,有望集成推出解析包气带土层防护农田氮素污染地下水能力的方法,从而为开展农田施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防护调查,指导农业施肥与结构调整及预防地下水污染,提供便捷、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土层 氮素污染 生物脱氮作用 防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NO_3^-污染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胜 张云 +2 位作者 张凤娥 荆继红 侯宏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3-1227,共5页
采用在野外试验井中加入少量乙醇营养物质和分离培养的反硝化细菌菌液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硝态氮污染地下水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NO3-的最大去除率达到98.8%,利用乙酸钠作为营养碳源进行的微生物脱氮试验效果也较好... 采用在野外试验井中加入少量乙醇营养物质和分离培养的反硝化细菌菌液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硝态氮污染地下水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NO3-的最大去除率达到98.8%,利用乙酸钠作为营养碳源进行的微生物脱氮试验效果也较好,对地下水中NO3-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8%。从而为修复治理大面积地下水NO_3^-N污染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态氮污染 微生态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秀艳 詹黔花 +4 位作者 刘长礼 刘平贵 侯宏冰 张云 张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共5页
在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水位观测,并对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及2002年3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进行解译,综合研究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上游水库的拦截,使下游地表水资源量大幅度... 在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水位观测,并对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及2002年3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进行解译,综合研究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上游水库的拦截,使下游地表水资源量大幅度减少,分布面积显著萎缩;下游河道径流减少,甚至断流;植被分布面积不断减少,湿地消失,河滩沙化严重,成为当地沙尘的主要物源;水库的拦截和坝基的防渗,截断了下游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位因此不断下降,形成区域大漏斗,恶化了地质生态环境,引起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施肥引起浅层土壤中氮的蓄积试验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云 张胜 +1 位作者 刘长礼 侯宏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8,共7页
田间施肥后,未挥发和被作物吸收的剩余N素易淋失运移,引起在浅层包气带土壤中的蓄积,且又易再释放进入下层土或地下水中形成污染,并主要受气候、土质结构、微生物作用等的影响。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现象,将有助于研究农田施肥引起地下水... 田间施肥后,未挥发和被作物吸收的剩余N素易淋失运移,引起在浅层包气带土壤中的蓄积,且又易再释放进入下层土或地下水中形成污染,并主要受气候、土质结构、微生物作用等的影响。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现象,将有助于研究农田施肥引起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对田间超量施肥灌溉后,作历时近1年的浅层包气带土壤中N的蓄积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土壤中N的显著蓄积主要发生在土层1.5m以浅部位,随时间、深度及入渗水量的变化而波动。这为探索根治由此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土层 N素蓄积 淋失运移 有效吸附容量 水分运移零通量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层以下包气带中氮素蓄积的原位修复治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云 张胜 +2 位作者 张凤娥 侯宏冰 荆继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7-1222,共6页
耕层以下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蓄积再释放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已优化制备的生物脱氮菌剂与白糖碳源共同施用,并于常规的田间施肥后在一定灌水量下以一定时段(3个月左右)观测,进行了现场原位修复治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实... 耕层以下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蓄积再释放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已优化制备的生物脱氮菌剂与白糖碳源共同施用,并于常规的田间施肥后在一定灌水量下以一定时段(3个月左右)观测,进行了现场原位修复治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该方法可有效去除耕层以下2.0m以浅主要发生氮蓄积的土壤层段中的高含量氮素,为防范地下水污染,消除潜在隐患,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氮素蓄积层 原位修复治理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市地质环境与城市建设发展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裴丽欣 刘长礼 +6 位作者 叶浩 董华 张云 侯宏冰 姜建梅 宋超 王晶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通过分析六盘水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了地质环境在六盘水市发展中的利导/限制关系,以及人类认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对二者关系的缓和作用。最后提出在六盘水... 通过分析六盘水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了地质环境在六盘水市发展中的利导/限制关系,以及人类认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对二者关系的缓和作用。最后提出在六盘水市可持续发展中应重视的地质环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城市发展 六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主要城市土壤污染评价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柳 刘长礼 +5 位作者 王秀艳 裴丽欣 张云 侯宏冰 姜建梅 宋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从土壤污染概念入手,介绍了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土壤污染评价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单指数评价和多指数综合评价方法得到河南省10个地级市的土壤污染现状,结果中列举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剖析其污染原因,着重总结了污染分布地区及污染程... 从土壤污染概念入手,介绍了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土壤污染评价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单指数评价和多指数综合评价方法得到河南省10个地级市的土壤污染现状,结果中列举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剖析其污染原因,着重总结了污染分布地区及污染程度。分析结论认为,河南省主要城市土壤污染程度不大,但是工农业活动频繁的部分区域已达到中重度污染,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治理,未污染及轻度污染地区也应采取措施防止范围扩大。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河南省 主要城市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岩土侵蚀定量监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彦培 石建省 +2 位作者 叶浩 侯宏冰 石迎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6-18,共3页
以内蒙准格尔旗岩土侵蚀区为例,就利用3S(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岩土侵蚀的定量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遥感(RS)信息处理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精确测量系统的引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岩土侵蚀的... 以内蒙准格尔旗岩土侵蚀区为例,就利用3S(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岩土侵蚀的定量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遥感(RS)信息处理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精确测量系统的引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岩土侵蚀的定量监测及由其所引起的地形地貌的变化,提供了精确的定量评价依据,阐述了3S技术对岩土侵蚀定量监测的技术支持作用,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工作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小流域 岩土侵蚀 定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基岩区土壤水的生态效应研究
10
作者 程彦培 李波 +1 位作者 叶浩 侯宏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9-90,97,共3页
黄河中游基岩区(晋陕蒙交界地带)是黄河下游粗泥沙主要来源区,岩土侵蚀非常发育,地层组合主要是三叠系砂岩、风积沙,三叠系砂岩风化剧烈,土壤含水量低,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导致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导因子,从土壤的物理性质出发,分析... 黄河中游基岩区(晋陕蒙交界地带)是黄河下游粗泥沙主要来源区,岩土侵蚀非常发育,地层组合主要是三叠系砂岩、风积沙,三叠系砂岩风化剧烈,土壤含水量低,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导致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导因子,从土壤的物理性质出发,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土壤水的生态效应,从而为合理的植被布局提供依据,对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土壤水 生态效应 风化 岩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与岩土侵蚀类型划分
11
作者 程彦培 石建省 +2 位作者 叶浩 侯宏冰 吴利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9,17,共7页
通过资料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简述了黄河中游主要岩土侵蚀区的基础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阐明了黄河中游岩土侵蚀的主要类型有重力侵蚀、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化学侵蚀、复合侵蚀和人力侵蚀等形式,并对不同侵蚀类型的侵蚀规... 通过资料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简述了黄河中游主要岩土侵蚀区的基础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阐明了黄河中游岩土侵蚀的主要类型有重力侵蚀、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化学侵蚀、复合侵蚀和人力侵蚀等形式,并对不同侵蚀类型的侵蚀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剖析了岩土侵蚀类型及发展规律及其地质环境背景。根据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岩土侵蚀的地质环境是: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地层岩性、地层结构及岩石微结构、地形地貌和新构造运动以及人为活动。并且区域构造格局和构造运动控制着岩土侵蚀的发展方向;地层的岩性和结构控制着岩土侵蚀的抗侵蚀能力;地形地貌控制着岩土侵蚀类型的差异性;外动力条件控制着岩土侵蚀的速率和强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地质环境 岩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裴丽欣 杨柳 +3 位作者 刘长礼 张英平 王翠玲 侯宏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5,共5页
应急后备水源地是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城市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方面.依托地质大 调查项目/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调查成果分析了应急水源地与后备水源地的特征区别及选取原 则,介绍了全国主要城市应急... 应急后备水源地是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城市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方面.依托地质大 调查项目/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调查成果分析了应急水源地与后备水源地的特征区别及选取原 则,介绍了全国主要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的类型,主要为地表水源地和地下水源地,部分地区为水利工程应急后备 水源.分析了应急后备水源地的规模,从用水需求和允许开采量两方面评估了主要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的供水潜 力,经过分析目前查明允许开采量的城市中分别有6 02%、6 94%、10 65%、15 74%、42 59%的城市不能满足N 至 V 级供水需求.最后,根据各地实际状况提出应急后备水源地需要加强勘察,开展论证、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的建议,并根据具体地质环境条件提出恢复对策及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安全 应急后备水源地 选取原则 现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东山岩溶水系统锶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13
作者 苏慧 武亚遵 +1 位作者 侯宏冰 李兵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83-87,96,共6页
东山岩溶水系统是兰村泉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明其补径排关系,对兰村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场,将东山岩溶水系统划分为补给区、强径流带、径流带、转换带和汇水区,在此基础上,采... 东山岩溶水系统是兰村泉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明其补径排关系,对兰村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场,将东山岩溶水系统划分为补给区、强径流带、径流带、转换带和汇水区,在此基础上,采集了岩溶水样品,分析了Sr^2+含量及87Sr/86Sr比值,并对系统内岩溶水中Sr^2+质量浓度及87Sr/86Sr比值在不同水文地质分区中的分布情况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补给区到汇水区Sr^2+质量浓度逐渐增加,局部地段因降水的稀释作用有所降低;东山岩溶地下水中的87Sr/86Sr比值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其仅与水-岩相互作用有关,与径流条件无关;在东山岩溶水系统内,岩溶水Sr^2+浓度场与TDS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系统可划分为杨兴河岩溶水子系统和乌河岩溶水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浓度 87Sr/86Sr比值 含水介质 锶元素分布特征 东山岩溶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岩溶水位巨大差异分析
14
作者 苏慧 武亚遵 +1 位作者 侯宏冰 母海东 《山西水利》 2019年第10期8-10,共3页
岩溶地下水分布区,有隔墙不打井的说法,一般解释为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文章以山西省阳曲县棋子山地垒西侧存在巨大水位差异的两口岩溶水井为例,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水位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两口水井之间的阻水构造,使得物... 岩溶地下水分布区,有隔墙不打井的说法,一般解释为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文章以山西省阳曲县棋子山地垒西侧存在巨大水位差异的两口岩溶水井为例,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水位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两口水井之间的阻水构造,使得物探得到唯一解,为今后短距离岩溶水井定位提供了参考,对于贫困缺水的岩溶山区找水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岩溶水位 阻水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物处置场地下水污染地质控制方法新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秀艳 刘长礼 +1 位作者 张云 侯宏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粘性土隔离层不仅具有防渗作用,还有截污作用。基于利用这种截污作用,把废物处置场的衬垫层“禁止渗滤液向地下水中渗漏”的理念转变为“隔离污染物,可允许水进入地下水”,提出了一种新的废物处置场地下水污染控制的理论方法,探讨了地... 粘性土隔离层不仅具有防渗作用,还有截污作用。基于利用这种截污作用,把废物处置场的衬垫层“禁止渗滤液向地下水中渗漏”的理念转变为“隔离污染物,可允许水进入地下水”,提出了一种新的废物处置场地下水污染控制的理论方法,探讨了地下水含水层之上的“有效隔离层足额厚度”、“截污容量”等处置场阻隔层特性新的参数的实验测试和计算方法。以北京平原区城市垃圾处置场规划区选定为例,实际应用了这种新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置 污染控制方法 截污容量 有效隔离层足额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