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与基体初始界面有无缺陷的细观模型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宇菲 许进升 +2 位作者 周长省 陈雄 李宏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0-1808,共9页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工艺和环境因素会引起其颗粒与基体初始界面的浸润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材料内部存在随机分布的初始缺陷。为探究初始缺陷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细观颗粒填充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工艺和环境因素会引起其颗粒与基体初始界面的浸润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材料内部存在随机分布的初始缺陷。为探究初始缺陷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细观颗粒填充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子程序VUMAT开发指数内聚力模型,并建立颗粒与基体初始界面粘结强度相同的无缺陷模型,以及颗粒与基体初始界面粘结强度的密度函数呈Weibull函数分布的初始缺陷模型。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初始缺陷模型的网格敏感性低于无缺陷模型;在初始缺陷模型中,形状参数越小,模型内初始缺陷含量越高,初始弹性模量越低。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缺陷模型较无缺陷模型能更准确描述推进剂在单轴拉伸条件下的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推进剂 细观颗粒填充模型 指数内聚力法则 WEIBULL分布 网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法则的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开裂过程细观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宇菲 许进升 +1 位作者 古勇军 周长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06-2215,共10页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破坏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算法生成细观颗粒填充模型,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在颗粒与基体界面及基体内部嵌入零厚度粘结单元。针对NEPE推进剂延展性失效特点,基于多项式内聚力法则建立一...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破坏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算法生成细观颗粒填充模型,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在颗粒与基体界面及基体内部嵌入零厚度粘结单元。针对NEPE推进剂延展性失效特点,基于多项式内聚力法则建立一种多项式-梯形内聚力法则,并进行子程序VUMAT开发。对比考虑颗粒与基体界面脱湿及基体失效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NEPE推进剂颗粒与基体界面脱湿引起基体内部形成孔洞,孔洞周围形成的高应力区是导致推进剂开裂的关键。实验验证得知,多项式-梯形内聚力法则较双线性内聚力法则和多项式内聚力法则能更准确地描述推进剂的失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 零厚度粘结单元 多项式-梯形内聚力法则 颗粒与基体界面脱湿 基体失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形状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损伤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侯宇菲 许进升 +2 位作者 陈雄 周长省 朱亮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0-446,475,共8页
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作为一种多颗粒填充的含能材料,其损伤过程复杂。为更直观地分析其受损过程,从细观角度出发,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圆形颗粒填充模型与多边形颗粒填充模型。在颗粒/基体界面嵌入了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分别采用双线... 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作为一种多颗粒填充的含能材料,其损伤过程复杂。为更直观地分析其受损过程,从细观角度出发,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圆形颗粒填充模型与多边形颗粒填充模型。在颗粒/基体界面嵌入了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分别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与指数型内聚力模型的分离位移关系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并通过了Hooke-Jeeves反演方法得到了内聚力模型参数。通过对5组加载速率下不同模型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发现多边形颗粒模型更符合推进剂的细观结构;指数型内聚力模型更适合粘弹性材料的损伤;载荷速率的提高,使得材料的模量下降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推进剂 零厚度内聚力单元 指数型内聚力模型 Hooke-Jeeves反演方法 脱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货混运的城市轨道交通物流方案设计
4
作者 汪奇颖 杨瑞兴 +2 位作者 王丰 叶韬 侯宇菲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文章基于现状站点,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铁货运模式,并构建了该货运模式下的地铁服务水平评价体系,旨在解决城市货运受城市道路拥堵的限制,并提高地铁运营收入。
关键词 地铁物流 货运模式 货物运输 自动化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推进剂/衬层界面Ⅰ型破坏温度相关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丁伍 许进升 +2 位作者 周长省 王庭钰 侯宇菲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4,共9页
为了准确地描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衬层黏接界面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特性,从试验和数值仿真两方面研究了该黏接界面的Ⅰ型破坏特性。首先,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获取了不同温度下的载荷-位移曲线,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获... 为了准确地描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衬层黏接界面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特性,从试验和数值仿真两方面研究了该黏接界面的Ⅰ型破坏特性。首先,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获取了不同温度下的载荷-位移曲线,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获取了黏接界面的破坏过程,分析了黏接界面的破坏形式,发现HTPB推进剂/衬层黏接界面的破坏形式为HTPB推进剂的内聚破坏,表明黏接界面的强度高于推进剂的强度;由-40℃升高到60℃的过程中特征位移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特征位移受温度因素影响明显。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损伤变量为多项式的内聚力模型,通过开展数值仿真计算,比较了不同界面模型参数在预测各温度下黏接界面力学特性的准确性,并以特征位移作为已知参数预测了不同温度下的黏接界面载荷-位移曲线,数值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说明所建界面模型能够比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固体火箭发动机黏接界面I型破坏的温度相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HTPB推进剂/衬层 Ⅰ型破坏 界面 固体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交路条件下的市域轨道交通快慢列车停站优化方案 被引量:5
6
作者 曾翠峰 侯宇菲 +1 位作者 罗钦 周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66,共4页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具有距离长、站点多、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等特点,为提升运营组织效率和乘客服务水平,需制定多样化的列车停站优化方案以满足不同的客运需求。乘客旅行时间是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停站优化方案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快...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具有距离长、站点多、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等特点,为提升运营组织效率和乘客服务水平,需制定多样化的列车停站优化方案以满足不同的客运需求。乘客旅行时间是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停站优化方案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快车越行对慢车乘客待避时间的影响,以及大小交路模式下不同起讫点乘客搭乘快慢列车出行引起候车时间差异的基础上,以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大小交路条件下的快慢列车停站优化方案的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快慢列车 列车停站优化方案 大小交路 遗传算法 旅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快慢列车停站方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国如 侯宇菲 +1 位作者 顾孟琪 罗钦 《交通运输研究》 2017年第6期46-51,60,共7页
为解决市域通勤客流欲快速到达目的地的需求问题,以乘客的出行时间节约值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大小交路条件下的快慢列车停站方案模型。基于乘客出行时间效益优先原则,考虑乘客候车时间、乘客在车区间运行时间、乘客在车等待时间以及越... 为解决市域通勤客流欲快速到达目的地的需求问题,以乘客的出行时间节约值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大小交路条件下的快慢列车停站方案模型。基于乘客出行时间效益优先原则,考虑乘客候车时间、乘客在车区间运行时间、乘客在车等待时间以及越行对慢车乘客的延误和快车乘客的时间变化影响等因素,构建了目标函数,同时以列车开行密度、满载率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在实际算例中运用遗传-禁忌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快车的最佳停站方案,并将计算所得方案的乘客出行时间与相同交路条件、发车间隔以及开行比例下的普通站站停开行模式的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节省总出行时间约8 062h,节省人均出行时间约8.5min,人均延误时间约0.86min,总体提高了乘客出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 停站方案 快慢列车 大小交路 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轨道交通换乘衔接优化
8
作者 邝永松 郭莹 +1 位作者 侯宇菲 罗钦 《中国高新科技》 2017年第22期3-5,共3页
为了提高换乘便捷度和服务水平,文章从网络化协调的角度出发,以换乘客流量为指导,以全线网平均换乘等待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基于换乘衔接的列车运行计划协调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使全网换乘衔接状态达到最优的列车运行... 为了提高换乘便捷度和服务水平,文章从网络化协调的角度出发,以换乘客流量为指导,以全线网平均换乘等待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基于换乘衔接的列车运行计划协调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使全网换乘衔接状态达到最优的列车运行计划。同时,以深圳地铁为背景,构建三线网络结构,基于MATLAB进行网络化协调优化,减少了乘客平均换乘等待时间,验证了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全线网的换乘衔接状态,提高换乘效率与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衔接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路径动态可达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国如 侯宇菲 +1 位作者 郭莹 林华桢 《中国高新科技》 2017年第21期56-58,共3页
轨道交通出行路径受到地铁网络物理拓扑结构和地铁列车运行图的双重影响,因此乘客在轨道交通上的出行路径是动态变化的,主要体现在轨道交通末班车衔接问题上,部分路径由于时间约束不可行。文章对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动态现象进行分析... 轨道交通出行路径受到地铁网络物理拓扑结构和地铁列车运行图的双重影响,因此乘客在轨道交通上的出行路径是动态变化的,主要体现在轨道交通末班车衔接问题上,部分路径由于时间约束不可行。文章对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动态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造成该现象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末班车 动态可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