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山茶油不饱和度快速评价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静静
田春
+4 位作者
陈江琳
李家伟
张运斌
侯如燕
金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12,共8页
为评价不同品种山茶油不饱和程度,有必要建立一种窄碘值范围(碘值差异小于10)的快速评价方法。本文以39组山茶油样品,10组市售油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线性回归、梯度下降法的高分辨拉曼光谱油脂碘值快速定量预测模型。采集不同...
为评价不同品种山茶油不饱和程度,有必要建立一种窄碘值范围(碘值差异小于10)的快速评价方法。本文以39组山茶油样品,10组市售油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线性回归、梯度下降法的高分辨拉曼光谱油脂碘值快速定量预测模型。采集不同饱和度的油脂样品在785 nm的拉曼谱图,采用平滑算法最小二乘平滑滤波(Savitzky-Golay)、多项式拟合和去卷积算法洛伦兹(Lorentzian)处理谱图信息。以筛选出的两个拉曼特征峰(1656 cm^(-1)和1440 cm^(-1))的峰强比值(I 1656/1440)作为不饱和度评价指标,结合传统滴定法测得的碘值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建定量模型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0.82,均方误差(MSE)<0.73,均方根误差(RMSE)<0.85,可准确、快速地评价山茶油等油脂的不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山茶油
油脂不饱和度
碘值
定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晴
李启跃
+1 位作者
李叶云
侯如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199-208,共10页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无酒精饮料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茶叶质量安全关系到茶产业良性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有关茶叶质量安全的研究不仅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保障茶叶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一年...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无酒精饮料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茶叶质量安全关系到茶产业良性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有关茶叶质量安全的研究不仅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保障茶叶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一年来在风险物质检测和产地溯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2023年以来茶叶质量安全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茶叶中农药、重金属、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加工副产物等风险物质检测技术,以及地理标志性名优茶产地溯源技术相关研究,同时总结了茶园绿色防控研究进展及实施措施,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茶叶质量安全相关研究及茶产业质量安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风险物质
检测技术
产地溯源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袁思怡
彭金艳
+2 位作者
杨晨
司利奇
侯如燕
《中国茶叶》
2024年第4期52-57,65,共7页
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饮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瓶装茶所强调的标准化和便捷性,新式茶饮更加注重创新、个性化和社交性,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品牌和社交需求。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饮品配方同质化现象愈发...
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饮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瓶装茶所强调的标准化和便捷性,新式茶饮更加注重创新、个性化和社交性,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品牌和社交需求。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饮品配方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行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潜在的健康问题逐渐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并采用消费者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112份学生和203份全体消费群体的匿名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内容涵盖了对饮品口味和品牌的喜好、饮用频率、健康担忧及价格接受度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全面了解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接受程度及相关偏好情况。同时结合文献综述,深入剖析新式茶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产品创新、消费者市场偏好、健康需求、行业标准的制定及数字化趋势等方面的情况。综合以上因素,探究了新式茶饮行业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和创新潜力,并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茶饮
行业现状
发展趋势
健康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测定复杂基质蔬菜中9种烟碱类残留
被引量:
53
4
作者
侯如燕
卞红正
+4 位作者
赵秀霞
胡祎芳
苏婷
王孝辉
宛晓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建立了韭菜、洋葱、大蒜等复杂基质蔬菜样品中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氯噻啉、啶虫脒、噻虫啉9种烟碱类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的提取效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韭菜、洋葱样品...
建立了韭菜、洋葱、大蒜等复杂基质蔬菜样品中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氯噻啉、啶虫脒、噻虫啉9种烟碱类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的提取效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韭菜、洋葱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微波处理后,用乙腈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在0.02~0.5mg/kg加标水平下9种烟碱类农药的回收率为67%~11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8.6%。所检测的3种蔬菜样品中除噻虫啉的定量下限为0.05mg/kg外,其他8种农药的定量下限均不大于0.02mg/kg。方法简便、快速,可满足复杂基质蔬菜中烟碱类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类残留
杀虫剂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大孔树脂法纯化油茶皂苷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
30
5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比较了 10种国产大孔树脂纯化油茶皂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筛选出一种适合茶皂苷生产的国产苯乙烯共聚树脂 ,并对树脂的吸附及解吸性能进行了优化选择 ,所得产品纯度超过 80 % ,产品的得率 >8% ,是一种较好的生产精制油茶皂苷的方法。
关键词
皂苷
大孔树脂
纯化
国产
解吸性能
筛选
优化选择
共聚树脂
产品纯度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皂苷标准品的制备及定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28
6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65,共4页
比较研究了2种常用的茶皂苷的定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用自制油茶皂苷纯品为标样,绘制了油茶皂苷定量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33。
关键词
油茶皂苷
纯化
定量方法
皂苷
油茶
标准品
制备
比较研究
标准曲线
相关系数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18
7
作者
侯如燕
朱旭君
+2 位作者
张正竹
蔡荟梅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茶叶样品经甲醇提取,二氯甲烷反萃取,再经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茶叶中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1、0.5、2.5mg/kg,其回收率范围81.5%~87.9%。相对标准偏差(RSD)≤1...
茶叶样品经甲醇提取,二氯甲烷反萃取,再经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茶叶中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1、0.5、2.5mg/kg,其回收率范围81.5%~87.9%。相对标准偏差(RSD)≤10.2%,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果蔬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
15
8
作者
侯如燕
蔡荟梅
+1 位作者
张正竹
宛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果蔬样品经乙腈提取,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测定了几种水果蔬菜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对苹果、梨、香蕉、黄瓜、西红柿、圆白菜进行了添加回收试验,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05-3.0mg/kg,其回收率范围84.4%-1...
果蔬样品经乙腈提取,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测定了几种水果蔬菜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对苹果、梨、香蕉、黄瓜、西红柿、圆白菜进行了添加回收试验,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05-3.0mg/kg,其回收率范围84.4%-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7.6%,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0.05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方法前处理手段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蔬菜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籽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
32
9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1 位作者
黄继轸
文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茶籽是指茶叶(Camellia sinensis)茶籽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籽,全国采摘茶园面积为8.4×108m2,茶叶茶籽产量为44.1万t.
关键词
茶籽
综合利用
茶油生产
油茶
深加工
茶枯
茶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
8
10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朱旭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140,共4页
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茶园害虫的控制,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为实现茶叶生产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中农药残留的源头控制,提供农残源头监督检验方法依据,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的污...
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茶园害虫的控制,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为实现茶叶生产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中农药残留的源头控制,提供农残源头监督检验方法依据,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发茶鲜叶中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实验用V(石油醚)∶V(丙酮)=1∶1混合溶剂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除去干扰物质,采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测定茶鲜叶中主要的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0.01mg/kg;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添加浓度为0.05、0.2、1.0mg/kg,其回收率在83.6%~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鲜叶
拟除虫菊酯农药
多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总皂甙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8
11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吴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初步研究了油茶总皂甙对几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油茶总皂甙在高浓度下对啤酒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分别为12.5、12.5和3.2mg/ml,低浓度只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
初步研究了油茶总皂甙对几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油茶总皂甙在高浓度下对啤酒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分别为12.5、12.5和3.2mg/ml,低浓度只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三种霉菌桔青霉、黑曲霉、米曲霉抑制作用较弱;油茶总皂甙对六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强弱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对小麦纹枯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强,EC50分别为:0.081、0.169mg/ml,且抑制活性同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荼总皂甙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咸味香精鉴别方法
被引量:
1
12
作者
侯如燕
杨婷婷
+1 位作者
朱萌萌
张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185,共6页
采用静态顶空与GC-MS联用对4种品牌"一滴香"、2种品牌牛肉味、1种品牌鸡肉味和1种品牌猪肉味咸味香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0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及含氮、含硫类化合物组成。利用SPSS 19.0分析...
采用静态顶空与GC-MS联用对4种品牌"一滴香"、2种品牌牛肉味、1种品牌鸡肉味和1种品牌猪肉味咸味香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0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及含氮、含硫类化合物组成。利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所得105种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滴香"产品与常用牛肉味、鸡肉味、猪肉味香精有差异,且常用香精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是影响聚类分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滴香'
咸味香精
HS-GC/MS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药残留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
5
13
作者
侯如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24-325,共2页
从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运用有限的课时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性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整体教学...
从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运用有限的课时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性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以期培养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积极思维、有创新意识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本科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分析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茶鲜叶及茶汤中啶虫脒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
14
14
作者
苏婷
侯如燕
+2 位作者
赵秀霞
钱晓三
杨婷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建立了茶叶、茶鲜叶、茶汤中的啶虫脒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NaCl饱和溶液萃取,Envi-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10 mL乙腈洗脱,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茶鲜叶啶虫脒的添加浓度为0.1~1.0mg/kg时,其平...
建立了茶叶、茶鲜叶、茶汤中的啶虫脒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NaCl饱和溶液萃取,Envi-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10 mL乙腈洗脱,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茶鲜叶啶虫脒的添加浓度为0.1~1.0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68.5%~103.6.0%,相对标准偏差(RSD)≤13.6%。茶汤啶虫脒的添加浓度为0.033~0.333 mg/L时,其平均回收率为:73%~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7.6%。用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分别为:0.07、0.09 mg/kg、0.002 mg/L,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茶叶中啶虫脒的常规检测和啶虫脒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被引量:
19
15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2 位作者
高柱
彭传燚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07.5%和89.3%~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和1.13%。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捷、准确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茶叶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
37
16
作者
王孝辉
宛晓春
侯如燕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9,共7页
建立了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茶叶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经水浸泡,乙腈高速匀浆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6mL洗脱后...
建立了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茶叶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经水浸泡,乙腈高速匀浆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6mL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中毗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吡虫啉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250mg/kg,其回收率为92.0%-97.6%,相对标准偏差(RSD)≤3.8%,方法的定量限为0.025mg/kg,符合出口茶叶吡虫啉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前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含量
被引量:
14
17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1 位作者
郜红建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方法研究茶叶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建立了KOH梯度淋洗程序为5-40mmol/L,流速为1.0mL/min。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30mg/L...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方法研究茶叶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建立了KOH梯度淋洗程序为5-40mmol/L,流速为1.0mL/min。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30mg/L,茶叶中氟的检出限为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0.7%-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0.93%-2.02%;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准值相符。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氟离子
氧弹燃烧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胶酶澄清西洋参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6
18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宛志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90,共5页
通过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果胶酶的水解温度、时间、酶的用量和pH值对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影响,得出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显著(P<0.05),pH值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极为显著(P&l...
通过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果胶酶的水解温度、时间、酶的用量和pH值对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影响,得出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显著(P<0.05),pH值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主因子效应为pH值>酶解温度>酶的用量>酶解时间;西洋参果酒澄清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为60℃,酶的用量1 mL,酶解时间180 min和pH值为3.5;果胶酶对果酒的感官、色泽和稳定性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果酒
果胶酶
澄清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洋参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6
19
作者
蔡荟梅
高柱
+2 位作者
蒋跃林
侯如燕
宛志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1-244,249,共5页
对西洋参果酒的酿造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确定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60℃热浸提20min,去皮渣发酵,并采用发酵温度为26℃,接种量为7%,SO2添加量为80mg/L,起始糖度为18.7%。在该工艺条...
对西洋参果酒的酿造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确定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60℃热浸提20min,去皮渣发酵,并采用发酵温度为26℃,接种量为7%,SO2添加量为80mg/L,起始糖度为18.7%。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酿造出来的西洋参果酒,颜色鲜红,澄清透亮,酒味浓郁,酒体丰满,同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果酒
发酵条件
果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瓜绿茶口含片的研制
被引量:
5
20
作者
梁进
胡玉龙
侯如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243-1249,共7页
目的优化苦瓜绿茶口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醇提法制备苦瓜浸提物,再利用苦瓜浸提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速溶绿茶粉、木糖醇和玉米淀粉及其他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苦瓜绿茶含片...
目的优化苦瓜绿茶口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醇提法制备苦瓜浸提物,再利用苦瓜浸提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速溶绿茶粉、木糖醇和玉米淀粉及其他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苦瓜绿茶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苦瓜浸提物在料液比1:20,温度90℃的醇溶液中浸提4 h为其最佳浸提条件;以苦瓜浸提物0.3 g,速溶绿茶粉0.1 g,填充剂(玉米淀粉:β-环状糊精=1.5:0.8)1.5 g,木糖醇3.0 g为原料,并经55℃干燥可获得新型苦瓜绿茶口含片。结论本研究将苦瓜浸提物与速溶绿茶粉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具有表面光滑美观且食用方便的新型苦瓜绿茶复合营养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绿茶
含片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山茶油不饱和度快速评价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静静
田春
陈江琳
李家伟
张运斌
侯如燕
金龙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12,共8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团队(2022AH010055)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专项(2022AH040128)。
文摘
为评价不同品种山茶油不饱和程度,有必要建立一种窄碘值范围(碘值差异小于10)的快速评价方法。本文以39组山茶油样品,10组市售油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线性回归、梯度下降法的高分辨拉曼光谱油脂碘值快速定量预测模型。采集不同饱和度的油脂样品在785 nm的拉曼谱图,采用平滑算法最小二乘平滑滤波(Savitzky-Golay)、多项式拟合和去卷积算法洛伦兹(Lorentzian)处理谱图信息。以筛选出的两个拉曼特征峰(1656 cm^(-1)和1440 cm^(-1))的峰强比值(I 1656/1440)作为不饱和度评价指标,结合传统滴定法测得的碘值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建定量模型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0.82,均方误差(MSE)<0.73,均方根误差(RMSE)<0.85,可准确、快速地评价山茶油等油脂的不饱和度。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山茶油
油脂不饱和度
碘值
定量预测模型
Keywords
Raman spectroscopy
Camellia oil
oil unsaturation
iodine valu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S25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晴
李启跃
李叶云
侯如燕
机构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茶业学院
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199-20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601101)
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团队项目(2022AH010055)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专项(2022AH040128)。
文摘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无酒精饮料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茶叶质量安全关系到茶产业良性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有关茶叶质量安全的研究不仅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保障茶叶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一年来在风险物质检测和产地溯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2023年以来茶叶质量安全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茶叶中农药、重金属、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加工副产物等风险物质检测技术,以及地理标志性名优茶产地溯源技术相关研究,同时总结了茶园绿色防控研究进展及实施措施,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茶叶质量安全相关研究及茶产业质量安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茶叶
风险物质
检测技术
产地溯源
绿色防控
Keywords
tea
risk substances
detection technology
traceability of origin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袁思怡
彭金艳
杨晨
司利奇
侯如燕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大健康研究院食品营养健康联合研究中心
河南晟之纯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茶叶》
2024年第4期52-57,65,共7页
基金
大健康研究院食品营养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专项资金资助(2023SJY02)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X202210364223)。
文摘
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饮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瓶装茶所强调的标准化和便捷性,新式茶饮更加注重创新、个性化和社交性,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品牌和社交需求。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饮品配方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行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潜在的健康问题逐渐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并采用消费者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112份学生和203份全体消费群体的匿名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内容涵盖了对饮品口味和品牌的喜好、饮用频率、健康担忧及价格接受度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全面了解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接受程度及相关偏好情况。同时结合文献综述,深入剖析新式茶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产品创新、消费者市场偏好、健康需求、行业标准的制定及数字化趋势等方面的情况。综合以上因素,探究了新式茶饮行业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和创新潜力,并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式茶饮
行业现状
发展趋势
健康趋势
Keywords
novel-tea beverage
status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health trends
分类号
TS275.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F719.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测定复杂基质蔬菜中9种烟碱类残留
被引量:
53
4
作者
侯如燕
卞红正
赵秀霞
胡祎芳
苏婷
王孝辉
宛晓春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肥)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农科教发[2008]10号)
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改项目(农财发[2010]49号)
文摘
建立了韭菜、洋葱、大蒜等复杂基质蔬菜样品中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氯噻啉、啶虫脒、噻虫啉9种烟碱类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的提取效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韭菜、洋葱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微波处理后,用乙腈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在0.02~0.5mg/kg加标水平下9种烟碱类农药的回收率为67%~11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8.6%。所检测的3种蔬菜样品中除噻虫啉的定量下限为0.05mg/kg外,其他8种农药的定量下限均不大于0.02mg/kg。方法简便、快速,可满足复杂基质蔬菜中烟碱类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烟碱类残留
杀虫剂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蔬菜
Keywords
nieotinoid residue
insecticide
HPLC
SPE
vegetable
分类号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F76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大孔树脂法纯化油茶皂苷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
30
5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文摘
比较了 10种国产大孔树脂纯化油茶皂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筛选出一种适合茶皂苷生产的国产苯乙烯共聚树脂 ,并对树脂的吸附及解吸性能进行了优化选择 ,所得产品纯度超过 80 % ,产品的得率 >8% ,是一种较好的生产精制油茶皂苷的方法。
关键词
皂苷
大孔树脂
纯化
国产
解吸性能
筛选
优化选择
共聚树脂
产品纯度
工艺条件
Keywords
tea saponin,purification technique,macroporous resins
分类号
TQ42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皂苷标准品的制备及定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28
6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65,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No.2002kj107)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项目(No.校科字:[2003]5号)
文摘
比较研究了2种常用的茶皂苷的定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用自制油茶皂苷纯品为标样,绘制了油茶皂苷定量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33。
关键词
油茶皂苷
纯化
定量方法
皂苷
油茶
标准品
制备
比较研究
标准曲线
相关系数
优缺点
Keywords
tea saponin, purification, quantiative method
分类号
TQ423.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18
7
作者
侯如燕
朱旭君
张正竹
蔡荟梅
宛晓春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资助(No.2006BAK02A26)
农业部2006年农业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项目资助(农财发[2006]64号)
文摘
茶叶样品经甲醇提取,二氯甲烷反萃取,再经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茶叶中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1、0.5、2.5mg/kg,其回收率范围81.5%~87.9%。相对标准偏差(RSD)≤10.2%,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关键词
茶叶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
Keywords
tea, imidacloprid, pesticide residues, HPLC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果蔬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
15
8
作者
侯如燕
蔡荟梅
张正竹
宛晓春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基金
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20067118-T-469)
农业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项目资助(农财发[2006]64号)项目资助
+1 种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科教发[2008]10号项目资助
文摘
果蔬样品经乙腈提取,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测定了几种水果蔬菜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对苹果、梨、香蕉、黄瓜、西红柿、圆白菜进行了添加回收试验,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05-3.0mg/kg,其回收率范围84.4%-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7.6%,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0.05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方法前处理手段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关键词
水果
蔬菜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
Keywords
fruit, vegetable, imidacloprid, pesticide residue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籽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
32
9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文汉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文摘
茶籽是指茶叶(Camellia sinensis)茶籽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籽,全国采摘茶园面积为8.4×108m2,茶叶茶籽产量为44.1万t.
关键词
茶籽
综合利用
茶油生产
油茶
深加工
茶枯
茶壳
分类号
TS22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
8
10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朱旭君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14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06BAK02A26)
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No.2005kj170)
文摘
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茶园害虫的控制,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为实现茶叶生产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中农药残留的源头控制,提供农残源头监督检验方法依据,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发茶鲜叶中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实验用V(石油醚)∶V(丙酮)=1∶1混合溶剂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除去干扰物质,采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测定茶鲜叶中主要的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0.01mg/kg;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添加浓度为0.05、0.2、1.0mg/kg,其回收率在83.6%~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关键词
茶鲜叶
拟除虫菊酯农药
多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
Keywords
fresh tea leaves, pyrethroids, multiresidues analysis, gas chromotography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总皂甙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8
11
作者
侯如燕
宛晓春
吴慧平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2kj107)
文摘
初步研究了油茶总皂甙对几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油茶总皂甙在高浓度下对啤酒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分别为12.5、12.5和3.2mg/ml,低浓度只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三种霉菌桔青霉、黑曲霉、米曲霉抑制作用较弱;油茶总皂甙对六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强弱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对小麦纹枯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强,EC50分别为:0.081、0.169mg/ml,且抑制活性同浓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油荼总皂甙
抑菌活性
Keywords
crude tea saponin
antimicrobial action
分类号
S564.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咸味香精鉴别方法
被引量:
1
12
作者
侯如燕
杨婷婷
朱萌萌
张蕾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185,共6页
文摘
采用静态顶空与GC-MS联用对4种品牌"一滴香"、2种品牌牛肉味、1种品牌鸡肉味和1种品牌猪肉味咸味香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0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及含氮、含硫类化合物组成。利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所得105种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滴香"产品与常用牛肉味、鸡肉味、猪肉味香精有差异,且常用香精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是影响聚类分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一滴香'
咸味香精
HS-GC/MS
聚类分析
Keywords
"yidixiang", savory flavors, HS-GC/MS,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TS2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药残留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
5
13
作者
侯如燕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24-325,共2页
基金
安徽农业大学教研项目"食品安全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校教务字〔2008〕6号)
文摘
从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运用有限的课时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性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以期培养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积极思维、有创新意识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本科毕业生。
关键词
农药残留分析
实践教学
改革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茶鲜叶及茶汤中啶虫脒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
14
14
作者
苏婷
侯如燕
赵秀霞
钱晓三
杨婷婷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科教发[2008]10号)
张一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建立了茶叶、茶鲜叶、茶汤中的啶虫脒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NaCl饱和溶液萃取,Envi-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10 mL乙腈洗脱,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茶鲜叶啶虫脒的添加浓度为0.1~1.0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68.5%~103.6.0%,相对标准偏差(RSD)≤13.6%。茶汤啶虫脒的添加浓度为0.033~0.333 mg/L时,其平均回收率为:73%~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7.6%。用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分别为:0.07、0.09 mg/kg、0.002 mg/L,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茶叶中啶虫脒的常规检测和啶虫脒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关键词
啶虫脒
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茶叶
Keywords
acetamiprid, pesticide residues, HPLC, solid-phase extraction, tea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被引量:
19
15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高柱
彭传燚
宛晓春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和教发[2008]10号)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11A105)
文摘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07.5%和89.3%~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和1.13%。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捷、准确性高的优点。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茶叶
硝酸盐
亚硝酸盐
Keywords
ion chromatography, tea, nitrate, nitrite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O657.75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
37
16
作者
王孝辉
宛晓春
侯如燕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9,共7页
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科教发[2008]10号)
2010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农财发[2010]49号)
文摘
建立了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茶叶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经水浸泡,乙腈高速匀浆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6mL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中毗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吡虫啉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250mg/kg,其回收率为92.0%-97.6%,相对标准偏差(RSD)≤3.8%,方法的定量限为0.025mg/kg,符合出口茶叶吡虫啉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前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关键词
茶叶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
Keywords
tea, midacloprid, pesticide residues, HPLC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含量
被引量:
14
17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郜红建
宛晓春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3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02A00)
张一元科技创新基金
文摘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方法研究茶叶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建立了KOH梯度淋洗程序为5-40mmol/L,流速为1.0mL/min。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30mg/L,茶叶中氟的检出限为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0.7%-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0.93%-2.02%;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准值相符。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关键词
茶叶
氟离子
氧弹燃烧
离子色谱法
Keywords
tea, fluorid, oxygen bomb combustion, ion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胶酶澄清西洋参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6
18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宛志沪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90,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5)-19-1
文摘
通过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果胶酶的水解温度、时间、酶的用量和pH值对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影响,得出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显著(P<0.05),pH值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主因子效应为pH值>酶解温度>酶的用量>酶解时间;西洋参果酒澄清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为60℃,酶的用量1 mL,酶解时间180 min和pH值为3.5;果胶酶对果酒的感官、色泽和稳定性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西洋参果酒
果胶酶
澄清
数学模型
Keywords
Panax quinguefolium L. wine, pectinase, clarific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S26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洋参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6
19
作者
蔡荟梅
高柱
蒋跃林
侯如燕
宛志沪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食品安全与检测省级实验室
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1-244,249,共5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厅项目(10050303056)
文摘
对西洋参果酒的酿造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确定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60℃热浸提20min,去皮渣发酵,并采用发酵温度为26℃,接种量为7%,SO2添加量为80mg/L,起始糖度为18.7%。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酿造出来的西洋参果酒,颜色鲜红,澄清透亮,酒味浓郁,酒体丰满,同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关键词
西洋参果酒
发酵条件
果胶酶
Keywords
Panax quinguefolium L. win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pectinase
分类号
TS255.4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瓜绿茶口含片的研制
被引量:
5
20
作者
梁进
胡玉龙
侯如燕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合肥农产品加工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243-1249,共7页
基金
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26)~~
文摘
目的优化苦瓜绿茶口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醇提法制备苦瓜浸提物,再利用苦瓜浸提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速溶绿茶粉、木糖醇和玉米淀粉及其他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苦瓜绿茶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苦瓜浸提物在料液比1:20,温度90℃的醇溶液中浸提4 h为其最佳浸提条件;以苦瓜浸提物0.3 g,速溶绿茶粉0.1 g,填充剂(玉米淀粉:β-环状糊精=1.5:0.8)1.5 g,木糖醇3.0 g为原料,并经55℃干燥可获得新型苦瓜绿茶口含片。结论本研究将苦瓜浸提物与速溶绿茶粉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具有表面光滑美观且食用方便的新型苦瓜绿茶复合营养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
关键词
苦瓜
绿茶
含片
工艺
Keywords
Momordica charantia L.
green tea
tablet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山茶油不饱和度快速评价方法
马静静
田春
陈江琳
李家伟
张运斌
侯如燕
金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王晴
李启跃
李叶云
侯如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趋势分析
袁思怡
彭金艳
杨晨
司利奇
侯如燕
《中国茶叶》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测定复杂基质蔬菜中9种烟碱类残留
侯如燕
卞红正
赵秀霞
胡祎芳
苏婷
王孝辉
宛晓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采用大孔树脂法纯化油茶皂苷的工艺条件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油茶皂苷标准品的制备及定量方法的比较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侯如燕
朱旭君
张正竹
蔡荟梅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果蔬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侯如燕
蔡荟梅
张正竹
宛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茶籽的综合利用
侯如燕
宛晓春
黄继轸
文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侯如燕
宛晓春
朱旭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油茶总皂甙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侯如燕
宛晓春
吴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咸味香精鉴别方法
侯如燕
杨婷婷
朱萌萌
张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农药残留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侯如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茶叶、茶鲜叶及茶汤中啶虫脒残留的检测
苏婷
侯如燕
赵秀霞
钱晓三
杨婷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蔡荟梅
侯如燕
高柱
彭传燚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王孝辉
宛晓春
侯如燕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含量
蔡荟梅
侯如燕
郜红建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果胶酶澄清西洋参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
蔡荟梅
侯如燕
宛志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西洋参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蔡荟梅
高柱
蒋跃林
侯如燕
宛志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苦瓜绿茶口含片的研制
梁进
胡玉龙
侯如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