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布氏鲸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丕烈
韩家波
孙玉忠
侯和要
马志强
-
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
出处
《野生动物》
2011年第6期302-305,共4页
-
文摘
布氏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温水域。布氏鲸与鳀鲸因其外形极其相似,以往没有将其严格区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发现的主要是鳀鲸。2011年1月19日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一海滩搁浅1头雌性须鲸,媒体曾报道为长须鲸。我们根据其外形特征不同于长须鲸,其头骨顶部的鼻骨、前颌骨和上颌骨末端额鼻突形状不同于鳀鲸和长须鲸,而鉴定为布氏鲸,是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该标本体长13.40 m,系成体,颅基长330 cm,脊椎式为C7+T 13+L 14+Ca 21=55。本文主要报道了布氏鲸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特征。
-
关键词
布氏鲸
中国大陆水域
形态
-
Keywords
Balaenoptera brydei
China marine mammal
Whale morphology
-
分类号
S932.8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上)
- 2
-
-
作者
侯和要
于盟盟
梁娟
李淑翠
-
机构
山东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39,共1页
-
-
关键词
大竹蛏
人工育苗技术
肉味
出肉率
贝类
人工繁殖技术
经济价值
农业部
市场前景
中国
-
分类号
S968.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下)
- 3
-
-
作者
侯和要
于盟盟
梁娟
李淑翠
-
机构
山东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7,共2页
-
-
关键词
附着基
投放
人工育苗技术
培育池
大竹蛏
高锰酸钾消毒
施用
青霉素
过筛
冲洗
-
分类号
S968.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日本对虾高效养殖新技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牟乃海
汉景明
牟敦英
焦伟
侯和要
-
机构
山东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8-38,共1页
-
文摘
日本对虾的养殖单产一直很不稳定,虾农多采取轮捕轮放,与梭子蟹、贝类等混养,产量不高,一般亩产20-30千克,达到50千克的就很少。目前制约日本对虾产量和效益的瓶颈主要是养殖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可显著提高日本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日本对虾
养殖技术
高效养殖
经济效益
轮捕轮放
对虾养殖
不稳定
梭子蟹
-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海水池塘虾蟹贝四放五收混养模式
- 5
-
-
作者
牟乃海
牟敦英
侯和要
卜召昌
-
机构
山东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山东日照市秦楼街道
-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7,共1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养虾前应将养殖池、进排水渠道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泥和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和杂草。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
-
关键词
混养模式
海水池塘
虾蟹
三疣梭子蟹
菲律宾蛤仔
日本对虾
排水渠道
养殖池
-
分类号
S968.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8.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日照市海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6
-
-
作者
朱文博
黄青
侯和要
季本安
李淑翠
王怡丽
-
机构
山东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1期3-4,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日照市以打造“海上粮仓”、发展“海上菜园”为契机,以大力发展海藻产业为壮大日照海洋经济的有利抓手,充分发挥日照市海洋资源优势,科学开发和合理保护海洋,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一、日照市海藻产业发展基础经过近50年的发展,日照市集聚了一批藻类精深加工及养殖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新材料与活性物质提取及食用海藻精深加工为主、
-
关键词
优势产业
食用海藻
日照市
海洋经济
精深加工
资源优势
合理保护
科学开发
-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