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永辉 武继承 +4 位作者 李宗军 李学军 何方 侯占领 杨先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32,149,共7页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条件下冬小麦生长与水肥利用的特征,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为对照,研究了单施氮肥(T2:225 kg.km-2)和其与不同用量保水剂配施(T3:N+保水剂30 kg.hm-2、T4:N+保水剂60 kg.hm-2、T5:N+保水剂90 kg.hm-2)处理对...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条件下冬小麦生长与水肥利用的特征,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为对照,研究了单施氮肥(T2:225 kg.km-2)和其与不同用量保水剂配施(T3:N+保水剂30 kg.hm-2、T4:N+保水剂60 kg.hm-2、T5:N+保水剂90 kg.hm-2)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土壤矿质氮含量以及水肥利用等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与氮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小麦各生育期的小麦总群体、株高、叶面积、土壤矿质氮含量及水肥利用率等。各处理中,以T4处理对于总群体数、株高、穗长和穗粒数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而T5处理对于小麦叶面积和千粒重的提高作用明显。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保水剂处理的根冠比均较对照低,尤其是T3处理。而各生育期土壤矿质氮平均含量表现为T4>T3>T5>T2>CK。最终小麦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素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随保水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将,且均匀以T4处理最高,其分别比单施氮肥处理(T2)14.5%、55.9%、34.6%和25.0%。说明各处理中,以T4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增产及水肥利用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冬小麦 氮肥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及养分高效管理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侯占领 牛银霞 苗小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63-67,共5页
通过多年大量小麦"3414"田间试验、不同施氮量及不同生育期合理运筹氮肥试验及大田示范、推广验证,确定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土壤供肥量、施氮量和运筹技术,集成了小麦高产及养分高效管理技术体系,为区... 通过多年大量小麦"3414"田间试验、不同施氮量及不同生育期合理运筹氮肥试验及大田示范、推广验证,确定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土壤供肥量、施氮量和运筹技术,集成了小麦高产及养分高效管理技术体系,为区域小麦土壤诊断、分区施肥指导、精确量化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肥料运筹 施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占领 牛银霞 郭清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通过多年平原灌区中、高产田和旱作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以及添加腐熟剂均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旱作区秸秆覆盖效果显著。除添加腐熟剂处理,其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均有显著增加,全... 通过多年平原灌区中、高产田和旱作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以及添加腐熟剂均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旱作区秸秆覆盖效果显著。除添加腐熟剂处理,其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均有显著增加,全氮除高产田外表现出有增加趋势,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有所提高。同时,为了实现培肥的目的,在玉米收获后全部秸秆还田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秸秆 还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耧追法施用碳酸氢铵
4
作者 侯占领 师小周 +2 位作者 魏淑丽 苗小红 雷珂 《河南科技》 2001年第10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耧追法 碳酸氢铵 施肥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灌条件下夏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5
作者 侯占领 牛银霞 苗小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喷灌条件下对夏玉米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效果大于磷肥效果,磷肥效果大于钾肥效果;夏玉米最佳经济施肥量(kg/亩)N∶P2O5∶K2O为11.32∶4.87∶3.87。氮、磷、钾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6.2%、15.7%和17.9%;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 在喷灌条件下对夏玉米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效果大于磷肥效果,磷肥效果大于钾肥效果;夏玉米最佳经济施肥量(kg/亩)N∶P2O5∶K2O为11.32∶4.87∶3.87。氮、磷、钾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6.2%、15.7%和17.9%;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9.8、6.5、6.3。氮钾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施用氮钾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施用氮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夏玉米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中地区花生施肥指标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牛银霞 侯占领 +1 位作者 苗小红 詹真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141-143,共3页
通过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肥料利用率、磷钾丰缺指标、钼酸铵梯度等试验,建立了豫中平原区花生的施肥指标体系,明确了氮磷钾的配比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为花生化肥减量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花生 氮肥 磷肥 钾肥 钼酸铵 钙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与腐植酸增效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尚大朋 付文 +3 位作者 侯占领 牛银霞 苗小红 史慧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探明配方施肥与腐植酸增效协同效应,设计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腐植酸氮磷钾配施,开展为期4年的肥效定点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增效协同处理与配方施肥处理相比,冬小麦每亩增产33.6~55.8 kg、增幅6.21%~11.04%,夏玉米每亩增产49.2~53.2... 为探明配方施肥与腐植酸增效协同效应,设计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腐植酸氮磷钾配施,开展为期4年的肥效定点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增效协同处理与配方施肥处理相比,冬小麦每亩增产33.6~55.8 kg、增幅6.21%~11.04%,夏玉米每亩增产49.2~53.2 kg、增幅7.02%~8.89%,增产程度均达显著水平;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7.62%~56.62%、55.90%~80.77%、57.35%~167.57%;氮肥利用率提高9.02~12.48个百分点,范围为48.93%~49.92%,磷肥利用率提高5.95~8.92个百分点,范围为24.56%~27.51%,钾肥利用率提高7.74~20.33个百分点,范围为55.11%~57.39%;耕层土壤p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3~2.1 g/kg、0.12~0.18 g/kg、2.3~3.9 mg/kg、42~53 mg/kg。为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配方施肥技术升级、腐植酸新型肥料创制与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轮作 腐植酸氮磷钾协同 土壤类型 施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氮肥总量控制和分期调控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绍峰 侯占领 牛银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73-73,76,共2页
为了明确许昌地区主要耕作土壤的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肥料增产效应和化肥利用率,进行白萝卜氮肥总量控制和分期调控试验。结果表明,萝卜株高、叶宽、肉质根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229.65 kg/hm^2时,增产量最高,为17 77... 为了明确许昌地区主要耕作土壤的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肥料增产效应和化肥利用率,进行白萝卜氮肥总量控制和分期调控试验。结果表明,萝卜株高、叶宽、肉质根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229.65 kg/hm^2时,增产量最高,为17 777.85 kg/hm^2。白萝卜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221.1 kg/hm^2,此时增产量为17 622.15 kg/hm^2。优化氮区的萝卜产出、收益、产投比均为最高,萝卜优化施氮量应为210~2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 氮肥总量控制 分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一次施肥效应
9
作者 尚大朋 付文 +3 位作者 侯占领 苗小红 詹真 史慧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4-7,共4页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冬小麦为试验对象,开展小麦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一次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肥一次性底施或普通小麦肥底施+追施相比,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小麦有效穗数增加3.0万~19.5万穗/hm^(2)、穗粒...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冬小麦为试验对象,开展小麦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一次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肥一次性底施或普通小麦肥底施+追施相比,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小麦有效穗数增加3.0万~19.5万穗/hm^(2)、穗粒数增加0.4~2.6粒、千粒重增加0.8~2.5 g,产量增加6.10%~14.87%,增收1396.88~3018.32元/hm^(2);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品种有一定差异,但表现趋势高度一致,说明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养分释放规律与小麦生长需求吻合度较高,有利于农作物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专用腐殖酸控释掺混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减量施肥模式初步研究
10
作者 苗小红 牛银霞 +1 位作者 侯占领 卢晋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通过大豆减量施肥试验初步研究发现,亩施80%优化氮肥(3.2 kg,N)底荚高度、每荚粒数、百粒重最大,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高。且施氮量与每荚粒数、分枝数与底荚高度、百粒重,单株荚数与底荚高度、每荚粒数、株高,底荚高度与百粒重,均存在... 通过大豆减量施肥试验初步研究发现,亩施80%优化氮肥(3.2 kg,N)底荚高度、每荚粒数、百粒重最大,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高。且施氮量与每荚粒数、分枝数与底荚高度、百粒重,单株荚数与底荚高度、每荚粒数、株高,底荚高度与百粒重,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施氮量与需氮量、需钾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减量施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