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贝贝 王小兰 +1 位作者 侯兰功 李书琼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本文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测算2006—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旅游业碳排放量,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该经...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本文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测算2006—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旅游业碳排放量,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该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5-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量整体呈阶段性变化,先上升,再大幅度下降,然后又波动式回升;②该经济圈各市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时序变化明显,2005-2019年各市旅游业碳排放量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③2020-2021年除成都、乐山外,其他城市旅游业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④2022-2023年各市旅游业碳排放量回升;⑤该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整体为弱脱钩状态,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态势的空间演变特征为“良劣优良”;⑥该经济圈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态势的空间分异是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应联合各市政府、企业及相关旅游主体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低碳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理想脱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脱钩态势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与空间效应研究
2
作者 李书琼 王小兰 +1 位作者 侯兰功 王贝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评价旅游可持续的重要依据。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例,构建以DPSIR模型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2005—2022年研究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和空间...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评价旅游可持续的重要依据。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例,构建以DPSIR模型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2005—2022年研究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呈现整体稳定伴随细微波动的趋势。2)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特征,空间关联强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3)空间杜宾模型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游客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环境规制强度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旅游生态效率、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承载力 DPSIR模型 时空演变 空间溢出效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兰 余珂 侯兰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3,共12页
为厘清岷江上游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稳定性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从人力、自然、物质、金融和社会五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综合加权求和法、耦合协调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该地区生计资本... 为厘清岷江上游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稳定性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从人力、自然、物质、金融和社会五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综合加权求和法、耦合协调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该地区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岷江上游各类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不均衡,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社会资本水平最低;各类型农户生计稳定性存在差距,兼农型农户生计多样性和收入多样性均为最高,纯农型农户自然资源依赖性最高,各类型农户收入依赖性差距不大;岷江上游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和差异类型属于濒临失调且生计资本滞后型;各类型农户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获得贷款机会这一因素对各类型农户均有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岷江上游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稳定性 耦合协调模型 Pearson相关系数 岷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亚玲 侯兰功 杜小戈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进而对其联系强度、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时间范围内,成渝地区城市物流质量水平空间分异显著,物流联系强度差异大;网络密度从0.9023升至0.9042,处于较高密度水平,波动幅度小,聚合度强,物流联系密切,但成渝地区内部网络密度失衡,中部密度最高,北部密度较中部稍低,西部密度最低;整体上物流网络呈现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相向发展的放射状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引力模型 物流空间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循环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侯兰功 肖洪浪 +2 位作者 邹松兵 杨永刚 肖生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4-258,共5页
为了系统地研究黑河流域的水量平衡,该文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波文比公式估算黑河流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流域的流量观测与已有的研究成果,首次将流域的大气输送水量与地面水循环结合起来研究分析:黑河流域上空大气水汽输送净收入量... 为了系统地研究黑河流域的水量平衡,该文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波文比公式估算黑河流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流域的流量观测与已有的研究成果,首次将流域的大气输送水量与地面水循环结合起来研究分析:黑河流域上空大气水汽输送净收入量约288亿m3;上游山区为多降水中心,成为河流的发源地,降水总量约有141.68亿m3;中下游内陆盆地成为低降水极值中心,降水总量约有55.13亿m3;黑河流域总蒸散量约为195.6亿m3,其中在上游山区蒸散约95.44亿m3的水分,中下游蒸散损失的水量达到100.16亿m3。结合黑河流域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从分析内陆河水循环主要环节出发,揭示了黑河流域水循环在山区形成水资源、在中下游内陆盆地散失水资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水循环 特征 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侯兰功 崔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对以往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和GIS技术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后的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可以充分体现降雨作为激发因子的作用。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扩张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侯兰功 乔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3-196,共4页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北京市出现了大尺度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为了研究北京市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1990年、2000年和2007年北京市城镇用地变化的数量、类型和空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北京市出现了大尺度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为了研究北京市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1990年、2000年和2007年北京市城镇用地变化的数量、类型和空间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的方法,分析了近17a来北京市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镇用地向郊区扩张的趋势非常明显,总体呈现出自中心城区向近郊区逐层推进,以近郊区和远郊区为沿线据点的外延式扩张的空间变化规律;由于城镇用地的扩张,直接导致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在近17a内分别减少了1 719.25km2和220.25k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终减少了218 196.49万元;大面积的耕地和林地、草地及水域被城镇用地所代替,城市的绿色屏障功能日趋弱化,生态效应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效应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草地蒸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兰功 肖洪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29,共4页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蒸散计算方法中,蒸散系数是计算实际蒸散必不可少的参数。本文从蒸散系数的定义出发,在2005年额济纳绿洲生长季连续观测的基础上,运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额济纳绿洲草地的实际蒸散量,利用FAO 56Penman-Monteith...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蒸散计算方法中,蒸散系数是计算实际蒸散必不可少的参数。本文从蒸散系数的定义出发,在2005年额济纳绿洲生长季连续观测的基础上,运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额济纳绿洲草地的实际蒸散量,利用FAO 56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草地的参考蒸散,将实际蒸散与参考蒸散相除即得到额济纳绿洲草地的蒸散系数。通过研究发现:生长季草地的蒸散量(ETc)为446.96mm,从生长季初期开始,草地的蒸散量开始增加,在6月后半月达到最大值6.724mm/d,此后蒸散量开始快速下降,在生长季末期达到最低值1.215mm/d;蒸散系数(Kc)呈现出与蒸散量(ETc)相同的变化趋势,自生长季初期开始蒸散系数快速上升,在6月后半月达到生长季最大值0.623,之后随着草地生长减缓,蒸散系数快速下降,直至生长季末期草地停止生长。对额济纳绿洲草地蒸散系数的计算可以为该地区准确估算草地生态需水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绿洲 生长季 蒸散系数 蒸散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形因子作用下的西南山地丘陵过渡带景观格局研究:以涪江流域中上游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侯兰功 刘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1-751,共11页
山地丘陵过渡带地形独特,地形因子分析不仅可以对复杂地理单元的景观格局做出合理解释,而且能进一步了解景观格局分布规律,为优化空间配置奠定基础。以2017年Google Earth影像、DEM和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为数据源,运用GIS技术、分布指... 山地丘陵过渡带地形独特,地形因子分析不仅可以对复杂地理单元的景观格局做出合理解释,而且能进一步了解景观格局分布规律,为优化空间配置奠定基础。以2017年Google Earth影像、DEM和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为数据源,运用GIS技术、分布指数、景观格局指数和移动窗口法等方法,分析了涪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景观类型随高程、坡度、起伏度和坡向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地形因子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随着高程、坡度和起伏度的增加,景观类型由人为主导的耕地、建设用地过渡为以自然为主导的林地、草地;从阳坡到阴坡,建设用地分布由优势到劣势下降最为明显。(2)流域景观类型最为丰富的地貌为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海拔>500~650 m、坡度0~5°和起伏度>10~30 m的区域;高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地区的景观格局单一化趋势明显,破碎化程度较轻。(3)山地区的多样化景观主要分布在涪江沿岸,丘陵区涪江沿岸景观呈现单一化趋势,冲积平原区景观由外向内呈现出相对单一化—多样化—相对单一化的趋势,城乡结合部景观最为丰富。(4)不同地形因子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程度为高程>坡度>起伏度>坡向,高程、坡度、起伏度与景观格局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坡向则表现为弱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过渡带 地形因子 景观格局 涪江中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泥石流沟流域形态统计分析——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兰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4-96,共3页
泥石流沟谷因泥石流类型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对小江流域3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主沟长、平均沟床比降、流域平均宽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为泥石流危险度评... 泥石流沟谷因泥石流类型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对小江流域3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主沟长、平均沟床比降、流域平均宽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泥石流 流域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城镇化与经济、环境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兰功 张祥 赵春容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91-98,共8页
以成都都市圈为研究区域,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经济发展质量(第三产业GDP占比)和生态环境质量3个方面计算分析了成都都市圈9个城市2005—2016年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对三者的协调性... 以成都都市圈为研究区域,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经济发展质量(第三产业GDP占比)和生态环境质量3个方面计算分析了成都都市圈9个城市2005—2016年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对三者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都市圈内城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城市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协调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降低趋势,且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协调度总体不断提升,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性 成都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理论的川北传统农业区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耦合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兰功 牟月华 乔标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92-96,115,共6页
基于脱钩理论,构建脱钩模型,测算三台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两者的脱钩弹性系数,划分两者间的脱钩状态。研究表明,三台县2006—2018年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耕地安全胁迫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三台县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 基于脱钩理论,构建脱钩模型,测算三台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两者的脱钩弹性系数,划分两者间的脱钩状态。研究表明,三台县2006—2018年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耕地安全胁迫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三台县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脱钩态势主要呈强负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负脱钩4种,且呈动态交替变化;从脱钩-耦合关系来看,近13年的脱钩状态变化虽然部分年份存在较消极的状态,但大致上表现为从畸形向理想状态的转变;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特征:2007—2011年,该阶段脱钩状态表现出由极不理想状态逐步改善的趋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表现为前期不合理逐渐优化调整;2012—2018年,该阶段整体表现出脱钩状态振荡稳定在合理状态与较消极状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两者耦合关系也基本稳定在协调与较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地区 城镇化 耕地安全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与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39
13
作者 陈廷方 崔鹏 +1 位作者 刘岁海 侯兰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山人为泥石流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法治建设环境,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具体...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山人为泥石流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法治建设环境,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具体提出了矿山人为泥石流灾害预防和工程治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矿产资源开发 防治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 人为泥石流 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 建设环境 管理力度 工程治理 灾害预防 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条件下矿物光谱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延霞 吴见 +3 位作者 周亮广 侯兰功 王岽 曹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3-808,共6页
矿物粒度是影响矿物光谱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探索不同粒度下矿物光谱曲线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同粒度下不同矿物的光谱差异,不仅是高光谱矿物遥感信息识别的关键,也为研究矿物随着粒度变化而产生的光谱差异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地物光谱仪对... 矿物粒度是影响矿物光谱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探索不同粒度下矿物光谱曲线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同粒度下不同矿物的光谱差异,不仅是高光谱矿物遥感信息识别的关键,也为研究矿物随着粒度变化而产生的光谱差异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地物光谱仪对采集的六种矿物进行观测,获取了不同粒度下的反射率光谱曲线,同时生成一阶微分光谱曲线,进而分析了不同粒度下各种矿物的光谱变化特征,对比了相同粒度下不同矿物的光谱差异,探索高光谱遥感识别矿物的可能波段。结果表明:各种矿物的光谱曲线均会随着粒度的改变而产生较大的差异,但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紫苏辉石的整条光谱曲线都会随着粒度的增加而下降,叶蛇纹石、赤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的光谱曲线在特定的波长范围内随着粒度的增加而下降,橄榄石的光谱与粒度大小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相同粒度下,不同矿物的光谱反射率在大部分波段范围内差异较大,为实现矿物高精度识别提供了可能;叶蛇纹石、高岭石、绿泥石具有较多的宽度较窄、强度较小的吸收峰,而赤铁矿、橄榄石、紫苏辉石的光谱曲线相对平滑,吸收和反射峰的数量较少。本研究旨在为矿物光谱库的构建以及矿物的高光谱技术识别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矿物 粒度 一阶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晶 侯兰功 +2 位作者 何小勤 刘涛 邓莹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0-368,共9页
[目的]分析与测度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2019年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 [目的]分析与测度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2019年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9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呈现典型“四增两减”特征,其中增加和减少最多的分别为建设用地(增加1704.59 km^(2))和耕地(减少911.04 km^(2));此外,建设用地以及水域动态变化明显。(2)2000—2019年,林地是成都平原城市群最为重要的生态用地,其重要程度高达53.81%,而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均未超过2%;在城市扩展状态下,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草地4类用地变动对该区域生态影响较大,合计用地变动生态价值贡献率为94.76%。(3)在研究期间,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指数呈先降后升的特征。总的来看,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着动态稳定,2015年后呈现相对上升的趋势。[结论]政府应该管控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质量、数量,着重落实保护林草地政策,恢复和改善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以便有效提升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快速城镇化 成都平原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影像的玉米冠层叶绿素含量估算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见 侯兰功 王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3,共8页
采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玉米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叶绿素含量估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以α为倾斜度参数的双曲正切S型函数为基础的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前馈神经网络(hyperbolic tangent sigmoid f... 采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玉米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叶绿素含量估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以α为倾斜度参数的双曲正切S型函数为基础的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前馈神经网络(hyperbolic tangent sigmoid function-back propagation,Htsf-BP)构建叶片尺度的叶绿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以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模型(4-scale模型)为理论依据,对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光谱转化函数进行推导,实现Hyperion影像冠层尺度光谱到叶片光谱的转化,同时获取叶片尺度叶绿素含量估算结果;最后,结合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冠层尺度叶绿素含量估算。结果表明:当隐含层结点数为6时,Htsf-BP神经网络法对叶绿素的估算精度最高,验证精度达78.68%;在波长750与980 nm处,采用光谱尺度转化方程进行模拟的冠层光谱与实测冠层光谱间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达到了0.784和0.706;实测叶片尺度叶绿素含量与模拟结果间的相关系数R2值达0.726。该方法可为高精度快速估算叶片和冠层尺度玉米叶绿素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反向传播 回归分析 高光谱 4-scal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城市竞争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乔标 尹晓惠 侯兰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分析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省域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特定省区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构建既能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又能反映城市参... 在分析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省域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特定省区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构建既能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又能反映城市参与竞争的能力和对整个区域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文章以甘肃省的14个城市为例,计算得出了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并把14个城市分为5种类型,指明了各类型城市的相对优劣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成德绵城市带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莹佳 侯兰功 +1 位作者 刘涛 王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0-1920,共11页
定量研究与分析成都-德阳-绵阳城市带(成德绵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及其生态安全格局,对区域协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SV当量法分析2010—2018... 定量研究与分析成都-德阳-绵阳城市带(成德绵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及其生态安全格局,对区域协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SV当量法分析2010—2018年成德绵城市带ESV的时空变化;提取区域内99%、95%、90%置信水平ESV热点区域,识别生态保护核心“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选用高程、土地利用等8项重要阻力因子得到阻力面,构建区域生态廊道,识别城市带生态安全格局,对跨行政区生态网络空间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显示:2010—2018年,研究区ESV总量从1372.91亿元升至1519.93亿元,其中原材料、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EVS增长速率高于10%。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高安全及次高安全区面积占比为49.8%,集中在西北部、中南部等区域;中安全及低安全区面积占比为50.2%,主要集中在南部建设用地较多的低海拔城镇地区。识别生态“源”地24处,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3%,且呈带状分布;生态廊道53条,生态节点41个,整体呈现多中心环状,网络连通水平较好。基于研究结果,构建了西北密东南疏的“两轴、三带、四节点”生态网络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廊道 成德绵城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低山丘陵区贫困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绵阳市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粟秦 侯兰功 乔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27-1932,共6页
【目的】贫困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能够为地方制定"精准扶贫"政策与贫困村落实现现代化转型提供助力。【方法】本研究以绵阳市域贫困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绵阳市贫困村落分... 【目的】贫困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能够为地方制定"精准扶贫"政策与贫困村落实现现代化转型提供助力。【方法】本研究以绵阳市域贫困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绵阳市贫困村落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绵阳市贫困村落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区和南部低洼地区,中部分布较少;贫困村落数量在各区县(市)分布不均衡,平武县、北川县、三台县、江油市和盐亭县集聚了近90%的贫困村落;以市域内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绵阳市贫困村落在三台县出现1个高度集聚区和5个低度集聚区,三个中度集聚区位于安县和盐亭县。【结论】经济、教育、城乡距离、地形起伏及交通等因素对贫困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丘陵地区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燕 刘友存 +4 位作者 边晓辉 焦克勤 陈明 侯兰功 丁倩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71,282,共10页
基于江南丘陵及其周边地区69个气象站点1951—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月均气温、风速、日照百分率和相对湿度等数据,运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了参考蒸散量和地表湿润指数,并结合地表湿润指数倾向率、M-K检验、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 基于江南丘陵及其周边地区69个气象站点1951—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月均气温、风速、日照百分率和相对湿度等数据,运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了参考蒸散量和地表湿润指数,并结合地表湿润指数倾向率、M-K检验、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探讨了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近63 a,江南丘陵地区地表湿润指数在波动中呈现降低趋势,其10 a变化倾向率为-0.05,趋于干旱;累计距平可分为波动变化时期、高于多年平均地表湿润指数时期和低于多年平均地表湿润指数时期;地表湿润指数在1955年左右存在一个由湿变干的突变点。地表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和季节变化上,20世纪50年代最高,21世纪初最低,但不论季节还是年代际,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地表湿润指数的空间变化,南部和西部低,北部和东部高。地表湿润指数倾向率空间变化则是东南部较区域其他地方高,为正值,季节变化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地表湿润指数倾向率都以负值为主。地表湿润指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好,但在空间上各气象要素与地表湿润指数的季节相关性存在差异。此外,江南丘陵地区地表湿润指数与海拔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海拔越高地表湿润指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湿润指数 江南丘陵 Penman-Monteith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