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发酵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侯保兵
刘书来
张建友
包华芳
丁玉庭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7-670,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生物化工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以筛选的羊栖菜腐败菌系不动杆菌属X8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m/V):0.6%褐藻酸钠,0.7%蛋白胨,0.2%KH2PO4,0.2%NaCl,初始pH 7.0。该菌株于25℃,150 r/min振荡培养16 h后,褐藻胶裂解酶酶活可达157.32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59倍。Mg2+、Ca2+和Fe2+对菌株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不动杆菌属
发酵优化
-
Keywords
alginate lyase
Acinetobacter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
分类号
TQ9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嘉兴市新塍塘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侯保兵
胡俊
钱君君
黄炼峰
陈婷
胡一周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嘉兴聚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4期45-47,共3页
-
基金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塘支流生态治水示范工程
由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秀洲区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资金"资助
-
文摘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秩相关系数法对2009~2016年嘉兴市新塍塘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外源性污染控制工程实施后,新塍塘水质改善明显,营养化程度也有初步得到控制有所改善。为使治水向“治标”模式转变,提出了“外源性污染控制+内源性控制+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理模式,并结合新塍塘实践给出了工程实施建议。
-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石臼漾
富营养化
嘉兴秀洲
新塍塘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质量控制措施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魏锋
钮剑锋
温跃龙
王国丽
黎文静
侯保兵
-
机构
嘉兴国文检测有限公司
阿坝州若尔盖县环境监测站
嘉兴市秀洲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142-143,148,共3页
-
文摘
指出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而质量控制是提供真实准确环境监测数据的保障。为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在多年实验室质量控制经验的基础上,对现场采样和监测、实验室数据分析和质量管理等三个方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推进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
现场采样
实验室
质量管理
-
分类号
X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嘉兴市秀洲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治理实践
- 4
-
-
作者
胡俊
姚冬伟
戎宇
侯保兵
-
机构
嘉兴市秀洲生态环境监测站
中环清科(嘉兴)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108-110,113,共4页
-
文摘
由于2017年秀洲区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深入精准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根据《大气颗粒物来源技术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文件,对2018年秀洲区污染源排放特征进行了调研分析。根据调研结果,采取了臭氧和细颗粒物(PM_(2.5))协同控制措施,主要措施为控制关联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源头量和加强末端治理。通过控制化石燃料、扬尘源和移动源等综合措施,降低了PM_(2.5)和臭氧(O 3)浓度。臭氧和PM_(2.5)协同控制实施后,2020年秀洲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为87.2%,PM_(2.5)浓度为28μg/m 3,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总结了3年来秀洲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实践的经验,以期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秀洲区
臭氧
PM_(2.5)
挥发性有机物
氮氧化物
-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嘉兴市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践与探索
- 5
-
-
作者
张川
侯保兵
汝伟
陈大伟
胡俊
黄炼锋
-
机构
嘉兴国文检测有限公司
嘉兴市秀洲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嘉兴市秀洲区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嘉兴市秀洲区"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2期72-74,77,共4页
-
文摘
介绍了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对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农村生活污水,泵站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采用"混凝沉淀+气浮+A/O"生化工艺集中处理。对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在全国率先使用BOT模式建设运营,分区域收集后采用"AAO"、"微动力+湿地"和膜生物反应处理等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秀洲区
农村
生活污水
治理实践
-
Keywords
Xiuzhou district
rural area
domestic sewage
BOT
AAO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