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装填密度对准双级闭式热泵香菇干燥系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曾涛
武卫东
+2 位作者
李敏
汪静
侯亚祥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香菇干燥是防止香菇出现腐烂、褐变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干燥过程中,装填密度对系统性能及干燥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设计的准双级补气增焓热泵闭式干燥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香菇装填密度对水分比、干燥速率、系统能效比(COP s...
香菇干燥是防止香菇出现腐烂、褐变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干燥过程中,装填密度对系统性能及干燥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设计的准双级补气增焓热泵闭式干燥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香菇装填密度对水分比、干燥速率、系统能效比(COP sys)、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及复水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室送风温度为55℃和循环风量为580 m^(3)/h的条件下,随着装填密度从1.5 kg/m^(2)增至3.0 kg/m^(2),香菇干燥速率逐渐下降,平均COP sys、平均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及复水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当装填密度为2.4 kg/m^(2)时,平均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和复水比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0.320 kg/(kW·h)、0.391 kg/(kW·h)和3.6;当装填密度为2.7 kg/m^(2)时,平均COP sys取得最大值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干燥
香菇
装填密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辐照强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蒋绿林
侯亚祥
+3 位作者
姜钦青
张亮
王昌领
陈孚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842,共4页
文章搭建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实验装置,研究了辐照强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及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及性能系数(COP)值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升高,且辐照强度增加200 W/m2,蒸发温度升高...
文章搭建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实验装置,研究了辐照强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及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及性能系数(COP)值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升高,且辐照强度增加200 W/m2,蒸发温度升高3-5℃,COP值升高0.8-1.2;得热效率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其降低速率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
辐照强度
蒸发温度
得热效率
性能系数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行模式对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蒋绿林
张亮
+2 位作者
侯亚祥
吴兆波
王金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7-352,共6页
文章设定了土壤源太阳能热泵系统的3种运行模式(连续取热模式、间歇取热模式及间歇取热+蓄热模式),并分别用定热流和等壁温两种方法,对3种运行模式下的垂直U型埋管进行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间歇取热+蓄热模式最有利于土壤温度场的恢复...
文章设定了土壤源太阳能热泵系统的3种运行模式(连续取热模式、间歇取热模式及间歇取热+蓄热模式),并分别用定热流和等壁温两种方法,对3种运行模式下的垂直U型埋管进行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间歇取热+蓄热模式最有利于土壤温度场的恢复,其定热流和等壁温模拟结果一致;等壁温模拟条件下,采用间歇取热+蓄热模式运行24 h后,地埋管取热热流量较间歇取热模式高19.6%,较连续取热模式高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太阳能热泵
土壤取蓄热
土壤温度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蒋绿林
胡静
+2 位作者
侯亚祥
姜钦青
胡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2-1826,共5页
建立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分析在正常和恶劣工况下,太阳能热泵集热蒸发器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太阳辐照量的条件下,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过热度与压缩机进口处过热度基本一致,且均能正常工作;不论在正常...
建立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分析在正常和恶劣工况下,太阳能热泵集热蒸发器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太阳辐照量的条件下,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过热度与压缩机进口处过热度基本一致,且均能正常工作;不论在正常工况还是恶劣工况下,蒸发器阵列的整体性能均可满足要求;通过比较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热水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COP可知,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热水系统COP基本维持在5.0~6.0之间,相比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COP在2.0~3.0之间有明显优势;证明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形成一个大的太阳能热泵系统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
直膨式
太阳能热泵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端工况下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侯亚祥
王建玉
孔祥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4-228,共5页
该文建立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分析在极端工况下,单个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热性能和蒸发器阵列的整体热性能及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端工况下,虽然A、B组蒸发器的吸热量存在差异,甚至A组蒸发器出...
该文建立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分析在极端工况下,单个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热性能和蒸发器阵列的整体热性能及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端工况下,虽然A、B组蒸发器的吸热量存在差异,甚至A组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零,但是系统性能系数COP达3.69,所以蒸发器阵列的整体热性能满足要求;吸热量较多的蒸发器组,其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大,进一步验证了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蒸发器
热泵系统
直膨式
极端工况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再冷方式对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侯亚祥
蒋绿林
+2 位作者
吴兆波
胡静
陈孚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文章分别对自身再冷式热泵系统、外界再冷式热泵系统以及无再冷的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比较了这3种系统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自身再冷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一致的;在相同条件下,自身再冷式热泵系统比其他两种系统能更...
文章分别对自身再冷式热泵系统、外界再冷式热泵系统以及无再冷的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比较了这3种系统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自身再冷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一致的;在相同条件下,自身再冷式热泵系统比其他两种系统能更好地改善系统的循环性能;再冷技术与热泵系统的结合可以增大热泵系统的最大运行温差(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差值),扩大了热泵系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再冷
外界再冷
无再冷
热泵系统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数学建模及验证
被引量:
6
7
作者
胡巍亚
侯亚祥
+2 位作者
曹玉春
蒋绿林
陈孚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5-649,共5页
文章建立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有盖板的平板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数学模型、压缩机数学模型、冷凝器数学模型以及膨胀阀数学模型,并从两种角度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同时建立了实验平台,以实验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文章建立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有盖板的平板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数学模型、压缩机数学模型、冷凝器数学模型以及膨胀阀数学模型,并从两种角度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同时建立了实验平台,以实验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实验计算所得COP为6.18、集热效率η为0.65,模型的两种求解所得COP分别为7.11和6.95、集热效率η分别为0.71和0.68,将模型求解结果与实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考虑理论与实际所允许的差距,可得该文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数学模型
模型求解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蒙
孔祥敏
侯亚祥
《新材料·新装饰》
2020年第17期19-20,共2页
BIM技术利用完备的信息、高效的信息更新以及管理的协同性,为可持续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优化方案。文章对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估进行了概述,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办公建筑为例,研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促进绿色建筑评估的过程。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装填密度对准双级闭式热泵香菇干燥系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曾涛
武卫东
李敏
汪静
侯亚祥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出处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6016)资助项目。
文摘
香菇干燥是防止香菇出现腐烂、褐变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干燥过程中,装填密度对系统性能及干燥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设计的准双级补气增焓热泵闭式干燥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香菇装填密度对水分比、干燥速率、系统能效比(COP sys)、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及复水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室送风温度为55℃和循环风量为580 m^(3)/h的条件下,随着装填密度从1.5 kg/m^(2)增至3.0 kg/m^(2),香菇干燥速率逐渐下降,平均COP sys、平均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及复水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当装填密度为2.4 kg/m^(2)时,平均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和复水比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0.320 kg/(kW·h)、0.391 kg/(kW·h)和3.6;当装填密度为2.7 kg/m^(2)时,平均COP sys取得最大值4.22。
关键词
热泵
干燥
香菇
装填密度
性能
Keywords
heat pump
drying
Lentinus edodes
loading density
performance
分类号
S226.6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TK17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辐照强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蒋绿林
侯亚祥
姜钦青
张亮
王昌领
陈孚江
机构
常州大学太阳能热泵研究所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8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77)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KJB560001)
文摘
文章搭建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实验装置,研究了辐照强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及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及性能系数(COP)值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升高,且辐照强度增加200 W/m2,蒸发温度升高3-5℃,COP值升高0.8-1.2;得热效率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其降低速率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
辐照强度
蒸发温度
得热效率
性能系数
实验研究
Keywords
direct expansion solar assisted heat pump
irradiation intensity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solar thermal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K5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行模式对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蒋绿林
张亮
侯亚祥
吴兆波
王金良
机构
常州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07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4KJB560001)
文摘
文章设定了土壤源太阳能热泵系统的3种运行模式(连续取热模式、间歇取热模式及间歇取热+蓄热模式),并分别用定热流和等壁温两种方法,对3种运行模式下的垂直U型埋管进行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间歇取热+蓄热模式最有利于土壤温度场的恢复,其定热流和等壁温模拟结果一致;等壁温模拟条件下,采用间歇取热+蓄热模式运行24 h后,地埋管取热热流量较间歇取热模式高19.6%,较连续取热模式高36.5%。
关键词
土壤源太阳能热泵
土壤取蓄热
土壤温度场
模拟
Keywords
solar-soil source heat pump
soil heat removal and thermal storage
soil temperature field
simulation
分类号
TK5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蒋绿林
胡静
侯亚祥
姜钦青
胡松
机构
常州大学热能工程系
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2-182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077)
文摘
建立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分析在正常和恶劣工况下,太阳能热泵集热蒸发器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太阳辐照量的条件下,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过热度与压缩机进口处过热度基本一致,且均能正常工作;不论在正常工况还是恶劣工况下,蒸发器阵列的整体性能均可满足要求;通过比较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热水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COP可知,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热水系统COP基本维持在5.0~6.0之间,相比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COP在2.0~3.0之间有明显优势;证明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形成一个大的太阳能热泵系统是可靠的。
关键词
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
直膨式
太阳能热泵
实验研究
Keywords
more solar collector evaporator
direct expansion
solar heat pump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端工况下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侯亚祥
王建玉
孔祥敏
机构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设备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4-22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建设科技项目(2017ZD217)。
文摘
该文建立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分析在极端工况下,单个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热性能和蒸发器阵列的整体热性能及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端工况下,虽然A、B组蒸发器的吸热量存在差异,甚至A组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零,但是系统性能系数COP达3.69,所以蒸发器阵列的整体热性能满足要求;吸热量较多的蒸发器组,其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大,进一步验证了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是可靠的。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蒸发器
热泵系统
直膨式
极端工况
实验研究
Keywords
solar collector
evaporator
heat pump system
direct expansion
extreme condi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B657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再冷方式对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侯亚祥
蒋绿林
吴兆波
胡静
陈孚江
机构
常州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77)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KJB560001)
文摘
文章分别对自身再冷式热泵系统、外界再冷式热泵系统以及无再冷的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比较了这3种系统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自身再冷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一致的;在相同条件下,自身再冷式热泵系统比其他两种系统能更好地改善系统的循环性能;再冷技术与热泵系统的结合可以增大热泵系统的最大运行温差(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差值),扩大了热泵系统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自身再冷
外界再冷
无再冷
热泵系统
循环性能
Keywords
internal re-cooled
external re-cooled
without re-cooled
heat pump system
cycl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B657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数学建模及验证
被引量:
6
7
作者
胡巍亚
侯亚祥
曹玉春
蒋绿林
陈孚江
机构
常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5-64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77)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KJB560001)
文摘
文章建立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有盖板的平板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数学模型、压缩机数学模型、冷凝器数学模型以及膨胀阀数学模型,并从两种角度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同时建立了实验平台,以实验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实验计算所得COP为6.18、集热效率η为0.65,模型的两种求解所得COP分别为7.11和6.95、集热效率η分别为0.71和0.68,将模型求解结果与实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考虑理论与实际所允许的差距,可得该文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数学模型
模型求解
实验验证
Keywords
direct expansion solar assisted heat pump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model solution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分类号
TK5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B657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蒙
孔祥敏
侯亚祥
机构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出处
《新材料·新装饰》
2020年第17期19-20,共2页
文摘
BIM技术利用完备的信息、高效的信息更新以及管理的协同性,为可持续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优化方案。文章对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估进行了概述,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办公建筑为例,研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促进绿色建筑评估的过程。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
分类号
TU712.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装填密度对准双级闭式热泵香菇干燥系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曾涛
武卫东
李敏
汪静
侯亚祥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辐照强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蒋绿林
侯亚祥
姜钦青
张亮
王昌领
陈孚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运行模式对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影响的研究
蒋绿林
张亮
侯亚祥
吴兆波
王金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蒋绿林
胡静
侯亚祥
姜钦青
胡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极端工况下直膨式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侯亚祥
王建玉
孔祥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再冷方式对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侯亚祥
蒋绿林
吴兆波
胡静
陈孚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数学建模及验证
胡巍亚
侯亚祥
曹玉春
蒋绿林
陈孚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
张蒙
孔祥敏
侯亚祥
《新材料·新装饰》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