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东燕 冯丹 李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0,共6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服用达格列净的69例患者为达格列净组,未服用达格列净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如无禁忌证,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住院及出院12个月门诊随访资料,包括血糖、血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化验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功能E/e’avg等超声指标,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左心衰发作、心衰再住院、心绞痛再住院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达格列净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控制程度及NT-proBNP、LVEF、E/e’avg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达格列净组患者急性左心衰发作,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降低NT-proBNP浓度,提高生活质量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结肠平滑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剪切与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侯东燕 刘萍 +4 位作者 黄海霞 魏华 付小锁 王伟 钮伟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检测小鼠结肠平滑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mRNA的全长结构,探明该基因在结肠平滑肌的剪切形式,并对BKCaα亚基在消化道各节段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比较。方法采用RT-PCR和We... 目的检测小鼠结肠平滑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mRNA的全长结构,探明该基因在结肠平滑肌的剪切形式,并对BKCaα亚基在消化道各节段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比较。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消化道各段平滑肌BKC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分段检测小鼠结肠平滑肌上BKCa基因各个剪切位点的剪切形式。结果在小鼠无论在mRNA还是在蛋白水平,胃和结肠平滑肌BKCa的表达均比十二指肠、回肠部位丰富。结肠平滑肌上BKCaα亚基mRNA缺失第19号外显子即应激调控外显子(stress-regulated exon,STREX),在其他位点未检测到外显子剪切。结论在小鼠消化道各节段,结肠平滑肌上BKCa的含量比较高,其α亚基未表达第19号外显子序列,其表型为缺失应激调控外显子型,即ZERO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结肠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剪切异构体 应激调控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丹 李娜 侯东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2-87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血脂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同亚组患者中的浓度,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sidual lipoprotein-cholesterol,RLP-C)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血脂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同亚组患者中的浓度,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sidual lipoprotein-cholesterol,RLP-C)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66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AMI组),267例非AMI患者为对照组(非AMI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基于公式计算出RLP-C指标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LP-C浓度与AMI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I组患者RLP-C浓度显著高于非AMI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后,RLP-C仍然为A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LP-C浓度升高的患者,AMI的危险性增大,并且在诸多影响因素中,RLP-C与AMI关系最为密切(OR=3.093,95%CI:1.658~5.771)。结论血清RLP-C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RLP-C浓度升高的患者发生AMI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蒙蒙 王华 +9 位作者 王欣 徐晓蓉 侯东燕 刘佳梅 张涓 陈牧雷 党彩静 徐琳 赵文淑 张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总结重症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死亡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于2011~2016年连续入选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重症HFmrEF患者113例,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并记录其发生全因死亡的原因及时间,并采用Cox回归对影... 目的:总结重症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死亡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于2011~2016年连续入选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重症HFmrEF患者113例,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并记录其发生全因死亡的原因及时间,并采用Cox回归对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位随访41个月期间,失访2例,死亡率46.8%(52/11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HR=2.74,P=0.005)、糖尿病(HR=1.84,P=0.041)、既往心力衰竭病史(HR=2.28,P=0.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 400 pg/ml(HR=3.56,P<0.001)、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HR=2.18,P=0.006)是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的因素;影响预后因素的ROC曲线AUC为0.876(95%CI:0.812~0.941,P<0.001),提示这些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患者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论:重症HFmrEF患者预后差,冠心病、糖尿病、既往心力衰竭病史、NT-proBNP>3 400 pg/ml、未服用ACEI/ARB类药物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中间值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