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储层裂缝气水微观渗流过程研究
1
作者 侯世伟 吕寻庆 +2 位作者 孟素云 张皓 杜修力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9,共9页
为研究致密储层裂缝空间内流体的动态渗流机理,基于深度学习分割结果,构建真实储层三维数字岩心裂隙结构。首先评价其连通性,然后模拟单相流渗透率,利用水平集方法耦合N-S方程进行气、水两相流驱替过程研究,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果... 为研究致密储层裂缝空间内流体的动态渗流机理,基于深度学习分割结果,构建真实储层三维数字岩心裂隙结构。首先评价其连通性,然后模拟单相流渗透率,利用水平集方法耦合N-S方程进行气、水两相流驱替过程研究,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果显示:深度学习方法可高效自动分割岩心图像中的裂隙,准确率达85%;连通裂隙对于岩石渗透性有重要作用,流体性质的不同,影响流动压力和速度,进而影响其渗透率。驱替模拟过程中可清晰观察到气、水两相分布特征,随驱替时间变化直至渗流结束,狭窄裂隙通道流体饱和度几乎无变化,是残余气相的主要赋存空间;而连通性相对较好的裂隙成为主渗流通道,其具有宽且笔直的特征,气体采收率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对微观条件下致密储层裂缝空间内的气、水两相流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过程 裂隙结构 裂隙连通性 数字岩心 深度学习分割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方法
2
作者 张佩 杨承儒 +1 位作者 侯世伟 杜修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0-1631,共12页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由强度较高的块石和强度较低的土体基质组成的非均质材料,荷载作用下其细观组分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结合土石混合体的细观结构特征,将土体与块石界面以及土体基质内部视为材料的薄弱位置,基于内聚力模型描述该薄弱位...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由强度较高的块石和强度较低的土体基质组成的非均质材料,荷载作用下其细观组分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结合土石混合体的细观结构特征,将土体与块石界面以及土体基质内部视为材料的薄弱位置,基于内聚力模型描述该薄弱位置的裂缝萌生、扩展及断裂,编制内聚力单元插入程序,进而结合材料直剪试验结果,分别给出土体基质内部内聚力单元与土石界面内聚力单元的材料参数确定方法,发展了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细观结构的土石混合体双轴压缩数值试验,结合内聚力单元失效状态,明确不同细观因素对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内聚力单元剪切方向最大允许名义应力可由直剪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峰值剪切应力确定,最大有效位移可由最大剪切位移的1/5进行确定,切向摩擦系数可由残余剪切应力与法向应力的比值确定。建立的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方法,可较好地描述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变形规律,特别是能反映出低围压下的材料应变软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内聚力模型 细观数值方法 界面力学行为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胞元模型的土体应变局部化试验与机理研究
3
作者 侯世伟 侯金招 +2 位作者 杜修力 孟素云 曲金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68,共5页
土体的碎散性和天然性使其变形和强度特性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所以研究土体应变局部化过程,不能忽略级配颗粒的分布和比例关系,须从多个尺度层面表征宏观力学特性。基于胞元模型理论,将土体视作由加强颗粒和基质组成的散体材料,通过三... 土体的碎散性和天然性使其变形和强度特性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所以研究土体应变局部化过程,不能忽略级配颗粒的分布和比例关系,须从多个尺度层面表征宏观力学特性。基于胞元模型理论,将土体视作由加强颗粒和基质组成的散体材料,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加强颗粒粒径试样的内禀尺度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细观层面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和启动机理;引入平均应变能释放系数,量化了土体在到达峰值应力之后试样整体的应变能转化情况,再现了多带的启动和渐进竞争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加强颗粒强度试验说明颗粒的非连续性使土体具有尺寸效应,内禀尺度与粒径之比随加强颗粒尺度增大而减小。在应力峰值前非弹性耗散能增加,引发应变局部化;峰值后,剪切带内应变急速增大,带外发生回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效应 内禀尺度 剪切带 三轴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失效模式的桩锚结构鲁棒性设计及经济性优化
4
作者 侯世伟 袁正明 +1 位作者 陈昕 曹秀秀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目的 研究岩土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桩锚支护体系的整体影响,探究经济性和鲁棒性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方法 选取黄土地区工程案例,考虑支护桩隆起破坏、支护桩倾覆破坏、整体稳定性破坏三类破坏形式,使用蒙特卡洛及点估计法嵌套的方式... 目的 研究岩土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桩锚支护体系的整体影响,探究经济性和鲁棒性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方法 选取黄土地区工程案例,考虑支护桩隆起破坏、支护桩倾覆破坏、整体稳定性破坏三类破坏形式,使用蒙特卡洛及点估计法嵌套的方式求出不同设计组合下的失效概率及标准差;同时考虑优化设计的经济性,筛选出桩锚支护结构体系的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案。结果 随着桩长增加,主控模式由隆起破坏向整体稳定性改变,不同的几何参数对结构鲁棒性影响不同,优化后可以获得同时满足经济性、鲁棒性及可靠度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结论 在桩锚结构设计中考虑经济性优化及多失效模式的鲁棒性设计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支护 多失效模式 可靠度 鲁棒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皓 阮鹏飞 +1 位作者 李宏男 侯世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2-179,210,共9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曲线以及易损性信息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并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等主要抗震韧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黏滞阻尼器对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C框架结构中适当设置黏滞阻尼器不仅能够减小结构地震响应、降低结构破坏概率,还能有效提升结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黏质粉土三轴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侯世伟 路德春 +1 位作者 杜修力 许成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8-553,共6页
利用北京地铁十号线某段的重塑黏质粉土试样,采用英国GDS的多功能静三轴仪分别进行了固结排水和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该种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给出了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模型参数。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使用Mohr-Coulom... 利用北京地铁十号线某段的重塑黏质粉土试样,采用英国GDS的多功能静三轴仪分别进行了固结排水和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该种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给出了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模型参数。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使用Mohr-Coulomb模型、Druker-Prager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模拟了土样三轴试验的破坏过程,分析了剪胀特性对土样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剑桥模型不能反映土的剪胀特性,而Mohr-Coulomb模型、Druker-Prager模型则过大地考虑了土的剪胀特性;考虑剪胀性的模型计算固结排水情况易出现剪切带,而不能考虑剪胀性的模型计算固结不排水情况易出现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粉土 三轴压缩 数值模拟 修正剑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强度阶梯折减法的边坡渐进破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侯世伟 马士贺 +1 位作者 李宏男 张皓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通过强度折减法获取边坡的潜在滑裂带是目前数值计算广泛使用的方法,研究边坡滑裂带形成的渐进过程及坡体内部土体的应力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基于边坡破坏的渐进性思想,针对均质边坡提出了一种局部强度阶梯折减的方法。... 通过强度折减法获取边坡的潜在滑裂带是目前数值计算广泛使用的方法,研究边坡滑裂带形成的渐进过程及坡体内部土体的应力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基于边坡破坏的渐进性思想,针对均质边坡提出了一种局部强度阶梯折减的方法。该方法以屈服接近度(YAI)作为判别土体是否存在破损区的评价标准,将局部破损区按不同破损次序分配予不同的折减系数,利用通用软件ABAQUS对局部坡体进行强度折减计算,研究边坡渐进变形过程,直至边坡发生整体破坏。计算结果表明,坡体内部初始破损区参与了潜在滑裂面的形成过程,对边坡后期渐进变形具有贡献;有效解决了传统强度折减法潜在滑裂面上折减区和非折减区边界处的塑性应变值的跳跃性问题,合理地演化了边坡的渐进失稳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强度阶梯折减 边坡 滑裂带 渐进破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处理镍污染土的固化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侯世伟 张飞 +2 位作者 张皓 刘军 丁兆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6-992,共7页
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使用可持续且有效的低碳低成本胶结材料在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毒性浸出、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试验来确定新型低碳低成本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对重金属镍污染土的... 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使用可持续且有效的低碳低成本胶结材料在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毒性浸出、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试验来确定新型低碳低成本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对重金属镍污染土的固化特性。结果表明: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随着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镍离子浸出浓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降低,随着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H较大(碱性环境),有利于促进水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固化效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试验表明,生成水化硅酸盐、钙矾石等水化产物及不溶性金属氢氧化物是稳定镍的主要方式。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可以为重金属镍污染土提供环保且可持续的固化修复,处理后的固化土可作为建筑材料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材料 重金属 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固化镍污染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世伟 张飞 +2 位作者 陈昕 张皓 丁兆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8-626,共9页
目的研究新型低碳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材料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固化性能,探究其在固化污染土壤方面的潜在用途。方法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电阻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对重金属镍污染土的固化特性。结果无侧限抗压... 目的研究新型低碳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材料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固化性能,探究其在固化污染土壤方面的潜在用途。方法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电阻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对重金属镍污染土的固化特性。结果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随镍离子污染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电阻率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而降低,随镍离子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不溶性絮状物与针状结晶物是水泥水化的主要产物。结论石灰石煅烧煤矸石水泥的掺加提高了重金属镍污染土的强度性能,改善了水泥土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重金属 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电阻率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的砂土应力路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世伟 路德春 +1 位作者 程星磊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0-415,共6页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改进GDS多功能静三轴仪,研究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中级砂的破坏过程和剪切带形式。进行了等压固结和偏压固结共13个排水压缩应力路径试验,得到三轴试样压缩过程不同时刻的试样变形状态、径向应变和轴向应变场,可表...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改进GDS多功能静三轴仪,研究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中级砂的破坏过程和剪切带形式。进行了等压固结和偏压固结共13个排水压缩应力路径试验,得到三轴试样压缩过程不同时刻的试样变形状态、径向应变和轴向应变场,可表征试样渐进破坏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的试样破坏过程和形式与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同一路径,通过增加孔压和减小总应力两种不同方式实现,其结果也有差异。最终破坏形式可分为均匀鼓胀、单一剪切带和交叉剪切带3种形式。固结的应力比越高,有效应力比峰值越低,并且峰值后有效应力比的值下降越大。试样破坏形式在有效应力比峰值之前已经初步确定,宏观稳定是在峰值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测量 应力路径 三轴试验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软化阶梯双折减法的土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世伟 张永峰 +1 位作者 张皓 孟素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5-713,共9页
强度折减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传统整体强度折减法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同一系数进行折减。由于两强度参数发挥作用先后以及衰减程度的不同,传统整体强度折减法不能真实的反映土体渐进破坏过程,一些学者提出... 强度折减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传统整体强度折减法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同一系数进行折减。由于两强度参数发挥作用先后以及衰减程度的不同,传统整体强度折减法不能真实的反映土体渐进破坏过程,一些学者提出运用双折减法来探究边坡的破坏问题。基于土体应变软化特性,通过土体的峰值与残余强度建立起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将得到的强度参数关系式作为双参数折减组合的依据。该方法以破坏接近度作为判别土体是否破坏的标准,引入局部阶梯折减的思想,对局部破损区域(FAI>0.8)采用不同的折减组合,研究均质土坡的渐进破坏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局部软化阶梯双折减法可以体现两强度参数发挥作用的先后顺序,整理出两参数间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自变量对应的参数先发挥,因变量对应的参数后发挥;在算例中,黏聚力的折减系数大于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黏聚力的强度储备比内摩擦角大,发挥得较为充分;模拟计算出的破损区面积以及边界处的塑性应变差值更加连续、平稳;阶梯双折减方法得到的综合安全系数小于整体折减法的安全系数,在工程应用上偏于安全,与其他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受网格密度的影响,综合安全系数的范围为1.207~1.229,该范围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特性 双折减 局部阶梯 稳定性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剪切带的模拟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世伟 路德春 杜修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544-549,共6页
采用修正剑桥模型,研究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正常固结土剪切带的产生机理和剪切带形状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是由材料的不均匀变形引起,并由试样局部应变能释放的冲击作用形成的;试样端部摩擦约束与试样内部初始缺陷都能够引起试样... 采用修正剑桥模型,研究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正常固结土剪切带的产生机理和剪切带形状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是由材料的不均匀变形引起,并由试样局部应变能释放的冲击作用形成的;试样端部摩擦约束与试样内部初始缺陷都能够引起试样的不均匀变形进而诱发剪切带。分析了不同边界约束条件、初始缺陷设置方式及二者共同作用对剪切带形式的影响,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的剪切带有单一型、交叉型和多段型等3种形式,多段剪切带的发展具有先后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端部约束 初始缺陷 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锚复合基础对村镇生土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世伟 高广亮 +2 位作者 张皓 孟素云 曲金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786,796,共10页
村镇生土结构因其抗震能力不足在遭遇地震时产生破坏严重,而螺旋锚基础能提供抗拔力来防止建筑物的隆起和倾覆。针对砂土中螺旋锚锚盘埋深、间距及数量对上拔承载特性及极限上拔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优化确定螺旋锚... 村镇生土结构因其抗震能力不足在遭遇地震时产生破坏严重,而螺旋锚基础能提供抗拔力来防止建筑物的隆起和倾覆。针对砂土中螺旋锚锚盘埋深、间距及数量对上拔承载特性及极限上拔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优化确定螺旋锚复合基础参数。并以中国村镇典型单层生土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条形基础生土结构和螺旋锚复合基础生土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以此来研究适合村镇生土结构的抗震构造加固措施。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提取结构顶层位移,研究螺旋锚复合基础对生土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埋深比为10.5,锚盘间距为4.5D时的双片螺旋锚上拔承载特性最好;②在地震动作用下,螺旋锚复合基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螺旋锚复合基础使生土建筑的抗震性能显著提升;③螺旋锚复合基础在地震动作用下的轴力最大值未达到其极限上拔承载力,基础坚实可靠;④地震动作用下,螺旋锚复合基础降低了生土结构的破坏等级,提高了结构的性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锚 生土结构 抗震性能 轴力分析 破坏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结构稳定验算的经验遗传–单纯形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修力 王智慧 +2 位作者 李立云 姜丽萍 侯世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8-602,共5页
针对基坑开挖的土钉支护问题,提出将经验遗传–单纯形算法应用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并与一般遗传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方法更有效和准确。文中还对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使用本文建议的方法进行了验算分析,并... 针对基坑开挖的土钉支护问题,提出将经验遗传–单纯形算法应用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并与一般遗传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方法更有效和准确。文中还对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使用本文建议的方法进行了验算分析,并与商业软件的分析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商业软件未能搜索到最危险滑裂面,其结果对稳定性评价是偏于不安全的。此外,在土钉支护的稳定性验算过程中,一些优化程序在求解安全系数时将土层看作或是转化为均质土,而本文方法考虑了土体的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遗传-单纯形算法 基坑 土钉结构 稳定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修力 侯世伟 +2 位作者 路德春 梁国平 安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4-1101,共8页
基于有限元自动生成系统(FEPG),开发使用梯度塑性理论的有限元程序,用于解决应变软化后的网格依赖性问题。提出带阻尼因子的u-λ算法,联立求解位移方程和屈服面方程,既可同时解得位移和塑性乘子,又避免了广泛使用的应力返回算法中的应... 基于有限元自动生成系统(FEPG),开发使用梯度塑性理论的有限元程序,用于解决应变软化后的网格依赖性问题。提出带阻尼因子的u-λ算法,联立求解位移方程和屈服面方程,既可同时解得位移和塑性乘子,又避免了广泛使用的应力返回算法中的应力拉回运算。在D-P准则中引入软化模量和材料内部特征长度,使本构模型能够考虑软化和梯度效应。在软化问题求解上使用阻尼牛顿法,算例结果表明,带阻尼因子的u-λ算法能够计算应变软化问题,以有限元弱形式表达的梯度塑性理论,使用一阶单元就能够得到合理的结果,在一定网格范围能够得到稳定的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塑性理论 u-λ算法 阻尼牛顿法 应变软化 网格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的砂土剪切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修力 侯世伟 +1 位作者 路德春 程星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1285,1292,共6页
在进行土工试验时,土样端部摩擦效应和初始缺陷都可以引起试样的不均匀变形,进而形成宏观的剪切带。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改进了GDS多功能三轴仪,进行砂土的固结排水三轴试验,获得了试样在不同时刻的应变等值线云图和局部应力-应变全曲... 在进行土工试验时,土样端部摩擦效应和初始缺陷都可以引起试样的不均匀变形,进而形成宏观的剪切带。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改进了GDS多功能三轴仪,进行砂土的固结排水三轴试验,获得了试样在不同时刻的应变等值线云图和局部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了试样端部的摩擦效应。结果表明,端部摩擦显著地影响试样的力学特性,对径向应变的影响可达10%。通过在砂土试样中放置粉质黏土块的方法获得了宏观不均匀土样,并测试其剪切带的形成过程。测试结果表明,试样在两种材料的界面处形成不连续刚度,引起变形的不均匀发展,进而形成宏观的剪切带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测量技术 三轴试验 剪切带 端部摩擦 初始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埋波纹管钢筋约束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昕 侯世伟 +1 位作者 刘明 杨永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2-460,共9页
目的基于预埋波纹管钢筋约束浆锚连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研究不同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合理地选用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种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以轴压比、搭接长... 目的基于预埋波纹管钢筋约束浆锚连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研究不同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合理地选用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种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以轴压比、搭接长度和灌浆料强度为变量进行扩展分析,研究墙体的承载力及延性、刚度、耗能能力。结果轴压比0.4时,剪力墙峰值承载力比轴压比0.2试件增加了13.2%;轴压比增加至0.6时,墙体试件峰值承载力下降至轴压比0.2试件的90%。当钢筋搭接长度从0.7l_(a)增至1.6l_(a)时,墙体承载力有所提高,但延性和耗能逐渐降低;与钢筋直锚连接的剪力墙试件相比,搭接长度0.9l_(a)的试件与直锚试件延性相近。增大灌浆料强度未对该种连接方式预制剪力墙的力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结论预埋波纹管钢筋约束浆锚连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良好,说明采用预埋波纹管和螺旋箍筋约束的组合连接形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剪力墙 波纹管成孔 约束浆锚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交通下CTCP-CRCP复合路面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超 陆征然 +1 位作者 侯世伟 于红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对由斜向交叉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面板(CTCP)、沥青砂应力吸收层、连续配筋混凝土下面板(CRCP)组成的"三明治"式复合路面结构在不同重载车辆冲击下的加速度反应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利用埋设的加速度计,分别测试了在轴载为100... 对由斜向交叉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面板(CTCP)、沥青砂应力吸收层、连续配筋混凝土下面板(CRCP)组成的"三明治"式复合路面结构在不同重载车辆冲击下的加速度反应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利用埋设的加速度计,分别测试了在轴载为100、200、300kN的重载车辆冲击下CTCP和CRCP的加速度反应谱,并采用CTCP和CRCP加速度比值的统计均值作为沥青砂应力吸收层的应力吸收因数.然后,对上述3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频率谱.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3组重载车辆冲击作用下,CTCP加速度最大峰值分别为0.022、0.039、0.059m·s^(-2),CRCP加速度最大峰值分别为0.010、0.015、0.025m·s^(-2),沥青砂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因数分别为3.15、3.38、3.46.该结果表明"三明治"式复合路面结构中沥青砂应力吸收层能有效缓解重载车辆对路面的冲击,适合在重载交通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振动 加速度测试 复合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inkman方法工程降水多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春震 赵俭斌 +1 位作者 侯世伟 李迪 《北方交通》 2014年第10期96-99,105,共5页
根据采动岩体破坏下非线性渗流的特点,可知在破碎岩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既不是自由管流,也不是线性达西层流,所以不能用达西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提出采用Brinkman方程,研究在破碎岩体中水的流动规律,探究含水层在不同条件下... 根据采动岩体破坏下非线性渗流的特点,可知在破碎岩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既不是自由管流,也不是线性达西层流,所以不能用达西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提出采用Brinkman方程,研究在破碎岩体中水的流动规律,探究含水层在不同条件下对破碎岩体中的水渗流的作用机理,为正确预测水量和给定降水井数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nkman方程 破碎岩体 水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建设推广路线与场景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陈 葛雨明 +1 位作者 侯世伟 王晶 《移动通信》 2022年第11期71-75,共5页
研究了我国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车联网建设与应用进展。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市环境下车联网与汽车、交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体系,提炼了各种实际场景下车联网功能的可能性,解读了车联网整体系统的实用价值。进而从商业视角出发,分析... 研究了我国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车联网建设与应用进展。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市环境下车联网与汽车、交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体系,提炼了各种实际场景下车联网功能的可能性,解读了车联网整体系统的实用价值。进而从商业视角出发,分析研究规模化商用路径,尤其是在平台、数据、公共服务等方面,研究推动车联网逐步走向商业闭环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城市环境 应用场景 价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