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料电池自增湿膜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侯三英 熊子昂 廖世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5,112,共7页
使用自增湿膜电极可以减去燃料电池复杂的增湿系统,并使得膜电极的水热管理变得容易和简单,对于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自增湿复合膜、自增湿催化层以及自增气体扩散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自增湿膜电极的一... 使用自增湿膜电极可以减去燃料电池复杂的增湿系统,并使得膜电极的水热管理变得容易和简单,对于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自增湿复合膜、自增湿催化层以及自增气体扩散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自增湿膜电极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基于掺杂和复合机构的自增湿复合膜的发展状况,指出自增湿复合膜是最直接有效的自增湿方式;其次介绍了基于物理或化学方法构筑的自增湿催化层的研究现状,认为构筑自增湿催化层能够促进阴极侧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向阳极侧的反扩散,从而提高膜电极的低湿度性能;最后综述了自增湿气体扩散层,对这类电极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自增湿 膜电极 复合膜 催化层 气体扩散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增湿型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邹浩斌 侯三英 +1 位作者 熊子昂 廖世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7,共7页
空气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主动吸取空气的燃料电池装置,由于本身的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反应产物环保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移动供电系统中。但是空气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常工作需要面对一系列问题,包括防止反应气体泄漏... 空气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主动吸取空气的燃料电池装置,由于本身的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反应产物环保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移动供电系统中。但是空气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常工作需要面对一系列问题,包括防止反应气体泄漏、电化学反应生成水的管理、热量的扩散和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以及由于反应气体的不充分湿润和质子交换膜内水分子的电渗,扩散和蒸发作用造成的质子交换膜脱水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表现。因此本文围绕以上的问题介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包括空气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各组成部件的研究和开发,例如单电池中阴极集流板的开孔样式对氧气运输和水分管理的影响,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的材料选用;通过添加亲水物质或改良催化剂载体等方法制作免增湿膜电极来实现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免增湿目的以及改良阴极部件构造使水分在亲水织物材料的毛细管作用下能够合理分布在膜电极周围。通过介绍国内外关于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的应用实例,展望了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最后对如何提高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性能的方法也作出了简单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 免增湿 碳载体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稳定性低铂载量膜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丹 张博雅 +3 位作者 刘柏鸿 陶阳 熊子昂 侯三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9-100,共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高能量转化率、零污染、低温启动等优点在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但其成本和耐久性仍是本领域的挑战性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和提高其耐久性方面取得的成就,从催化剂制备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高能量转化率、零污染、低温启动等优点在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但其成本和耐久性仍是本领域的挑战性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和提高其耐久性方面取得的成就,从催化剂制备技术、膜电极结构优化、耐久性提升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降低膜电极铂载量、提高膜电极功率密度和耐久性方面的发展趋势,通过构筑铂基合金、核壳结构和纳米结构等催化剂能有效地降低铂载量,从而降低燃料电池成本;通过构筑多孔结构催化层或气体扩散层可以改善膜电极的微结构,从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通过开发新型质子交换膜、更换催化剂载体等方法可以提高膜电极的耐久性。最后,本文针对目前研究进展阐述提高膜电极稳定性仍然是目前的研究难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稳定性 催化剂 低铂载量 高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黎杰鑫 邹家明 +6 位作者 侯三英 朱春霞 廖开发 乔文雄 彭海宁 杜可杰 刘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147,共5页
通过向阳极催化层中添加高分子化合物亲水剂,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增湿能力的膜电极。考察了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种类、相对湿度(RH)以及电池温度对膜电极自增湿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膜电极的自增湿机理。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CMC)... 通过向阳极催化层中添加高分子化合物亲水剂,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增湿能力的膜电极。考察了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种类、相对湿度(RH)以及电池温度对膜电极自增湿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膜电极的自增湿机理。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保水剂的膜电极表现出最好的低湿度性能;膜电极的自增湿性能受相对湿度影响不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电池温度为60℃、20%RH、206 k Pa条件下,以羧甲基纤维素为保水剂的膜电极在0.6 V的电流密度为900 m A/cm^2,是空白膜电极的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增湿 电化学 低湿度 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氧化物修饰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自增湿性能
5
作者 张博雅 刘柏鸿 +3 位作者 黎远航 刘欣 陈乾风 侯三英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3-2019,共7页
利用锡硅二元氧化物分别采用前修饰法和后修饰法修饰Pt/C催化剂,制备得到两种复合催化剂,并用于阳极催化层制备膜电极(MEA)。首先,考察修饰方式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膜电极的电池性能测试表明,使用前修饰法制备的Pt/SnO_(2)-SiO_(2)/C... 利用锡硅二元氧化物分别采用前修饰法和后修饰法修饰Pt/C催化剂,制备得到两种复合催化剂,并用于阳极催化层制备膜电极(MEA)。首先,考察修饰方式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膜电极的电池性能测试表明,使用前修饰法制备的Pt/SnO_(2)-SiO_(2)/C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更优的电池性能:在电池温度为50℃、完全增湿条件下,0.6 V的电流密度高达1100 mA/cm^(2)。同时该膜电极也显示出良好的自增湿性能和稳定性:在电池温度为50℃、完全不增湿(干气)条件下,0.6 V的电流密度为930 mA/cm^(2),且经过10 h稳定性测试后,性能仅降低13%,而空白膜电极在2 h内性能下降63%。进一步比较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膜电极性能,结果表明该膜电极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自增湿性能。根据实验数据,初步推测出一种使用Pt/SnO_(2)-SiO_(2)/C复合催化剂的膜电极的自增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催化剂 复合材料 锡硅二元氧化物 低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