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敏 佟小强 +2 位作者 王建 王超 邹英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介入技术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9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超选并采用钢圈配合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59例造影发现出血阳性征象28例,栓塞治疗25例,止血成功2... 目的:研究血管介入技术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9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超选并采用钢圈配合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59例造影发现出血阳性征象28例,栓塞治疗25例,止血成功21例,成功率84%。最终转外科手术10例。结论:动脉造影及栓塞技术可以作为消化道大出血的一项重要诊断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健 佟小强 +3 位作者 吕天石 宋莉 吕永兴 邹英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1月52例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3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1月52例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3例,肝转移癌9例)均先行TACE治疗,TACE术后适时行RFA。RFA引导方式为超声联合CT,或X线透视正侧位引导。RFA术后即刻,术后1周,1、3、6、12个月进行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有无并发症发生,并进行局部肿瘤活性的全面评估。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TACE联合RFA治疗。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全部存活,49例(94.2%)肿瘤达到完全消融;3例(5.8%)肿瘤影像学表现有局部残存征象,为不完全消融,继续行TACE。结论 TACE联合RFA能够有效灭除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特殊部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居群大蒜中潜在大蒜辣素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关明 陈利新 +1 位作者 佟小强 陈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6-189,共4页
以新疆境内及其他部分省市不同地理居群的25份大蒜样品为研究对象,以羟苯丁酯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潜在大蒜辣素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大蒜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新疆境内... 以新疆境内及其他部分省市不同地理居群的25份大蒜样品为研究对象,以羟苯丁酯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潜在大蒜辣素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大蒜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新疆境内天山以南阿合奇县与乌什县两大居群的大蒜样品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最高,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25份样品按照潜在大蒜辣素含量的高低可聚为5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潜在大蒜辣素 聚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直径>5cm的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健 宋莉 +8 位作者 佟小强 杨敏 王超 牛国晨 闫子光 吕天石 关海涛 吕永兴 邹英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于直径>5 cm 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月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于直径>5 cm 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月30例直径>5 cm 的 HCC 患者资料,年龄34~83岁,(58.4±12.7)岁。肝内肿瘤均为单发,直径5~17 cm,(7.0±2.6)cm。肝功能 Child-Pugh 评分 A 级19例,B 级11例。患者一般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70~100分,(88.6±10.3)分。治疗顺序:先行 TACE 治疗,TACE 后适时给予 RFA。随访过程中如发现肿瘤局部残存或复发,仍行TACE 结合 RFA 治疗。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或随访期结束(2014年1月)。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期分析,并对随访结束时尚存活患者的 Child-Pugh 评分和 KPS 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统计学比较。结果经 TACE 和 RFA 联合治疗后,30例初始病灶中完全灭活23例(76.7%),未完全灭活7例(23.3%)。随访期内24例(80%)出现肝内新发病灶,6例(20%)未再出现新发病灶。至随访终止,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9例(3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例(3.3%),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7例(23.3%),死亡13例(43.3%)。存活患者随访期内 Child-Pugh 评分及 KPS 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全组随访时间13~60个月,(34.1±14.1)月。中位生存期48个月(95% CI 34~6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69.5%、33.2%。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TACE 联合 RFA 安全有效,可以控制 HCC 患者肝内病变的进展,改善其生活质量,生存期数据满意。对于直径>5 cm 的 HCC 患者,TACE 联合 RFA 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细胞肝癌 射频消融术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功能不良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鑫 秦卫 +3 位作者 左力 杨敏 佟小强 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9期479-48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12月,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因AVF功能不良行PTA治疗的...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12月,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因AVF功能不良行PTA治疗的患者行前瞻性的临床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血管造影结果和PTA治疗的技术指标、临床和技术成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AVF通畅率。结果 12例患者AVF狭窄均发生在吻合口附近,行PTA治疗的技术成功率91.7%(11/12)。7例晚期功能不良病例临床成功率85.7%(6/7)。术后随访8.6(3.3~14.8)个月,AVF1级通畅率为100%。5例AVF早期功能不良患者平均随访8.2(4.1~11.3)个月。1例在PTA术后3个月发生AVF再狭窄,余4例AVF成熟,透析中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结论 PTA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的一个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EGM-2 BulletKit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承恩 杨敏 +9 位作者 李渊 刘绘绘 梁赜隐 尹玥 佟小强 宋莉 牛国晨 闫子光 张碧辉 邹英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无血清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套装(EGM-2 Bullet Kit)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贴壁培养获取MS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标志物表达。将获得的MSC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诱导组。对照组用无血清EG... 目的探讨无血清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套装(EGM-2 Bullet Kit)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贴壁培养获取MS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标志物表达。将获得的MSC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诱导组。对照组用无血清EGM-2基础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组选用无血清EGM-2基础培养基+Bullet Kit进行诱导。于诱导第2、6、10、14天用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细胞表面分子CD31表达。采用Di 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吞噬实验检测MSC诱导分化后的吞噬功能,用基底膜基质胶成管实验检测细胞体外成管功能。结果贴壁培养获得的MSC呈长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SC标志物表达阳性的比例均大于95%,而内皮细胞标志物无表达。诱导组诱导第2天CD31开始表达,随诱导时间增加,CD31表达量逐渐升高,诱导第14天CD31表达量最高,CD31表达阳性的内皮细胞比例为55.8%;对照组无CD31表达。诱导第14天,诱导组能够摄取脂质,而对照组无摄取现象。诱导组细胞能够形成典型的管状结构;对照组细胞未形成典型的线状、管状结构。结论无血清EGM-2 Bullet Kit可诱导M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且具有内皮细胞的特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无血清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 细胞分化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磺化法合成萘系混凝土减水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军 佟小强 +1 位作者 王道正 吴益 《江苏建材》 2012年第3期19-21,共3页
负压条件下用浓硫酸磺化工业萘,磺化率达到85%,明显高于常压条件下75%左右的磺化率。在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相关实验检测中,经过负压条件下磺化合成的萘系减水剂相较于常压条件下合成的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提高20mm左右,混凝土减水... 负压条件下用浓硫酸磺化工业萘,磺化率达到85%,明显高于常压条件下75%左右的磺化率。在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相关实验检测中,经过负压条件下磺化合成的萘系减水剂相较于常压条件下合成的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提高20mm左右,混凝土减水率有明显提高,强度明显增大。另外,流动性损失较常压条件合成的萘系减水剂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 磺化 萘系减水剂 混凝土 减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好不好 摸摸就知道
8
作者 佟小强 范则杨 《农村新技术》 2017年第12期64-64,共1页
人体的血管隐藏在皮肤之下,其健康与否从体表看不出来,但可以“摸”出来。身体有5个地方,摸一摸,就能大致判断血管好不好。1.摸手腕。把手指轻轻搭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感受自己的脉搏。正常的脉搏与心率一致,每分钟60~100次... 人体的血管隐藏在皮肤之下,其健康与否从体表看不出来,但可以“摸”出来。身体有5个地方,摸一摸,就能大致判断血管好不好。1.摸手腕。把手指轻轻搭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感受自己的脉搏。正常的脉搏与心率一致,每分钟60~100次,且间隔规律。若脉搏跳动不规律,可提示房颤、血管狭窄等疾病。观察脉搏是发现房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脉搏 手腕 房颤 拇指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